酒狐米酒创始人杨天奇
文字|铅笔路记者连然
导言:
“你这个月卖了多少?”杨天奇焦急地问道。
“几千美元。”回答的人很虚弱。
2013年,连续三个月,酒狐销量相当惨淡。杨天奇曾经想过放弃,但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团队积极寻找合作推广平台,根据客户意见调整口味.终于,在2016年完成200万元交易额,实际购买人次达10万。
从一开始,酒狐是一家米酒电商,由杨天吉在2013年兼职创办。的团队就坚持了一系列明清时期传承下来的酿酒技术,如浸米、蒸米、洒米、拌曲、装罐、加水、压酒、炒酒、装罐、泛黄等。酒狐除了销售甜米酒、陈年米酒等15款产品外,还将适时推出花生、柿饼等时令零食。
注:杨天吉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春节前我得到了一个灵感
2013年春节前夕,杨天奇正在听朋友们自豪地回顾前一年的业绩。对方涉足茶叶电商,年交易额近千万元,这让杨若有所思。
“能不能把家乡特产也以电商形式对外出售?”想了想后,不时涌上心头的乡愁烟消云散了。
“米酒。”杨天奇回忆说,回到家,亲戚们敬酒,米酒香浓,“非常好”。
杨天奇只是在网上简单浏览了几次淘宝,发现做的人并不多,“有机会”就略感意外。
但毕竟,这没有错,杨便没有辞去在厦门广告策划的工作,仅抽了周末时间回家筹备。
该找谁做呢?杨天吉绕身一问,家里的兄弟姐妹饶有兴趣。“小弟在做设计摄影,负责前期视觉策划;姐姐以前做客服,刚刚好;姨妈的爷爷酿了一辈子米酒,能做品控;我负责定位和品牌。”就这样,以极大的热情成立了一个黄酒小团队。
酒香,师傅在倒米酒。
杨天吉将米酒店铺起名“酒狐”,暗含“救护”之意。's的乡愁不时隐现,他有一颗保护家乡文化遗产的心。
杨的家乡,是一个明清时期的古村落。有很多有意义的老房子,但是年久失修,每况愈下。在他的设想中,当他靠卖米酒赚钱时,他为修复和保护村里的文物买单。
从苦到甜
杨天奇明白,像他们这样的小团队想要成功,最好从一个非常专注的品类开始。从一开始,他决意只做米酒,开始对米酒的年份、口感与风格进行测试与划分。的团队就坚持了一系列明清时期传承下来的酿酒技术,如浸米、蒸米、洒米、拌曲、装罐、加水、压酒、炒酒、装罐、泛黄等。
自从一番研究后,他将目标用户定位于年轻女性消费者。,的到来,年轻女性在网上购物更加频繁,而米酒本身是甜的,女性也有甜蜜的一天
然嗜好;二来,米酒属于黄酒的一种,而后者多面向35-50岁的中年男性,知名品牌众多,“自己贸然入局讨不到好”。夏天到了,团队收获了第一笔订单。不过,随后的销量却不甚乐观。杨天吉边回忆边反思,“当时,家乡有什么米酒,我们就卖什么,还做了些加入药材的养生米酒。”
开始创业的时候兴致冲冲,但一两千的交易额让杨天吉有点失落。好在,他逐渐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当地有着非常浓厚的米酒饮用风俗,村民多一大碗一大碗地喝,米酒口感偏苦辣而非清甜。
“苦,不太好喝。”用户的反馈促使他调整口味。他随即围绕香型,做出了玫瑰和桂花米酒。
考虑到不同食材酿出的酒甜度不同,而食材的成熟进度取决于时节,杨还根据时令酿制米酒,比如桑葚甜米酒和枇杷甜米酒。
在香型和甜度之外,杨也开始探索酿酒所需的酒曲。“酒曲的不同,会影响到米酒的味道纯净与否。”
经过一系列尝试,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米糠酒曲,杨决定用大米做酒曲。“这样酿出来的酒,甜度纯。”此外,杨天吉还特意从山顶上引下冷冽的山泉水作为水源,使得酿出的米酒更为清甜。
去年6月,酒狐的月销量已经在15万元左右,杨天吉辞去了厦门的工作,回到芷溪一心一意运作酒狐。“不全身心地投入做事情,是没办法成功的。”
营业额200万
做着做着,杨天吉有了新的想法。他想重拾先人的传统酿造工艺,“双酿”、“火灸”、“竹窖”先后浮出。
“双酿”的特别之处在于,将米酒后期发酵时加入的水,替换为米酒;“火灸”需在米酒酿出后,将整个酒缸埋在燃烧的米糠中,“以火灸之”,“如此这般酿出的酒,口感甚是柔滑”;“竹窖”则将酿出的酒埋在竹山之中,三五年后再开启,“那时,酒带有竹林之香,回味无穷”。
这三款酒,杨天吉已经想了很久,但至今未上线。说到原因,他坦言,一方面,这三款酒需要时间等待,比如“竹窖”就需要等三五年;另一方面,它们在酿造工艺上更为复杂,需消耗更多时间精力,成本增加,价格也随之上涨。“得随着对食材和口感要求高的人群增多,再进行推广,免得扑空。”
目前,酒狐推出的甜米酒包含山糯、紫薯、洛神花等9款, 陈酿米酒含鲜酿、花灯陈酿、玫瑰等6款。此外,店内还会适时推出花生、柿饼等时令小食。
营销方面,杨天吉本身有品牌策划经验,注重品牌视觉等的建设与细分垂直平台的用户培养。比如,酒狐除与“下厨房”(美食菜谱App)合作推广外,还牵手美食达人、网红,并参与淘宝“双十二”、“年货节”等活动。
概说酒狐,杨天吉思索片刻:“传承与创新。”他提到,酒狐的米酒均采用传统器具和工艺酿造而成,并会根据用户反馈及时调整和创新口味。“我们还有区位优势,福建的米酒口感更好。”
去年,酒狐营业额约200万,实际购买人次达10万,毛利约40%。接下来,杨天吉会对产品质量进行更严格的把控,并准备升级视觉包装与页面设计,迎接下半年的卖酒高峰。“米酒甜又热,夏天喝的人少,要冬天才卖的多啦。”
/The End/
编辑 付文学 校对 朱青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