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讯(通讯员金)就在10年前,刚从国棉四厂下岗的宋,从没想过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直到去年,她参加了邯郸市崂山区人社局组织的免费培训。如今,48岁的她已经成为一名“上班族”,同时也是一名育婴师、产后理疗师、保健按摩师和催乳素师。她白天在理疗店工作,晚上在网上讲课,月薪“比以前强多了!”寒山区还有很多和她有类似经历的企业家.
今年以来,寒山区聚焦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建卡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拓展就业创业空间。通过“一站式”精准服务,求职者可以找到工作,坐稳“饭碗”,推动“三创四建”活动高效开展。
点单培训练就本领
8月5日上午,李宏彦冒雨直奔博新职业培训学校,参加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西点生产就业培训。黄油、糖粉、小苏打、可可粉按特定克比混合,再加入葡萄干、巧克力豆。大家10人一组,紧紧围着桌案,小心翼翼地玩着小豆饼,整齐地摆放在烤盘里。进入熔炉.
2008年,在雪池工作的李宏彦被解雇。2010年,丈夫脑出血,导致身体残疾。2011年,他们家被定为贫困户。多年来,她靠断断续续地打零工谋生。
“如果课程最终通过考试,学生将获得西点中级资格证书,学校将推荐就业。”博信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张金利说。
为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寒山区人社局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自8月1日起,线下培训课程也陆续推出。为精准满足贫困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就业需求,寒山区各镇街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动态统计其技能培训需求,开展“点单式”培训服务。
自6月10日起,已举办线上线下33期,涉及美容、保育、家政、电脑编程等。2000多人接受了培训,并学习了一项技能。
经过这次研究,李宏彦计划和朋友合伙开一家糕点店。初步估计月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
全程指导帮助创业
“从申请贷款到拿到钱,前后要半个月。”几年前,选择自主创业的王超在寒山区梅帝城商业街经营了一家川菜馆。受疫情影响,资金周转成了难题。王超通过含山区人社局借款15万元政府贴息,一年后本金还清。这给了个体户王力可超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截至目前,该区已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审批个人创业担保贷款19笔,共计280万元。
据悉,寒山区大力开展创业孵化基地推广,重点引进优质项目,鼓励各类群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突出创业对就业的乘数效应。
3月,区人社局、汇慈孵化基地引进——邯郸联川电器有限公司,直接带动50人就业。
6月,区人社局、邯郸云人才市场成功引进宁波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选址、营业执照申请、社保登记、用工备案等服务。目前企业已投入运营,计划招聘800人,现已录用300多人。
7月,该区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之翼创新大赛寒山区选拔赛
同时,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通过持续实地走访、电话征集、微信群统计、问卷调查等方式,探索企业用工情况。共探索安排企业232家。招聘情况动态统计汇总后,将首次发布在为辖区富裕劳动力创建的微信群中,将最新的企业岗位需求精准介绍给工人,促进工人就近就地就业。
此外,为增加就业、帮助贫困人口,对《贫困家庭劳动力登记卡》、《跟踪服务卡》进行动态更新,对区内181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者进行逐一访谈,了解就业需求,鼓励技能培训,推荐岗位。8名暂时没有就业意向的贫困劳动者逐一上门,讲解就业政策等相关内容。
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就业创业9124人。
来源:中原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