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关于创业,学生创业平台是由谁创造的

东莞技师学院创建于1987年,历经30多年的办学历程,是东莞市唯一的一家公办国家重点技工院校。

学校拥有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国际合作、校企合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采取“市场化的导向、国际化的标准、工厂化的教学”模式,办学特色鲜明。

多年来,东莞技师学院多次获奖,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技师教育20强、广东省1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单位之一、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单位等。并全力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技师学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将国外先进职教本土化

职业院校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这离不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013年9月,学校在广东省率先启动中德、中英职业教育项目合作,先后引进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台湾省和香港的职业教育模式,采用德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标准、教学方法、学习领域、管理方法和考核方式,培养与企业无缝对接的高技能人才。

德国外教在东莞技师学院学习工厂指导学生。

在此基础上,该校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创新推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职业教育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培养具有国外技术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为特色的办学之路。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校企双制培养模式、员工技能提升弹性学制培养模式、多专业融合“学业+创业”培养模式,等五种职业教育新模式成为东莞技师学院的教学新常态。

目前,东莞技师学院已开设中德、中英、中美、中加、中澳等104个国际合作班,涵盖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生产、现代物流、机器人、酒店管理、国际贸易等29个专业,在校生近3500人。

办学实践吸引了国内外相关专家、知名高校、技工院校和各级媒体的参观交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伟民指出,学校品牌可以用“市场化的导向,国际化的标准,工厂化的教学”,来概括,并强调更多像东莞技师学院这样的院校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树立中国技工教育的形象。

2017年4月,时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伟民走访东莞技师学院。

产教融合有新招

首创“学习型工厂”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的必由之路。学校秉承校企共存的原则,与企业紧密合作,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过程相衔接,将培训与就业相衔接,首创了“学习型工厂”教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校内‘学习型工厂’培训+企业岗位实习”的双元培养模式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2018年9月成立的“华研机电学习工厂”为例。在这个工厂里,企业提供原材料、配件、标准件、工具、耗材等所有材料。而且学校提供场地和学生。组装调试达到验收标准后,作为成品发运。完全按照工厂的实际生产模式操作

,有仓库、机电装配车间、总装调试车间,由学生担任厂长、车间主任、仓库主管、装配技工等角色,按企业8小时工作时间运作完成相应的生产任务。


这样的“学习型工厂”教学模式在东莞技师学院遍地开花。该校先后与德国bosch(博世)共建了汽车医院,与捷豹路虎组建了捷豹路虎汽车钣金学习型工厂,与东莞国旅联合组建了东技旅行社,与东莞市众信会计师事务所共建了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联合华强制衣有限公司建立了服装学习型工厂,携手京东共建了人才培训基地,与中显公司共建了中显科技学习型工厂,与固高科技组建了固高科技工业4.0学习型工厂等19个学习型工厂,实现毕业生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


2019年12月5日,东莞市技师学院与西门子共建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基地。


同时,学院深化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原则,整合专业系部,成立八个二级学院,每个学院对接一个产业链,对现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改造促使其更贴近产业链的实际需求,根据产业链的需求开发新的专业;引入固高科技、中科蓝海、前海飞扬等科技研发企业,建立“政、校(产学研)、资金、用”创新创业双创平台,积极构建“为未来培养人才,为人才创造未来”的新格局。


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打通学生赴外深造就业渠道


2019年2月,14级中德机电401的于吉东正式踏上了赴德之旅。在接受了四年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之后,包括他在内的10名东莞市技师学院学子顺利进入德国萨克森州卡门茨戴姆勒全资入股的子公司Accumotive工作。此前,他们在国内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德语强化学习,并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综合素质通过了德国联邦劳动局的面试和筛选,成为该校首批赴德就业的学子。


2018年6月19日,省人社厅与德国联邦劳动局签署了《关于中德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备忘录》,双方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高技能人才。籍此,东莞市技师学院也打开了赴德深造、就业的通道。截至目前,该校中德合作班已有43名学生到德国戴姆勒(奔驰)就业。


2018年6月19日,东莞市技师学院院长刘海光、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佟永强、固高科技董事长李泽湘教授就三方开展中德合作项目签署了框架协议。


这只是东莞市技师学院多年来就业育人成效方面的小小缩影。凭借精湛技术,14中德机电班学生江俊程毕业后被广东某公司高薪聘用,与高校博士、研究生同台共进,成为当时公司里最年轻的一位工程师;在校期间赢得多项世界级的专业比赛奖牌,烹饪专业的杨雄森毕业后成为了某知名烹饪集团的烘焙技术研发员;拿下“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5级面点班学生王真娣毕业后回校任教,与昔日恩师共同传递烘焙梦……办学三十年来,学校共为社会培养了47000多名毕业生,如今他们大多数均已走上了各行业的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学校坚持高水平办学,毕业生理论扎实、技能熟练、实践能力强、职业意识,进入社会广为用人企业青睐,深受华为机器、天弘科技、中国移动、DHL(德国物流企业)等世界500强企业欢迎。数据显示,用人单位高薪来校抢聘毕业生,满意度高达90%以上,就业率达到99%以上。


【数说学校】


东莞市技师学院于1987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创办,隶属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东莞市唯一的一家公办国家重点技工院校、广东省技工教育20强、广东省1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单位之一、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


学院现有东城和职教城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540亩,总建筑总面积29.9万平方米,荣获“东莞最美校园”称号。现有在校生13000余人,高技生占比100%;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12人,其中专职教师623人,且97%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学位以上超过10%。教授、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技师272人,讲师、技师296人,导师工作室6个、一体化专业骨干教师达到75%以上,教师队伍中拥有一大批省级督导员、考评员和省市优秀教师及技术能手。


相关链接:2021年东莞市技师学院招生简章


【统筹】王慧


【撰文】毛敏 王慧


【图片】学校供图


【作者】 毛敏 王慧


教育莞家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