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李嘉诚对创业机会的认识 对创业机会的认识和把握

我们常说,幸运的人是善于把握命运和机会的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有人说李嘉诚是一个幸运的人,但他的幸运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勤奋和独特的眼光。

长江厂成立后,产品分为塑料玩具和塑料日用品两大类。这些产品的大多数款式都是根据经销商的订单设计和修改的。制造商由企业主导。李嘉诚曾经想推出消费者喜欢影响商家的新产品,但生意太忙,风险又大,只好放弃。

与李嘉诚的其他中小企业主不同,一些中小企业主在赚一点小钱的时候经常吃吃喝喝,嫖赌,而李嘉诚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他不愿意和这些人交往。除了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他还自学课程,睡前看经济杂志,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塑料工业第七年,一天深夜,李嘉诚在阅读英文塑料杂志时,看到一则简短的消息,说一家意大利公司利用塑料原料开发出塑料花,将批量生产,推向欧美市场。立刻引起了李嘉诚的兴趣,他一直渴望新的突破,使长江工厂从同行中脱颖而出。

当时,欧美家庭在室内和室外都用鲜花装饰。这些植物和花需要浇水、施肥和除草。当时生活节奏开始加快,家庭主妇变成了职业女性,没有太多时间照顾这些花花草草。塑料花品种很多,不受花期影响,从不枯萎,也不花时间打理。塑料花的兴起弥补了所有这些缺陷。当时家里摆放塑料花成为时尚,销售前景非常乐观。

1957年春天,李嘉诚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前往这家意大利公司学习。

他在车间报名当杂工,负责清除废品,这样他就可以推着大车在工厂的各个工段转悠,熟悉各个环节的生产工艺,向各个工序的熟练工人请教相关技术,大致了解制作配套塑料花的技术要领。李嘉诚带着塑料花的样品和材料回到长江塑料厂。他把几个部门负责人的技术骨干叫到办公室,给大家看。他们看到这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塑料图案产品,一次次欢呼雀跃。于是李嘉诚宣布长江工厂将专注于塑料花,使其成为拳头产品。

产品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李嘉诚到处搜刮,重金聘请整形人才,给他们样品,要求他们在配方、配色、成型组合、款式、品种三个方面下大功夫。

李嘉诚觉得自己带来的样品太意大利化了。他要求遵循当地和国际消费者的口味,设计新的风格,设计不同风格和颜色的样品,而不拘泥于植物和花卉的原始图案。在用蜡花走访了不同消费水平的家庭后,李嘉诚确定了一批蜡花作为开发产品。这时,经过反复试验,技术人员调整配方,研究到最佳水平。一个多月后,他们终于研制出了第一批样品。这些空白样品很容易高价出售。不过,李嘉诚认为,如果价格高,很少有人会在意。大批量生产的塑料花成本不高。只有把价格定在大众消费者可以接受的适度水平,才会开始消费。

当时意大利塑料花已经进入香港市场,由老英资洋行经销,走的是高档路线。意大利生产的塑料花价格昂贵,只有少数富裕家庭购买。李嘉诚自带塑料图案产品,挨个拜访经销商。他们非常惊讶地看到这些小巧、精致、生动、耀眼的塑料花。有些经销商是老客户。他们很难相信长江边破旧的工厂和老旧的设备能生产出这么漂亮的塑料花,而且这些产品的质量堪比意大利生产的。办公室的人仔细看了看周围的塑料花,发现李嘉诚带来的塑料花和印象中的真的不一样。在众多的样品中,有几个中国人喜欢的特殊品种。李嘉诚说:“欢迎来到长江。长江虽然还是老厂房,但生产塑料花的设备是新的。塑料花的发展是新的。当然,目前的业务是新的。”李嘉诚的报价又好又便宜,所以没有理由卖不好。大部分经销商按照李嘉诚的报价很快签订供销合同,有的为了买断自己的权益,主动提出预付50%定金。每个经销商的销售网络都不一样,所以李嘉诚尽量避免重叠。

很快,塑料花在香港和东南亚流行起来。几乎在几周内,香港街头巷尾的花店就摆满了长江出产的塑料花。普通人的家,大大小小公司的办公楼,甚至汽车驾驶室都能看到塑料花的美丽影子。李嘉诚在香港掀起新一轮消费浪潮,长江塑胶厂在香港走红

业界,后来一路高歌,李嘉诚赢得了塑胶大王的美誉。


1979年10月29日的时代周刊,说李氏是天之骄子,有些认为李嘉诚的成功是上天眷顾,李嘉诚曾经对这个问题发表看法:“在20岁之前,事业上的成果100%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差不多要占3~4成了。”


在1986年李嘉诚继续阐述他的观点:“对成功的看法,一般中国人多会自谦那是幸运,却少有说那是由勤奋及有计划的工作得来。我个人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是靠勤奋工作,不断勤奋而取得成果。


第二阶段,虽然有少许幸运存在,但也不会很多。


第三阶段,当然也要靠运气。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丢掉的。


在香港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每星期工作7天的人大概也有10万,他们也勤奋的工作了数10年,也没有出人头地。大多数人只有平淡的一生,可能就是不能判别机会,或得到机会而退缩不前。或当机会来临,缺少了第1桶金。也有人在机会来临时,因为斤斤计较目前少许得失,做失良机。


可见幸运只是一般人的错觉,李嘉诚有眼光判别机会,然后持之以恒,而他能看到机会,就是一般人认为的幸运。


勤奋和幸运都非常重要。在资本积累阶段的创业初期,勤奋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判断机会的眼光和把握机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