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过好日子#六年前,在私立大学读三本书的村姑赵不慎摔倒,双腿骨折,伤势不轻;去医院,做手术,贴钢板,贴膏药,和以前无忧无虑的生活相比,这个整天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年轻女孩是压抑的,压抑的。她抗拒吃药,看起来易怒,有时甚至歇斯底里,偶尔会平静下来。她说生活太黑暗,她不想活了。照顾她的母亲看到女儿变成这样,心里很难过,偷偷摸摸的以泪洗面。
每天,负责赵病床的住院部护士都很心疼这个新来的妹妹,她无法平静地接受。她非常了解赵,并完成了所有的病假和工作。来到赵的床边,坐在她身边,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和她聊天,给她讲故事,分享她当护士的经历,尤其是她有多坚强、乐观、有趣。什么是骨折?如果配合医生吃药,补充营养,骨骼很快就会生长恢复,很快就能站立行走。
作为一个年轻人,没有距离代沟,王晓庆的单纯和真诚逐渐打开了温温幽禁的心,她脸上有了笑容。她主动吃药,照顾母亲,帮助同病房的奶奶看几滴水,主动问候王晓庆等护士姐妹,分享学校趣事。赵一天天变得开朗起来。
总有磨炼,骨折康复训练是痛苦的。勉强锻炼,坚持。无聊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病房走廊里王晓庆忙碌的身影。温温的母亲有空时,王晓庆会来接替,帮助温温一步一步地移动和行走,并重复活动的强度和注意事项。日复一日,在赵的心中,已经是她离不开的好姐姐。她慢慢从好奇变成了喜欢护士这个职业,但她在大学里学的是记忆。
因为受伤,赵放弃了作业,需要时间恢复。和学校沟通后,她决定休学一年。为了尽快好起来,温温缩短了阅读时间,用它多练习走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温温出院回家了。
正在家中接受康复训练的文汶工作更努力,因为她不时会受到一名在线导游的指导。她是王晓庆。几个月后,他们成了知心朋友,无话不谈。在这期间,赵孕育了一个她以前从未想过的想法。她想学护理,就像小青姐姐一样。
王晓庆小心翼翼地提醒她,专业护理工作非常辛苦和琐碎。为伤病员服务,要有耐心和同情心,要慷慨和宽容。如果以后不想为了事业做这个,不要浪费钱,还是学好会计专业吧!
会计不放弃,护理也学。我和父母讨论过了。赵回答了。她下定了决心。她说小青姐照顾病人,我和妈妈都看到了,帮助别人,把人从痛苦中解放出来。这种职业很好。刚开始的时候很悲观,以为世界抛弃了我,没有活下去的希望。是小青姐姐把我从颓废中拉了出来,是你们这群白衣天使重新点燃了我对生活的热情。我意识到护理也很棒,我也想为别人服务。
时光荏苒,通过不懈的锻炼,赵可以不用拐杖独立行走。休学后,她回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举办了欢迎会鼓励她(这是王晓庆几个护士背后的帮助),还特别邀请了嘉宾:王晓庆和她住院时认识的另外两名护士。这个意外的惊喜让文汶特别感动。她兴奋地讲述了自己受伤以来的心路历程。最后,她郑重地向大家宣布,自己不仅要继续学习该专业,还要参加护理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努力,用过硬的专业知识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四年的大学生活很快结束,赵已经选择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毕业后进入三甲医院实习一年,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东西。随后她回到家乡的村庄走访调查,与家人商量成立养老中心的决定。

赵雯雯与当地政府协调,租了一块不能耕作的旧砖窑厂废地,家人投资加上贷款开始整地盖房,她设计了一个集老人休闲、养生护理、养老为一体的老年服务中心,聘请了两名中医医师坐诊,只聘到一名专业护理人员用一带三带四的方式指导培训从附近村里招来的护理新人。
赵雯雯是个地道的村姑,这些年她看到村里青壮年劳动力走去打工,对留在家里的老人不放心,在外干活惦记家里,不能安心。有的老人,孩子们在家好好的,孩子们一走,有的忍受不了孤寂,闹情绪,说孩子们不管老的死活了,儿女要养活一家人,要挣钱,也作难,他们希望老人有个放心的地方安置,以解后顾之忧。
赵雯雯对此深有体会,她奶奶活着时候,妈妈一直在家照顾她,她爸爸在外一人打工要养活五口人,她和弟弟上学,家里也存不上什么钱。后来奶奶过世,她们姐弟全住宿,妈妈给爸爸帮忙,爸爸的活计才有起色。她认为,当下养老要有人解决。

农村的60、70后这一批人他们的后代大都在城市买房,他们年纪五六十岁,转眼就是养老的年纪了,这批人打小生活在农村,是不习惯城市生活的,再为家庭支撑几年,都会回农村,孩子们在外有小家,想照顾老人,又没精力,鞭长末及,养老必定要有人承担。
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18%,养老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养老是有市场的。原本爸妈以为雯雯学会计对女孩家是个不错的专业,哪知最后他们被女儿说服。雯雯不但调研,也联系了老家的同学朋友,征求他们的意见,尽量把老年服务中心办的更接地气,多为老年人做事情,为周边的农村家庭老人问题排忧解难。
说和做毕竟是两码事,创业两年多,雯雯遇到了不曾想过的困难,没钱发工资,她低下头四处筹措,中心里有的老年人无理取闹,她不厌其烦讲道理,解释疏导,对孩子在外的老人,雯雯打电话视频,让老人与儿女定期交流,互诉思念,老人们对这样的互动每次都很开心。

根据实践,赵雯雯认为进行心理疏导是对老年人养老健康有效有积极作用的方式,目前她正抽空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而电话视频互动是对老人心理疏导的特别见效的做法。可见赵雯雯对这份职业的执着与热爱。她也没有忘记把她引领到这个职业的好姐姐王小青,她们无论见面还是在线,交流的是怎样护理对人有益,更利于人的健康,此外就是年轻人对生活的态度,过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我相信她们的所作所为足能呈现她们的三观,正是同样的对人付出对生活饱有激情这样的人生态度,她们成为了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一对知己。
赵雯雯的老人服务中心正规正常运行着,谈到未来打算,她说建所的本钱回来后,盈利的钱除去维护所正常运作外,一部分来改善老人服务中心设施条件,中心智能化是发展方向。一部分会用作公益回报社会,不过这要熬过一段艰苦的时间。

这几年赵雯雯从一个稚嫩的小姑娘迅速成长成熟,一场创业的洗礼让她变得干练稳重,老人服务中心运营路上牵扯经济上的方方面面又让她看起来谨慎严肃,她要努力经营,做出口碑,不愧领导和众乡亲对她的厚爱信任。
养老是一个政府支持的朝阳行业,赵雯雯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养老出一份力,她这条路选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