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绿皮书《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8》发布,这是观察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之一,再次印证了我国农业发展方向是绿色农业。
今天,我们将重点介绍发展绿色农业有哪些项目。具体有哪些补贴?如何获得这些补贴?
一、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2019年,国家将继续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源头减量,培育发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千方百计拓展农业有机肥和沼气利用渠道。补贴内容
1.聚焦农业有机肥和农村能源,支持第三方处理主体粪污的收集、贮存、处理和利用设施,推进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模式,促进畜禽粪污转化增值。
2.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特别是中小养殖场完善节水养殖技术和设备,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按照养殖配套原则使用土地进行粪污消耗,或委托第三方处理,落实规模化养殖场主体责任。
补贴额度
在生猪当量低于50万头的项目县,累计补贴上限为3500万元。
在生猪当量51-70万头的项目县,累计补贴上限为4000万元。
在生猪当量71-99万头的项目县,累计补贴上限为4500万元。
在生猪等值100万头以上的项目县,累计补贴上限为5000万元。
各省会根据中央财政奖补规模和当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补助方式、对象和标准。
补贴申请材料
1.畜禽养殖场平面图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的正式图纸;
2.农场(社区)营业执照(复印件);
3 .养殖场(社区)动物防疫条件证明(复印件);
4.土地审批手续(复印件);
5.农场全景、内部和粪便处理设施的彩色照片(A4纸大小);
6.项目建设审查材料;
7.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数据。
申请程序
1.上述材料准备完毕后,由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认定;
2.审批通过后,由县畜牧部门和县财政部门予以备案确认,并报省畜牧局财政部门申请补助资金。
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
2019年继续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茶叶优势产区开展果蔬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将试点规模扩大到175个县,实施范围扩大到东北地区设施蔬菜。补贴内容
1.基础性工作补助
例如,对调查过程的补贴,如土壤质量、生产环境、产品质量和投入的使用。
t-size:15px;">2.物化投入补助探索有机肥使用补助机制,对施用禽畜粪便或以禽畜粪便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包括有机水溶肥料)进行补助。对减少禽畜养殖废弃物堆沤或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输送及施用等设施,水肥一体化等设施进行补助。对购买绿肥种子和根瘤菌、秸秆腐熟剂进行补助。对购置应用设施环境调控及物联网设备,提高有机肥施用和柑橘生产管理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行补助。
3.社会化服务补助
向有机肥生产企业、规模化养殖场、专业合作组织购买服务;对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开展有机肥制造、运输、施用等服务服务进行补助。
补贴额度
国家选中100个试点县,给予每个县1000万补贴。目前各省份也都有开展的施用有机肥的补贴政策,一般是按每吨或者每亩补贴,按亩补贴大概50-100元不等,按吨补贴大概300-400元不等,具体补贴的资金及方式每个省份各有不同。
补贴申请
1.到当地乡镇申请,填写《商品有机肥购置申请表》;
2.经乡镇审核同意后报农办开具《补贴商品有机肥供肥通知单》;
3.凭通知单到中标的供肥企业购买肥料,支付扣除政府补贴后的价格。
购肥单位如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应对用肥的农户进行登记造册并签字确认,并报送当地农办备案。
三、秸秆固化利用项目
在以前的农村地区,人们常常会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秸秆,但是这样做除了焚烧后剩余的一点点肥料外,并不能真正使其得到真正利用,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国家为了促进秸秆的生态回收,在秸秆回收上实行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

补贴内容
秸秆农机补贴:农民或者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等)购买秸秆相关农机和设备,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市级或者县级政府再额外补贴30-50%。
秸秆三贮一化利用补助:农民或者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等)将秸秆进行青贮、半干青贮、微贮、氨化,可以享受补贴。
秸秆综合利用能源化补助:从事生物质燃油、乙醇、秸秆发等秸秆能源化生产的企业等,可以申报此类补助。
秸秆粉碎还田补助:推广机械深耕精细化还田、秸秆快速腐熟、生物反应堆等技术,支持开展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还田作业。
收储中心建设补助:以乡镇、村、企业或经纪人为主体,建设秸秆收储站点等。
其他:秸秆多糖、秸秆淀粉、造纸、板材等,也都可以申报项目,获得补贴资金。
补贴额度
以省份为单位加权平均计算,亩均财政资金投入不超过1500元。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浙江、福建、海南、西藏等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提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以兵团(总局)加权平均,亩均财政资金投入不超过1100元。
补贴申请
1.项目乡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立项申请报告;
2.县(区)农发办编制项目建议书;
3.市办考察、批复;
4.县办纳入项目库、组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5.省办对可研报告评审、批复;
6.省办下达计划编报指标;
7.县、市上报计划;
8.省办批复并报国办备案。
四、农膜回收行动项目
为了改善农村土地污染现象,遏制“白色污染”,今年农业部发布了《农膜回收行动方案》。各地区都在积极响应中,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补贴内容
以棉花、玉米、马铃薯为重点作物,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在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建设100个治理示范县,连片实施,整县推进,综合治理。
补贴额度
以甘肃省部分地区为例,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地膜使用,在旱地每亩地使用12斤地膜,约70元钱,财政补贴六成,农民只出28元。第二年,给予购买目标,以2∶1的比例以回收的旧膜换新膜。
具体补贴的资金及方式每个省份各有不同。
补贴申请
1.将补贴申请材料报到所在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由区农业局汇总统计、检查验收;
3.符合条件的种植户就可以享受补贴啦。
大家赶快去当地相关部门询问看看您有没有相关补贴可以拿,如果有的话不要错过了!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民日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