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顺丰收派员都是外包吗,顺丰创业人员合同工

从这些上市快递公司给员工的薪酬和股权激励的实际情况来看,哪家是好公司,哪家发展一般,为什么有些快递公司会脱颖而出,迎头赶上,而有些快递公司似乎已经落后了。当然,金钱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但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却是最重要的标准,而对于这么大的公司来说,谈感情绝对比谈金钱要好!

主管:顺丰一副总年薪超过申通整个管理层

从财务报告中高管的薪酬来看,申通是最“寒酸”的。陈德军董事长和管理层的总薪资分别是96万及803万,陈德军本人是今年唯一年薪缩水的老板。这可能与它相对平庸的表现有关。6家上市公司中,营收126.57亿、现金流20.98亿排倒数第二,净利润增长率17.93%仅排倒数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申通入股的快递快运频频传出破产传闻,两家公司合资的申通快运被暂时搁置。虽然后者后来否认破产,但正是因为“队友”表现不佳,申通才在发布2017年年报前将利润下调了1.06亿元,这让高管们很难不背上黑锅。

大云主席聂腾云对自己最慷慨。该公司的总收入在六家上市公司中垫底,但其年薪则达到了336万元相当于其36名大云员工的收入。然而恰恰相反,大云凭借高效的转运、单件运输成本的降低、可观的业务增长,以15.9%的净利润率排名第一,这可能也是基于这个原因,聂腾云给了自己多一点的奖励。

相反,营收和净利润均排名第一的顺丰快递董事长王伟,工资却很低。112万仅比申通陈德军多,但其22人的管理层中有12人年薪超过了王卫。,副总经理罗世利的年薪是920万,的3.2倍,是去年的3.2倍。仅他的年薪就已经超过了申通的13位高管。

罗世利曾经是平安集团的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执行官,在IT和数据方面堪称平安的“大管家”。一位接近顺丰的业内人士告诉南方记者,2016年底,顺丰快递与菜鸟之间爆发了一场“数据大战”,顺丰快递决心从快递公司转型为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其中信息化运营能力不可或缺,罗世立可能是顺丰快递转型的关键人物之一。

当然这个工资也是王伟的东西,股权分红才是大的。去年四家a股快递公司净利润增速均有所下降,但整体增速仍在上行,因此均支付了20%左右的净利润分红。净利润最高的王卫分红达到5.94亿,顺丰快递的董事(情侣)比其他三家快递公司加起来还多。

员工:申通员工将近翻倍,工资却下滑

财务报告显示,按规定标准和比例为职工支付的实际工资、奖金、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以及住房公积金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实际支出计入资产损益即短期奖励。因此,短期薪酬的减少是公司本年度实际支付的工资。

25835592828d4fd4872b5" />


从这方面来说,顺丰依然最大方,员工平均工资9259元/月,申通依然最抠,仅有5203元/月。值得注意的是,申通这一年大幅招人,员工数量涨幅达到了73%,但其员工工资却下滑了700元/月,仅有5203元/月。与此同时,韵达是唯一小幅裁员的,但它给员工的涨薪是最多的,平均涨了1000多元,员工平均收入达到7299元/月。


需要注意的还有公司的“贫富差距”。横向对比韵达与申通,仅有它们分别单列销售员工以及销售费用中的薪酬支出,两者相除,其销售员工分别收入1.1万与8501元,由此可见申通的员工薪资差距更加明显。


当然对于企业中高层员工而言,工资只是收入一小部分,更多的还有股权激励。据南都记者了解,上周提交招股说明书的小米,一些总监级员工月工资也就3万左右,但却拿着数万的期权激励,一旦小米以估值1000亿美元上市,这些员工身家能达到上千万。


同样的,在四家A股快递上市公司中,除了申通,今年都对员工给予股权激励。韵达覆盖员工比例最高,平均63个员工就有一个获得认购资格,平均每人以27.17元/股认购5941股,按昨日收盘价计算,每人净赚10 .6万元。同样算法,圆通有177名以9.45元/股认购总共424万股,如果按昨天收盘价套现,每人可获得13.9万,这距离其认购完成才过了半年。


值得注意的是顺丰,因为其业务以自营为主,员工总数是其他三家的10倍左右,股权激励的人数达777人,是其他两家的5倍左右。“僧多粥少”,按昨日收盘价,每位认购员工仅获得5.89万。



