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正在从管理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变,创业型社会正在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双创”战略的推动下,创业不再是非常规的个人选择,而是全社会年轻人都能接受的共同价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创业的路上,有困难也有乐趣。为什么要创业?什么是创业?创业需要什么?创业要经历哪些阶段?如何处理创业的常见误区?新发布的《创业画布》,以学习地图为指导,聚焦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12个陷阱。
知识陷阱:了解自己是创业活动的起点。但是,普遍认为创业就是赚钱,不知道创业的真谛,不知道创业的要素。其实创业不仅仅是一个新创企业的专利,所有的创造活动都可以理解为创业。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家的意义不仅在于财富的积累和地位的提高,更在于企业家证明自己,实现个人梦想,进而超越自我,影响他人和社会的过程。
决策陷阱:创业是一个重要的决策,需要仔细思考,认真准备,防范各种决策陷阱。要明确创业目标,选择合适的方式,实现创业梦想;要及时评估进度,及时选择合适的创业出口,实现创业效益。
情境陷阱:创业强调语境的重要性,这使得“中国式创业”受到自身成长土壤——中国的影响,其内涵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每个企业家在创业时都必须将环境因素纳入自己的计划,盲目照搬国外所谓的成功模式往往死得很惨。
创业方法陷阱:很多人认为没有办法创业,大多靠“努力和运气”,这在互联网时代是不准确的。其实创业路上的很多弯路,都与自己没有掌握正确的创业方法有关。精益创业是一种将设计思维应用于创业过程的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不断迭代和尝试是必要的,永远不会有完美的创业计划。
创业机会陷阱:创业始于机会分析,是创业者面对大量不确定因素,分析、评估机会,做出选择性投资决策的行为。然而,创造力并不等于创业机会。一个好的商业机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吸引客户和在机会之窗存在期间被实施。企业家必须注意克服机会陷阱中过早或过晚入市的问题。此外,企业成立时也要考虑机会壁垒的构建。
创业计划陷阱:创业计划不仅是吸引投资的工具,也是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的好向导。真正好的商业计划往往是在不充分的想法基础上改进的。企业家不应该停下来放弃创业的愿望,因为他们只是一些普通的想法。此外,商业计划书需要避免准备不足、过于花哨、总结过于冗长松散、团队资质表述不清、财务预期不合理等陷阱。
商业模式陷阱:商业模式解决了这些产品如何生产和盈利的问题。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占有的逻辑。从价值的角度思考创业的本质,有助于识别商业模式过于复杂、运营成本缺乏控制、渠道运营资源缺乏、市场细分不合理等陷阱。
创业团队陷阱: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是每个创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大量研究也表明,创业团队在创建新企业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正是因为创业团队对创业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创业融资陷阱:资本是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需要避开是否融资、融资多少、如何选择融资方式等融资陷阱。与投资者谈判的关键不在于价格,而在于价格是否合适。更重要的是,你不应该把投资者当成你的对手,而是你的伙伴。
创业法律陷阱:企业创立涉及注册、公司命名等问题;企业成立后,主要面临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问题;创业过程中也会涉及到相关法律,包括知识产权法、劳动法、合同法、质量法、会计制度、破产清算法等。由于缺乏企业创建的相关知识,企业家可能会遇到管理和法律陷阱。
企业成长陷阱:企业注册后进入企业成长阶段。初创企业的成长过程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初创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此外,企业传承在企业成长中也非常重要,如何在内部传承、外部传承、家族传承中培养接班人也是企业成长中的重要问题。
社会创业陷阱: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创业形式,倡导用商业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能够创造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
1" qid="6595538457194435843" mention-index="0">公益创投则是支持社会创业的金融工具。由于社会创业和公益创投在中国起步较晚,国内对它们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误区,且社会企业和公益创投目前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因此无法顺利大步地发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春花教授说:“创业的乐趣也许在于,你永远预料不到接下来迎接你的是什么。所以,需要做的就是专注于价值的创造。”创业是个“小步快走”的过程。“雄鹰”一般快速行动固然重要,但是“蜗牛”的小心试错也非常值得提倡。创业路上,如果有了“蜗牛”的不断试错精神和坚持不妥协的恒心,每个创业者都可能达到心中的目标。(刘志阳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