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6日,在白云区举行的餐厨垃圾收运车辆交接仪式上,31辆餐厨垃圾运输车和一批小型餐厨垃圾转运车正式移交白云区22个镇街分管领导。截至目前,白云区22个镇街均已配备齐全的餐厨垃圾运输车辆,全区餐厨垃圾日运输量将超过500吨。
“在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方面,白云区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走在了全市前列。”同日,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何正清表示。据介绍,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实现了全链条推进、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白云区累计投入资金约2.5亿元。
厨房垃圾
特种车辆日运输量超过500吨
“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集,标志着整个垃圾收运体系的完善。”10月16日,白云区城管局调研员赵吉林告诉南方记者,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其中垃圾分类收运是整个垃圾回收链条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分类收运的关键在于专业化分类运输车辆的保障。“过去,居民经常受到批评。餐厨垃圾分类后,收集时混合在一起。专车收运后,可以彻底解决收运混运的问题。”
据悉,白云区前期已基本实现机组、大中型农贸市场、样板社区厨余垃圾专项收运。为确保下一步居民分出的厨余垃圾全部能够收运,白云区今年以来先后购置了31辆厨余垃圾运输车、170辆小型厨余垃圾转运车、22辆车载桶装收运车,实现了居民区、城中村、农村的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其中,厨余垃圾运输车主要用于对接新建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可有效防止滴水,防止厨余垃圾在收运过程中泄漏扰民;小型餐厨垃圾转运车和车载桶装收运车主要结合城中村、农村道路狭窄的实际,在居民前端收运餐厨垃圾,实现白云区餐厨垃圾的全方位覆盖和运输。
据赵吉林介绍,此前,白云区已有30多辆餐厨垃圾运输车投入运营,每天可运输餐厨垃圾200吨。新增回收车辆补充后,白云区可全面实施餐厨垃圾专项收运,日运输量超过500吨。
将桶从走廊中取出
56个细胞在固定时间实现定点输送
“目前,白云区垃圾处理全过程共投入资金2.5亿元,不包括城镇、街道的额外投入。”赵吉林告诉南方记者,白云区每个镇街至少要建一个10吨以上的餐厨垃圾处理点。今年7月底以来,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加快。截至10月18日,白云区22个镇街35个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已全面开工,其中2个(泰和桂龙、和龙)已建成投入使用,4个已安装完毕,13个已完成土建。江南、茶龙、江村、谢家庄的果蔬压榨机、脱水机已经投入使用,大部分镇街的果蔬压榨机、脱水机基础设施已经启动,新市街部分农贸市场也安装了果蔬压榨机、脱水机。“通过果蔬压榨脱水机的处理,厨余垃圾的脱水量减少了一
大规模撤桶后,居民怎么可能愿意将垃圾放入统一的收集间?9月30日,白云区黄石街道在垃圾分类试点社区惠和大厦、垃圾分类试点村江夏村举行首批小型环保站启动仪式。这些小环保站的外观是岭南建筑风格。整个车站宽敞、明亮、干净、清新、通风,让扔垃圾成为一种乐趣。
根据具体功能,车站分为垃圾收集区(分为四类)、可回收存储区、绿色垃圾堆放区和大型垃圾
家具临时堆放区、建筑废弃物堆放区,方便居民投放各类垃圾。站内每个区域都安装了排风系统,保持通风透气,站外还设有便民洗手盆。“这样的驿站其实就是我们的垃圾分类收集房。”白云区城管局环卫科副科长伍欣说道,截至10月18日,白云区已建成这类的垃圾分类收集房223个。建筑废物
用于道路施工和环保砖制作
城市开发建设、拆旧建新,大体量的建筑废弃物如何处理?白云区便探索出了建筑废弃物回收变废为宝的新模式。白云区钟落潭镇龙岗村设有一个占地近两万平方米的建筑废弃物临时堆放分拣处理中心。“从今年3月份开始办厂回收建筑垃圾,目前日均可输出600-800立方米的砂石和石粉。”该中心负责人冯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建筑垃圾的回收较为麻烦。在建筑废弃物运抵前,需先派专人到现场进行第一次粗略的人工分拣,将大件的家庭生活垃圾、木屑等无法回收的成分分拣出来,送至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经一次分拣后,再装载建筑废弃物,运回分拣处理中心,进行第二次人工分拣。
经过了两轮人工分拣之后,再将其放进专业的一体化机器进行处理,大块的混凝土被搅拌研磨,途经传送带,传送带上的磁器自动吸走钢筋、钢铁等杂质,现场还有工作人员在传送带旁进行第三次分拣,以保证输出品的高纯度品质。经过层层研磨后,大约一分钟便能输出符合硬度标准规格为1×3立方的砂石和石粉,这些砂石和石粉当即装车运走,用于道路施工工程,起到压实路基的作用。这类砂石平均售价为50-60元每立方,价格上比原材料开采的成品便宜一半,由于低成本和环保再生的特性,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目前,该分拣处理中心主要回收钟落潭镇、太和镇建设工程和拆违产生的建筑垃圾。
而位于白云区江高镇的一家老牌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探索建筑垃圾回收模式已有10余年经验。该企业通过回收余泥渣土、河涌淤泥、地铁盾构泥等作为主要生产原料,经晾晒、破碎、筛分、搅拌、陈化等多道工序后加工生产成一系列复合自保温砌块、非承重环保空心砖、砌块、承重式环保多孔砖等产品,实现循环利用。
“目前每年处理废弃泥的承载量最大值达50万吨。”该企业负责人陈先生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半人工半自动的作业程序仍未能达到效率最大化,企业已申请全自动机械一体化升级改造。“升级后,每年处理废弃泥的承载量将会增加6倍,可达到300万吨。”
采写:见习记者 程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