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大多数企业家都是圆滑长袖善舞的。很少有人能像雷军一样大半辈子都在商界上上下下,但他们看起来也很憨厚,笑起来很努力。
雷军是真诚的。他是典型的科学直男和老实人。在小米10周年的演讲中,他老老实实的写了一篇长达一万字的一字一句的稿子,在微博上发了很多自己稿子的片段,说自己很紧张很激动,怕自己一玩就忘得一干二净。
那不安的表情很像我们准备在学校演讲。除了雷军,从来没有哪个互联网巨头在演讲前把准备过程公开过。马立克云,每次看他的演讲,我都情不自禁地觉得,即使没有演讲,他也能滔滔不绝地讲三个小时。
准备一字不差的草稿,反复修改删减几次,一个字一个字背下来。一点都不酷,但是很棒。
他永远不会假装自己很强大。他就像班上勤奋的校长。当你问他考试怎么考得这么好的时候,他绝对不会说:“我随便考的,以前没学过。”他会很认真地告诉你:“为了准备这次考试,我熬了一夜,刷了N套题”。
雷军不是天生的企业家。他不会熟悉自己,不会亲近自己,不会给人洗脑。他在采访中说:“其实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太擅长表达。我认为所有的表达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强迫的。”
本来觉得雷军的话有点水。结果我就信了他在小米十周年发布会上背稿子的架势。
雷军真的不善于与人打交道。n年前,他和刘参加了一档名为《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的明星企业家真人秀。
当时节目组让他和刘找人在街上做问卷调查,这几乎是一个普通难度的推送活动。节目组的规矩是要找人,认不认自己积极配合的粉丝不算数。
只见刘拿着一个问卷ipad,相当的淡定,看到有人就走上前询问。一开始,董戈的发言是:“能不能耽误你10分钟做问卷?”被拒绝后,他立即调整策略,不给对方拒绝的机会。
董师兄说:“你好。”(ipad走到对方眼前,直接指着调查项目开始询问,没有给对方拒绝的机会。)你经常吃什么蔬菜?菠菜、花椰菜、蚕豆、大白菜.
对方还是懵了,他一路接问卷。
再看看雷军,这个老实的直男,每次一开口,就在心理上挣扎了很久,环顾四周,寻找长得好看的人,认真地解释自己的意图:“你好,我们是江苏卫视做一个节目,要做一个农产品调查,你能帮我吗?”
别人一听农产品,立马就没了兴趣,把手给别人了。雷军还站在那里傻笑了很久,好像很尴尬。
在这次任务中,雷军从未改变策略。
一直像这样老老实实地说明来意,征求路人同意,被拒绝后也绝不纠缠(像极了刚做地推的大学生),一共被拒绝了15次,好不容易有人答应给他做问卷,结果还多半是“米粉”。
雷军的社交能力跟刘强东一比,惨败……雷军是真的不好意思麻烦别人。他办事没啥技巧,就是俩字:硬上。
问一个不行,问十个;问十个不行,问一百个。
当年他创办小米的时候,招不到人,也是靠这股“牛劲儿”,才成功的。刚成立小米的时候,雷军一没做过手机,二没相关背景,三不认识上游供应商,他连着找了10个谷歌工程师,一个肯答应跟他干的人都没有。
对于不擅长“画大饼”,“忽悠人”的雷军来说,招人是创业最难的部分,他唯一的长处就是够坚持。他说:“找人不能‘三顾茅庐,找人要‘三十次顾茅庐’才行。”
当时雷军为了招一个人,两个月跟他谈了不下十次,有几次一聊就是十个小时。凭着这股韧劲,他终于一点一点“磨”到了十来个人,跟他一起畅饮小米粥。(看到那个电饭煲没有,人家搞歃血为盟,饮酒为誓,小米创业那是真的一人一碗粥,分而食之。)

老实人有老实人做事的方法,他们会走得慢一点,但是更稳一点。
招人如此,搞供应商也是如此。当时雷军的野心是做最顶级的手机,为此他要从零开始搞定顶级的供应商。雷军想用夏普的手机屏,但是由于小米太名不见经传,夏普根本不理他们。
为了拿下夏普,雷军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拿出来,一条一条捋,最后通过老东家金山的日本分公司,找到日本三井商社,再请三井商社的高层去递话给夏普,只求一个给小米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没想到会谈时间都订好了,却刚巧遇上日本核泄漏那档子事。雷军可以说是冒着健康的危险去了日本。夏普的员工都因为害怕辐射不上班了,一栋楼没剩下几个人留守。雷军的到来令日本人都感到很意外,就答应了给小米供货。
大拙若巧,回看雷军这10年,几乎没有太多运气的成分,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过来的。
用纯国内产业链研发、制作的低成本国民手机红米,第一代产品失败了,雷军没有急着修修补补先上市再说,而是老老实实推到了重来。
雷军的这种碰了南墙不回头,用头撞个窟窿也要走下去的精神也影响了小米。
打入印度的第一批10亿库存旗舰手机滞销,小米的团队跑遍了全世界,挨个挨个找销售渠道,死磕一年终于消化掉了10亿库存。
当然,最能体现雷军的老实的,还是小米的售价。第一代小米的硬件成本价是2000元左右,雷军就打出了售价1999元。不算亏本,但确实没赚钱只赚了吆喝。

之后雷军更是在董事会上公然宣布:“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永远不超过5%,如有超出部分,就全部返还给用户”。
在小米之前,没有一家企业敢这么说,更加没有敢放到台面上说的。
雷军此言一出,几乎全体股东都炸毛了,谁入股不是想赚钱?这一弄,不是等于给钱包限了流吗?但是雷军用一句话说服了股东:“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

雷军为什么敢定死这个5%的利润空间?不就是因为他是个老实人,办得是家“老实的公司”,赚钱赚得明明白白,不多赚你,就要5%嘛。
当年有个人来雷军这儿面试销售,那人说自己特有本事,可以把稻草卖成金条,雷军果断拒绝了他。

雷军是真心想办这么一个值得人信赖的“老实公司”。对于这样的公司,无论他卖什么,你都不用担心吃亏。
这个世界有太多聪明的人,圆滑的人创业成功。然而作为消费者,我是真的更愿意看到更多像雷军这样的创业者,和小米这样的创业公司。
我们不缺优秀的企业,我们缺的是赚取人心的伟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