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家居项目计划书,家居创业愿景

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

智慧家居,“真香”!(共建共享“高品质生活”)

“智能家居”首次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这在家电、服务机器人等行业引发热议,企业认为将迎来智能家居设备加速进入家庭的黄金发展期。普通居民也表示了兴趣。很多人都想知道,智能家居不是刚性需求。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关注?未来我们的家庭生活会有哪些变化?

智慧家居何以被“提名”?

“我们家终于实现了‘铲自由’。”北京女孩小何交了一个朋友圈。和她一起拍的照片是她家智能监控摄像头的实时截图。她前几天刚买的猫砂盆正在工作。

小荷这几天在外地出差,家里没有人照顾他的猫,但是小荷并不担心。“家里的智能设备已经明确安排了猫咪。我出差三天了,家里的猫都好好的。”智能监控摄像头、自动喂食器、自动饮水机、自动铲屎的猫砂盆,作为“铲屎官”,这套新装备让小何实现了“铲屎自由”。“这些智能设备都有相应的app,我可以随时看到家里的情况。”小何对家里这个“小生态”很满意。“通过智能摄像头,我可以随时随地观察猫咪的情况,甚至可以和声音连接,和猫咪对话。”

家里的宠物享受到更智能、更科学的照顾,大大减轻了主人的压力。在生活中,智能家居的作用日益凸显,很多人都“掉进了坑里”。甚至一些起初对智能家居半信半疑的中老年人,最后也感叹“真香”。

“煮粥之前,我得把材料泡在水里泡一晚上,半夜还要定闹钟起床。”家住北京和平里的孙阿姨对女儿送给她的智能电饭煲非常满意。她说,刚开始觉得没必要“包修一切”,现在觉得方便多了。“我只需要把材料放进锅里,然后在手机App上设置定时和提前发泡的功能。我身边还有很多菜谱,一键就能完成不同的菜品。”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规划。在“数字应用场景”一栏中,专门列出了“智能家居”一栏,明确未来五年要“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新型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

如何看待这一部署?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正在对当前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消费升级过程中,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智能家电等与信息消费相关的产品。”张建平表示,“中国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应用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在‘十四五’期间迎来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将这一优势与未来发展相结合,让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竞争过程中创造新的竞争力,同时有助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让智慧家居更“聪明”

智能家居帮了大忙,但在某些场景下,还是不够“智能”,甚至会带来麻烦。

“搬进来的第一天,我就拉上了这台洗衣机的‘应急绳’。”在上海工作的小胡有些无奈。他告诉记者,出租屋配备了一套智能家电,包括洗烘一体机、电视、冰箱和微波炉等。洗床单的第一天洗衣机突然停止工作。“我和我的两个室友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学编程的室友认为是软件控制问题。时间长了,发现进水管被压扁了,水进不去。”小胡说洗完之后想把床单拿出来,但是因为流程没做完打不开门。“无奈之下,我只好拉了急诊r

除了质量不稳定、操作不方便外,很多消费者认为市面上的智能家居产品还没有集成互联,性价比不高。“目前还没有一款智能家居能让我觉得完全智能便捷。如果你想在家里构建一个完整的智能系统,你经常需要购买同品牌的产品,但这个品牌可能并不是每个产品都容易使用。”小何说,“也有一些品牌会在其他品牌产品上搭建自己的控制系统,但我觉得研究使用情况和性能是非常耗费精力的,更别说价格高了。”小何说,他对现有智能家居最大的感受是,单个产品真的很智能,但距离商家推广的“一个手势关灯”、“到家就热水”、“一键开合窗帘”等集成场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张建平认为,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受制于相关硬

件软件以及互联互通等各方面因素,也与设计理念及专业技术水平相关。“在开发相关的产品和应用过程中,系统性和集成性还需进一步提升,智能家电、智能音箱、服务机器人等设备还应更加‘聪明’。”张建平说,“未来,要实现系统性设计规划以及更高效的以人为本的应用场景,任务颇为艰巨。”


商务部研究院博士梁威认为,智慧家居领域目前存在的短板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数字化应用水平在消费端领先于生产端,智慧家居产品设计、产品互联功能研发等有待推进;二是智慧家居带来的生活便利度提升、体验优化等不明显,仍是替代程度较高的可选型消费。”梁威说。


数字家庭越来越近了


未来,如何推动智慧家居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数字家庭建设?


创新数字技术——“数字化技术对智慧家居行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作用。突破瓶颈,创新数字技术是关键。有了技术支撑,真正互联互通的数字家庭愿景就不远了。”张建平说。


数字技术支撑离不开企业努力。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完成2020-2021年度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公示。其中苏宁智能终端有限公司打造的“基于IoT的苏宁智能家居开放平台项目”在“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成功入选。目前,苏宁智能家居开放平台已接入100+品牌、200+品类,实现了跨品牌、跨平台的智能设备交互和数据汇集。苏宁有关负责人表示,苏宁智能家居开放平台还将为更多优秀智能产品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苏宁服务,实现亿级设备从接入、管理到赋能的全链路服务,让用户体验真正的全屋智能。


在4月9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智慧家庭高峰论坛上,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副总经理于蓉蓉表示,多年来中国移动积极开拓智慧家庭新市场,坚持“全千兆”战略引领,夯实智慧家庭数字化转型基础,通过智慧家庭示范工程建设与开放赋能,加速业务产品创新与生态合作。“中国移动将加快构建行业新格局,为智慧家庭生态提供更多科技动能、释放更多发展潜能。”


开拓下沉市场——梁威认为,智慧家居市场开拓还有很大空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措施对智慧家居下沉三四线市场将起到引领作用。“未来还应引导智慧家居企业基于下沉市场消费数据分析,围绕小镇青年等群体需求,开发定制化的智慧家居产品;支持智慧家居企业、平台企业等布局下沉市场,创新智慧家居零售业态,优化售前、售中与售后服务。”梁威说。


提高国产品牌竞争力——当前,中高端国产品牌的市场认可度提升,除了部分“网红”国际品牌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外,不少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老牌国产的智能产品。


“一批国产品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能够按消费者需求根据市场的主流趋势进行产品设计,不断提升技术含量。”张建平表示,国内企业比如华为、小米、海尔等品牌美誉度有了很大提升,是行业佼佼者。“这说明国产品牌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集中体现在产品研发、流通渠道与服务等多个方面。同时,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也有利于推动智慧家居围绕优化消费体验这一目的实施产品研发与服务优化,进而推进智慧家居产业升级。”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