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一则关于“中南建设内部购房最低65折优惠”的消息在业内传开。
在这个谣言中,中南建设回应说“这是个别项目的员工购房福利,是项目自身根据市场情况的一盘一策,属于常规营销动作。”
优惠力度方面,中南建设不同“战区”的具体销售规则和折扣有所不同,部分地方住宅折扣达到65%;在一些地方,从30%到80%不等,商业地产优惠65%。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中南建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员工的购房福利,而且每年都有内部购房优惠。在这种折扣下都是秒杀,稍微犹豫就被抢完了。买房的员工数量不是固定的,有时候一年会有几次,每次几十套或者几十套。基本上每个房地产企业都有内部购房,现在各方都比较重视。
活动项目主要位于长三角
或在于处理掉滞重库存
记者从《国际金融报》了解到,中南地区涉及内部售房的项目数量有限,持续时间不到三天,包括目主要位于长三角.的南京、江苏、镇江、安徽等地
从项目情况来看,此次内部售房的目的或在于处理掉滞重库存,回笼资金。
以南京上悦城项目为例,位于南京江宁区,2016年拍摄于中南。当年7月,经过79轮竞价,中南以18829元/的楼面价从新城、荣盛、保利、融信等8家公司以35.1亿元竞得江宁青龙山G22宅地。
经过两年多的征地,该项目于2019年3月首次开始取证销售。今年5月27日,第11批房源开始供应,均价26278元/。即使“亏本”销售项目不理想,南京的网上房产数据显示,南京尚月总套数是1668套,截至7月20日仍有300套未售,开盘两年多仍剩有18%左右的库存.是1668套
《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最低折扣为30%的为南京上岳城项目。
具体来说,97套2室2厅打八折,总价200万,折合单价20600/m2;125平的2室2厅打三折,总价230万元,折合单价1.84万元/,甚至低于5年前征地的楼面价。
在业内专业人士看来,此类滞重库存不仅会占用企业资金,还会吃掉仅有的利润。
然而,据《中国证券报》记者公司近期新增项目和新承接(中标)项目中,江苏省项目占比较大。报道
新项目方面,2021年6月公司新增项目共计11个,江苏新增项目数量较多。其中,苏州新增两个项目,对应地价分别为3.18亿元和7.37亿元;南通有个新项目,对应地价5.79亿元。
图片来源:中南建设公告
中南:尽最大的努力
去争取90亿元的利润承诺
据了解,在今年年初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南建设董事兼总经理陈雨涵曾透露,“2021年,销售增速、
预计在10%左右”。该公司董事会秘书梁洁还对该公司的利润目标做了展望,表示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90亿元的利润承诺。从2020年报数据来看,2020年全年,中南建设房地产业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238.3亿元,合同销售面积1685.3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14.2%和9.4%。按照今年初制定的10%的销售目标增速计算,中南建设2021年的最低销售业绩应该为2462.1亿元。
中南建设近期公布的半年度销售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销售额108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9%;实现销售面积790.1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9.7%。对比预期中2462.1亿元的最低销售业绩,业绩完成率仅为44.3%。
另据2020年报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南建设总负债约3108.9亿元,预收账款1202.9亿元,有息负债799.0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所有有息负债233.7亿元,在有息负债中占比29.25%。
“三道红线”方面,中南建设两项指标达标,处于“黄档”。净负债率为90.27%,剔除预售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9.76%,扣除受限资金后的现金短债比为1.04,该公司希望尽快实现监管要求。
在中南建设2020年年度业绩沟通会上,中南建设董事、副总经理陈昱含称,中南建设从“三道红线”全踩,到降档至“黄档”,公司保持持续降负债的态势,有信心最晚明年底实现“三条红线”达标。
中南建设7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公告日,中南建设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741.66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的258.41%。
对于担保较高的问题,中南建设在此前的业绩沟通会上回应称,公司的担保主要是为融资服务的,公司担保金额高,但是担保绝对量并不高。“三道红线”指标中,公司有一个指标没达成,但可以通过减少合同负债、增加净资产、增加少数股东权益、增加并表的合作项目的注册资本、增加并表的合作项目、在投资上更审慎的安排等方式改善。
澎湃新闻还注意到,7月27日,中南建设将有一笔金额为11.34亿元的债务到期。该笔债务为“公司2016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名称为“16中南02”,年息7.30%。
股价破净
20日,中南建设每股报5.18元,跌1.89%,盘中现新低每股报价5.13元,总市值197.8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2月25日每股报价8.44元高点以来,不到五个月,中南建设市值已蒸发近四成。

图片来源:Wind
上市公司住房福利哪家强?
为适应日益高涨的房价,今年4月,腾讯正式对外发布员工安居计划Plus方案。
在原安居计划借款额度基础上,结合各地政策、市场等综合因素,增加5万元到40万元不等Plus额度,更加灵活助力各地员工的实际购房需求,从而缓解更多员工的经济压力,满足更多人的购房需求。
方案显示,本轮调整后,北上广深等一类城市的腾讯员工可从公司最高申请到90万元的免息借款资金支持;成都等二类城市最高能申请到30万元的免息借款资金支持。购房后员工需要在接下来的6年时间内逐渐还清。
据了解,这已经是腾讯第三次对员工安居计划进行优化。早在2011年,腾讯就启动员工安居计划,向工作满3年、计划购买首套住宅的腾讯基层员工,提供最高30万元的免息贷款;2015年4月,免息借款额度提高至一类城市50万元、二类城市25万元。此外,2019年,腾讯还曾将申请条件降为入司2年、绩优者1年即可申请。
腾讯不是唯一一家推出员工购房福利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华为、京东、格力等多家巨头都曾推出过包括无息贷款、低价购房等各式住房保障计划,助力员工安居置业。
2011年,阿里巴巴就曾掏出30亿元开展“ihome”计划,对符合相关条件、在公司服务超两年、工作地在大陆的正式员工,提供最高30万元的首套房免息住房置业贷款。
2012年,京东也推出了“安居计划”福利项目,设立专项基金4.5亿元,向符合条件的员工提供最高100万元的无抵押、无担保、无利息的购房借款,用于支付可支持地区范围内的员工家庭首套房首付款。2017年,“安居计划”专项基金规模提升至10亿元,支持地区范围也扩展到北京、天津、河北三河、廊坊、高碑店和涿州等地。
除面向员工提供无息贷款外,推出低价房源是大厂的另一种常见的福利。同样是在2012年,华为在深圳总部厂区附近为员工建设一批保障性住房,内部购买价每平米均价仅为8296元,而当时周边房价高达1.5万元/平方米。
华为总部搬迁至东莞松山湖后,又向员工以8500元/平方米的价格推出一大批精装修房源,规定前五年属于租赁,期满后全价购买方可享受完整产权。2016年,阿里巴巴也曾联手开发商绿城,在杭州总部拿下一块地自己建房,并以市场价6折出售给员工。
而在所有企业之中,动静最大的当属格力。号称要为格力8万名员工提供每人一套房的董明珠,在2018年曾宣布自费投资20亿元建设人才公寓。今年2月,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第一批3700套员工住房已经可以投放使用,首先保证技术部门所有技术人员每人能分到一套房,其次只要大学生前来工作,就可以分得一套房居住。
不过,目前格力提供的仅仅只是人才公寓的使用权。如果想真正拥有这套房子,还有一个前提,必要在格力干到退休。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21财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