快递员:申通、韵达快递员一天派件百余单


因为快递员大部分都是企业的加盟网点招聘的,在公司财报并没有明确体现,因此难以去计量快递员收入。


顺丰从2015年推出伙伴计划后,其成本结构中的“薪酬支出”逐年下滑。但“外包成本”则在增加,其财报表示,目前公司拥有21.3万的快递员,其中包括5 .28万名自营快递员、400名劳务派遣以及15.99万名“其他员工”,其中,“其他员工”就是响应“大众创新”的员工创业。


另外韵达、申通公布的快递员数量则是顺丰50%左右,分别为11 .17万人与10 .7万人。申通每单平均成本包括派送成本、面单成本等诸多部分,这其中派送服务费成本60亿,平均派送成本为1 .6元,这部分平摊后,每个快递员的派件收入平均约为4952元。至于圆通,其财报上没有透露具体的快递员人数,但圆通官网却显示其有40万员工,如果以此计算,人员显然“过剩”。


按照业内的常规做法,快递员的收入一般由“底薪+派件费+收入提成”构成,底薪视年资和网点会有所不同,一般在几百元至千余元不等。


韵达财报中,并没有透露快递员的支出成本。不过奇怪的是,顺丰700亿的营收,运输成本只是韵达的两倍。相比之下,韵达营收不到100亿,运输成本却高达44亿。南都记者了解到,韵达主打小件,单件运输成本在所有上市快递企业里是偏低的,甚至是最低的。为此,有业界质疑,韵达的运输成本可能涵盖了快递员的收入。南都记者此前调查了解到,多数快递员的收入在4000元至6000元之间,但一些快递员因为区域分得比较好,会相对高一些


顺丰的派件费相对较高,在2元/单以上,2017年年中,通达系及天天快递等6家快递企业调高快递员派件费,从之前的1 .5元/单上涨至1 .65元/单。不过,由于这些企业采用加盟制,快递员到手的每件派送费会低于这一数字,一般在1元上下。至于快递员收件,一般也会有运费20%到30%的提成。


从快递件数量来看,韵达与申通快递员工作强度并不小,其平均每个网点快递员分别为4 .4人与5 .7人,快递员分别需要收发115与106件快件,相比之下顺丰员工就舒服多了,平均每个快递员一天只需要收发36件快件。



快递“基本盘”:顺丰仍难撼动 圆通增速与现金流吃力


营收:顺丰超过“三通一达”总和


去年,主要的民营快递上市公司中,顺丰以710 .94亿元的营收,再次成为当仁不让的“一哥”,其营收总额再次超过“三通一达”(中通、申通、圆通以及韵达)之和的556 .85亿元,154 .09亿元的差额甚至比2016年136 .45亿元差额更大。中通凭借130 .6亿元的营收,超过了申通的126 .57亿元,实现了营收上的反超,2016年,申通还略微领先中通1亿元。





百世


增速:增长超一倍


而在营收增速上,由于2017年快递业务量的增速放缓,顺丰以及“三通一达”的营收增速自然也有所放缓。其中,圆通18.81%的增速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其5.1%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也是最低的。值得注意的是,上市时间较晚、最大股东为阿里的百世快递,去年在营收规模上有了极大的增长,达到199.9亿元,增幅高达126%,这一营收总额也一举超过了“三通一达”这几位阿里的“老搭档”。但连年亏损的百世快递去年还是没有逃过亏损,但9.2亿元亏损已经比之前有所收窄。相反,中通和韵达在利润增速方面表现比较好,分别达到54%和35%.


现金流:仅圆通出现减少


公司现金流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顺丰的61.08亿元同样遥遥领先其他快递企业,圆通15.56亿元的现金流比去年减少了超过3亿元,是顺丰以及三通一达中唯一出现现金流减少的。


业务量:中通最高,顺丰票均收入第一


至于市场业务量方面,三通一达和百世依旧领跑市场,其中中通62.2亿票的业务量成为行业第一,其跟原来的业务量“一哥”圆通的差距,也越拉越大,市场份额也达到了15.5%.而顺丰的业务量则为30 .52亿件,依旧落后于三通一达和百世,但其23.14元的票均收入,依旧碾压其他快递企业好几倍。


国际化:顺丰圆通最积极


不过,目前快递企业频频尝试的新零售、国际化等多元化布局,从收入来看,依旧收效甚微,比如顺丰的速运物流收入比例依旧高达99.32%,国际业务收入仅占2.87%.但这也无碍快递企业的加速持续转型,顺丰表示通过重货、冷运、国际、同城配等新业务的布局,加快向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的转型,此外顺丰去年也砸巨资购买飞机、建机场等,来加强“天网”布局。圆通也在收购先达国际后,加快出海探索,今年圆通甚至在杭州萧山空港物流园航空总部基地拍得了一片地块,计划建设期航空总部以及分拨转运中心。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