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茶店,你可能会想到喜茶、奈雪茶等品牌,还有一点点。众所周知,有一个茶叶品牌一直在三四线城市发家致富。这个牌子是古茶。
2010年4月,顾铭的两位创始人即将大学毕业。毕业后,他们面临着就业、升学或考公务员的选择。创始人王郁南最终选择了创业,顾铭茶就这样诞生了。
1986年王郁南还是个年轻人,但大家都习惯叫他“老王”。大学毕业后,老王开始了创业生涯。短短7年,他就创立了自己的“奶茶王国——古茶”。
大学毕业后,老王回到温岭大溪,寻找创业机会。喝了大城市的奶茶,老王深深错过了茶香浓郁、口感细腻的奶茶。本来打算加盟一个奶茶品牌,但是经过考察,老王和他的合伙人决定开一家自己的品牌店。
老王认为“只要付钱就可以加入,自己就能赚钱”,这是不负责任的。这样,还不如打造自己的品牌。老王的第一家古茶店位于大溪德明路,店面30平米,和普通茶店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顾铭不去一二线城市,而是深耕三四线城市?
一二线城市是很多茶店的根,但古茶不走寻常路,固守三四线城市。
顾铭第一家店位于台州温岭大溪镇。它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先布局台州所有主要城镇,再进入台州市区,并向以台州为中心的浙江、江西、福建等城市蔓延。
王云安说:“我们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只做符合自己定位的市场。连杭州都没开店,上海离我们很近,我们就不开店了。”。
其实被很多人忽视的三四线城市,有很多优势。一方面,三四线城市竞争相对较小,一二线城市茶产业竞争非常激烈。没有强大的资金链和产品优势,很难生存;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的租金和人工成本高于三四线城市,在三四线城市开店的风险较小。而且三四线城市也有广阔的市场,学校、商业中心、商场都可以购物。
创业之初,没有配方,老王就靠自己的杯子开发新产品。老王一次品尝100 ml,一天几十次,他说每天肚子里都装满了奶茶,渐渐地,奶茶的味道和他在大城市喝过的奶茶味道相匹配。我想当然地认为这么好吃的奶茶一定有生意,但第一年就处于亏损状态。一天的营业额不到100元。老王很无奈。“我想,那就再坚持半年吧。如果不起作用,那就关闭它。”所以老王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一天能卖100块才关门。
但事实就是事实,老王,他们要面对的是没钱交房租,所以他们借钱继续坚持。
有一天,老王看到一本关于麦当劳生意的书,看完突然醒了。他说,当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商人时,他总是小心翼翼,他可以省钱。当他把自己当成顾客,再次去茶叶店的时候,他不再只在乎成本和利润,更多的是考虑感受,店铺是否干净,奶茶好不好,店员是否善良。
在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后,2011年,顾铭迎来了第一家加盟店。你想为自己赚钱还是为经纪人赚钱?生意好,按照当时流行的做法,老王想招加盟商。他把加盟商家的电话号码贴在茶叶店门口,写着“大西德明东路店”,看起来像是有很多连锁店。老王回忆,当时他一个月只等一个咨询电话。
01ea3897ae207" />古茗的第一个加盟店,是老王想尽办法留下来的,加盟店的装修几乎由老王包办,然后还要手把手指导店主。
2011 ,第1家合作门店开业【古茗开始连锁经营模式】
经过一年半的整改和口味的突破,古茗升级第2代,单店单天出杯突破1000杯
2012 ,拥有27家分店,开始走出台州面向全国
进行第二次改革,顺利升级第三代。单店单天出杯突破1500杯
2013....
于是,古茗开始裂变扩张。
2017年初是600多家,到年底就达到1200多家。然而,老王却在此时放慢了扩张速度,推出了规范加盟商的制度。
“兼职的不要、投资的不要。”老王说,在加盟商的选择上,他们更倾向于能够全身心投入的。如果都是盲目开店,那古茗2017年又岂止1200家门店呢。
不是老王作,而是规模大了,他更要对品牌、对加盟商负责。

深耕三四线城市,坚持自己的生存之道
古茗最早都是在浙江县镇一级城市开店,县城和镇上晚上的灯光一般不够亮,老王做了一个很简单的事:就是把奶茶店门头的灯调得更亮。类似细节古茗还有很多。
多年来,古茗的奶茶店多在三四线深耕,“杭州有少数几家,上海一家没有。”是没人愿意加盟吗?当然不是。
老王说,三四线的市场那么大,这个市场都没开拓完,何必去竞争激烈的一二线城市呢。
截止2018年古茗茶已经有1700多家门店了。
近年来,茶饮品牌不断涌现,但是能不断发展持续生存下来的并不多,古茗以其特有的模式在大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在稳步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