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由十多名大学生组成的鞍山蒙奇科技有限公司在辽宁科技大学科技园正式成立。“就像公司的名字一样,我们开启了梦想之旅。”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孙表示,除了应届毕业生,公司成员也有往届毕业生,下一届同学的暑期实习也将在这里进行。创业梦想之花在青春的接力中绽放。
“只有激情拼搏的青春,只有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记忆。”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季,很多有梦想、敢于创新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他们充满斗志,克服困难,向着梦想前进,留下了一串串青春无悔的脚印。
青春是为了奋斗。
“创业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但年轻人不要怕困难,要努力。”辽宁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刘宁说,他很早就开始准备创业,看了很多创业方面的书,实地考察了很多行业。在学校和家人的支持下,他决定迈出创业的大胆一步。拿到毕业证后,注册的百达光明钟表眼镜店也步入正轨。
不受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而是更加注重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悄然转变离不开我省创新创业的肥沃环境。
为让大学生梦想开花结果,我省不断增强创新创业体系供给,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发创造空间等孵化平台,创新完善服务方式,降低高校师生创业成本,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相关支持和激励政策不断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结合、指导帮扶等为一体。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都显著增强;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公益创新创业论坛和培训活动等。创造了一个鼓励创新和容忍失败的文化环境.
孙告诉记者,在、李春生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目前公司不仅提供网站开发、程序运行等技术服务,还依托辽宁科技大学的科研实力,启动虚拟现实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准备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我们公司服务好,技术强。有了老师的支持,信心更大了。”
记者了解到,我省高校已建立92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这些基地通过提供创业指导、现场支持等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地方风格和谐,各种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被大学生转化为充满活力的创业活动。
毕业于沈阳城市大学法律系的张创立了品牌,宣传康平县的文化和农副产品。目前,她注册的公司已开发出三款产品,其中主打产品黑小麦粉已亮相第五届辽宁出口食品及农产品展示交易会和第七届沈阳(康平)卧龙湖大辽文化冬丰节。这是张在校期间的第二个创业项目。在此之前,她和8位同学共同打造了二手物品交流平台项目,得到了学校老师的全力指导。
积极融入新产业、新业态,沈阳城市学院新闻系毕业生张馨抓住了2010年的热门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