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山(左二)带领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棒垒球比赛并获得冠军。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江苏省昆山市周氏镇,台湾省棒垒球教练张文山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工作日的早上,他5点起床,6点半赶到当地小学的绿茵场,带领孩子们进行棒垒球训练。8年来,他和妻子自愿指导约1000名中小学生,培养了两支青少年棒垒球全国冠军队,为内地职业队输送了众多人才。
“我对这些孩子越来越有感情,就像一家人一样。有时候早上5点以后我会很累。我得调三个闹钟,然后挣扎。每次早起看看这些孩子今天有什么进步,是我的动力。”张文山告诉记者,成为一名棒垒球教练一直是他的梦想,他将从小学一路陪伴他们成长。
2000年,张文山来到昆山的一家台资企业,从事电子秤和电子材料的工作。周末,张文山将组织台商举办棒垒球训练比赛,20多人的队伍将逐步壮大发展。他将牵头成立昆山台湾慢垒球联赛。
2013年,镇上的花城迪美小学邀请张文山担任棒垒球教练,他走上了自愿引导孩子的道路,风雨无阻。现在他还负责4所中小学的棒垒球训练,为260名学生提供指导。张文山第一批学生已经进入职场,其他人也进入了专业团队。他的梦想不断开花结果。
同样盛开的还有张文山的爱情。安徽姑娘朱认识后,也与棒垒球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陪我打比赛、看比赛、成为帮手,再到拿到教练证,她现在是我教练团队的一员。”张文山说。2014年,他们结婚了,夫妻俩成了训练场上的“黄金搭档”。
新婚的张文山选择了创业。他和朋友开了一家公司。算上教练的工作,他得上“两节课”。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来这里学习,张文山从他经营多年的商业事务中抽身出来,致力于棒球和垒球教学。“我通常会和孩子多多交流。未来想学什么专业,甚至做什么工作,比如适合业务发展还是当教练?至少有70%到80%的学生来问我的意见,家长也会来找我。聊天。”
“棒球在台湾省更受欢迎,这与羽毛球或乒乓球在mainland China的受欢迎程度有些相似。”学生时代,张文山展现了自己的天赋,成为棒垒球队的主力队员。在周氏镇的中小学,张文山通过独特的“学长制”和“师徒制”培养孩子的技能,打磨他们的心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纪律。从校队训练到社区兴趣培养,张文山带领孩子们充分领略了棒垒球的精彩。
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棒垒球在昆山普及开来,全市30多所中小学推出了软式棒垒球。在昆山,慢垒球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也是昆台文化体育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张文山的讲述,孩子们对台湾宝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每年回台湾省两次,张文山和孩子之间的时间通常甚至不超过24小时。由于夫妻长期从事教练工作,多次推迟计划生育。今天,那些教过书的人被当作自己的孩子。回忆起孩子们获得冠军的那一刻,张文山会为他们的努力而流泪。带领学生登上竞技项目的领奖台也是他儿时的梦想。
“后来我发现,一开始我更多的是想着自己的梦想,但现在我更多的是想着自己的梦想。”张文山说,如果学生能在各行各业成熟起来,包括教练,他和妻子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