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日本动画大师高畑勋创作的动画电影《辉夜姬物语》在日本上映。这部动画耗时8年,耗资50亿日元,可以说是手绘动画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从图片来看,《辉夜姬物语》与一般的日本动画有很大的不同。
在一般的日本动画中,人物的着色有固定的模式,大致就是背景色和阴影。如有必要,会有强光。这使得画面的色彩清晰,适合动态画面,也使得上色的步骤变得简单,使得动画作品的量产成为可能。
即使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大师宫崎骏其人的动画作品,也不能归入这种上色风格的范畴。
但是《辉夜姬物语》的画面很不一样,完全没有参考电视动画的制作标准。相反,它重新发明了炉子,并使用类似中国水墨画的风格来塑造形象。
画面带来了现代动画完全没有的艺术气息,是传统艺术的表达,不仅整体风格不同于一般的日本动画,就连背景也是随人物一起制作的。
以前的赛璐珞动画是在赛璐珞塑料片上画人物,在纸上画背景,然后在背景中嵌入透明的赛璐珞片,用相机记录动作的变化。即使在数字动画时代,背景仍然是在人物独立绘制的情况下制作的。这种方式在手绘动画中并没有改变。
然而《辉夜姬物语》不一样。它将背景和人物画在一起,使背景随画面一起移动。因此,当面对自然风景时,动态背景和动态人物相互辉映,形成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具有整体感。然而,这种绘图方法非常耗时,当然也很昂贵。这部动画耗资51亿日元,历时8年完成。确实是手绘动画中的瑰宝。
但是,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水墨画风格,做出这样一部具有日本民间风格的动画时,我总觉得中国有这样一部值得骄傲的动画巨作,《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同样充满了传统民间艺术,画面以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完成。它吸收了中国艺术家齐白石先生的鱼虾形象,由许多老一辈中国画艺术家完成。虽然动画只持续了15分钟,可以知道这张图可以媲美甚至超越《辉夜姬物语》的动画,但它早在50年前就是中国创造的精品。可以说是一部“国宝级动画”
是的,《小蝌蚪找妈妈》,早在1960年就创建了。《辉夜姬物语》的发布已经是在2013年了。现在高畑勋的老人已经去世了。他在80年代访问了中国。他和都十分崇拜中国水墨风格的动画,最终实现了用这种水墨风格,在有生之年画出描述自己民族文化的动画长片的梦想。
我不能说高畑勋的《辉夜姬物语》是对上世纪60年代中国水墨动画的致敬或模仿,但我可以在中国水墨动画中感受到他的灵感。然而,在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黄金时期之后,这样的佳作却很少诞生,八九十年代甚至可以说是国内动画艺术创作的空白期。
现在中国经济发达,中国企业有钱买日本动漫的转播权。他们可以购买当季所有新的日本动画,甚至参与日本动画的制作委员会。但是看了《辉夜姬物语》水墨风格的137分钟,完整度超过了《小蝌蚪找妈妈》,实在不甘心。
国内有没有人愿意找一些人为了商业目的去创作这样的实验动画?显然不是,但是中国从来不缺少文化遗产,很多文化基础,人才。现在它甚至不缺钱。那么我们缺少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