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保定召开优化投资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保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局总结了2020年保定市投资情况,发布了今年优化投资的新举措。
促发展 打造工业强市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保定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2家,全市工业企业达到1281家,居全省第一。目前保定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主要涉及装备机械、汽车、轻工、建材、纺织、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30个行业3000多种产品。形成了先进制造业、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生物医药与健康三大优势产业和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三大新兴产业。此外,食品、纺织服装、建材三大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格局,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截至2020年底,保定与京津合作项目469个,总投资6832.79亿元,计划利用4940.41亿元,辐射和推动了保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京津相协调、与雄安新区相匹配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今年,为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品质生活之城,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制定了规上工业企业“倍增计划”,2021年净增目标为450家。
创新服务 优化招商科技环境
据保定市科技局副局长裴冬梅介绍,2020年,保定市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1个,项目资金约23亿元。其中,索振(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知名企业前来保底投资,18个项目实现了当年招商引资、签约、落地、开工的目标。良好的科技服务环境背后是保定市科技局现场办公,包括向企业和局领导发送科技政策进行“一周、一企、一研”,转化科技成果吸引投资,服务科技企业做“店主”。
同时,保定今年将在投资方向上聚焦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主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以大项目为驱动力,以央企、强企为主要目标,积极引进一批产业带动效应大、关联度高、辐射能力强的优势项目。
此外,为最大限度降低科技企业的成本和负担,保定市科技局采取发放科技创新券的形式,为科技企业开放科技资源,促进其R&D投资和科技创新。为了更好地解决审计发证机构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引导企业顺利收付凭证。目前,保定创新券平台注册企业168家,已有45家企业领券,涉及项目81个。创新券发放总额361.9万元。科技创新券正在申请发放,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可以快速申请。
(闫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