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集体上市交易,迎来了它们的资本市场征程。创业板正式启航,一场波澜壮阔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盛宴拉开帷幕。
作为第一批与创业板共同成长的企业,这28家公司的命运在十年间出现了分化,这也是创业板十年分化的缩影。在历史的洪流中,曾经同台敲锣的28个天之骄子奔向了不同的远方。
那些有“跳水龙门”的,比如爱尔眼科的业绩股价,翻倍增长,早早突破千亿市值大关;也有“失意人”如金亚科技,被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或迎来退市结局;更像探路者、华谊兄弟等。他们经历了产业变迁和宏观环境变化的大起大落,期望走出“迷雾”。
但总体来看,虽然部分公司随着宏观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业更替,业绩增速有所不同,但“28星”大多发展势头良好,不少企业成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企业和行业标杆。
整体收入稳健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28家首发上市企业虽然都来自新兴产业,但分布比较分散,共来自15个不同的申万行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医药生物行业,共有6家企业来自这里。此外,还有计算机、通信、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三家企业。
截至目前,这些企业中有不少已经成为创业板的“中流砥柱”。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总市值1399.72亿元。截至2019年10月29日,首批28家公司总市值已增至3998.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38%。
其中,1家企业市值超千亿元,10家企业市值超百亿元,14家企业市值超50亿元。
事实上,28家公司中的大多数公司的股价与发行价相比都呈正增长,许多公司都经历了惊人的增长。
截至10月29日晚,复权后收盘价较发行价涨幅超过500%的企业有6家,相对涨幅超过100%的企业有20家。
在正回报的背后,揭示了创业板企业稳健的经营状态。
据Wind统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近十年来,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由2009年的98.63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705.46亿元,平均复合增长率为24.43%。
但在净利润方面,少数企业“黑天鹅”事件使得创业板公司整体净利润为负,其中天海防务、立思辰、南丰、华谊兄弟拖累整体业绩最大。上述四家企业2018年分别亏损18.81亿元、13.94亿元、10.39亿元和9.09亿元。
如果剔除这四家公司,其余24家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总额为39.39亿元,是2009年净利润总额16.41亿元的两倍多。
事实上,虽然首批上市公司的整体收益和股价走势稳定,但具体企业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走势。
2018年,受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并购“布雷”的影响,公司分化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民营企业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业绩突然“变脸”。
Wind数据显示,2019年1-9月,28家企业中,营业收入下降企业12家,净利润下降企业8家,其中前三季度亏损企业6家。
经营冰火两重天
华谊兄弟作为影视传媒龙头企业之一,至今仍是“28星”中最大的输家。
"sz300027" class="stock-word">华谊兄弟曾是创业板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但在2018年遭遇影视行业的寒冬,至今尚未走出低谷。今年前三季度,华谊兄弟主投主控影视项目缺席,以及转让子公司GDC股份等造成非经常性损益-1.32亿元,成为拖累其业绩的主要原因。1-9月,华谊兄弟净利润亏损6.52亿元,同比下滑298.56%。
在业绩预告中,华谊兄弟坦言,报告期内,电影票房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电视剧收入也不够乐观。不过其强调,随着管虎导演的《八佰》择期上映,冯小刚导演的《只有芸知道》、周星驰的《美人鱼2》等杀青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华谊出品”有望于四季度发力,在电影市场掀起一轮整体攻势。
相比之下,眼下处境最为艰难的则是金亚科技。去年6月,证监会公告金亚科技涉嫌欺诈发行犯罪,决定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责,随后,深交所宣布启动金亚科技强制退市,金亚科技成为继欣泰电气之后,第二例欺诈发行退市案例。
今年5月,因连续三个年度净利润为负值,金亚科技被深交所暂停上市。此外,因公司涉证券虚假陈述,金亚科技被中小投资者告上法庭,这一民事诉讼导致金亚科技累计117.88万元基金账户资金被冻结(截至10月8日)。
当然,这只是硬币的一面,十年时间里,创业板首批挂牌公司中的“优等生”也有不少。
以爱尔眼科为例,上市当年,爱尔眼科6.06亿元的营收和8991.37万元的净利润规模在首批企业中尽管居于前列,但也并非突出。
然而,经历十年发展,爱尔眼科却从一堆明星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首位突破千亿市值的企业,截至10月29日晚,爱尔眼科总市值为1182.74亿元,是第二名乐普医疗总市值的两倍。
早前,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资本市场平台对公司业务规模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009年上市时,爱尔眼科上市募集资金净额达到8.82亿元,超出原计划3.4亿元的2倍。对于爱尔眼科而言,IPO募资首先解决了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同时快速提升公司业务规模。
“医院需要一个培育期,大约要3年才能盈利。公司快速发展势必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而短期的银行借贷满足不了我们发展需求。上市获得的资本金解除了我们发展的后顾之忧,公司从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吴士君解释称。
上市之后,爱尔眼科利用IPO募集资金新建、扩建及收购约30多家眼科医院,完善全国布局;后又多次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驱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爱尔眼科还从2014年开始设立产业并购基金,通过并购基金的扩张模式来提高其外延扩张效率。据悉,爱尔并购基金旗下医院超120家。2019年上半年,爱尔眼科又通过并购基金收购11家医院。近日,爱尔眼科还在筹划向ISECHealthcareLtd.股东发起要约。
“十年来(创业板)有成绩也有不足,里面有一些问题股,有些公司成长性不足,这实际上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希望(创业板)改革,能够进行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来源: 证券日报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