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江西南昌卧底两家医用亚麻洗涤企业,发现部分洗涤厂为了提高效率,使用工业洗涤剂清洗医用亚麻,并没有进行严格的高温消毒。此外,一些儿科医用亚麻布与成人医用亚麻布混合,血淋淋的医用亚麻布与其他患者的衣服和床单混合。一些洗涤厂员工承认,他们所谓的分类洗涤只是将医院、科室和洗衣设备分开。(12月17日《新京报》)
如果不是记者的卧底取证和实地采访,人们很难知道床单、手术服,甚至儿童的亚麻布都是在车间这样肮脏的环境中洗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亚麻布不仅混杂在一起,而且经常被工人抛弃和践踏。宝宝的医用亚麻布,本来应该是专门洗的,和大人混在一起,被水淹没了。这种洗涤方式能产生怎样的清洁卫生?
更有甚者,一些医疗废物,比如带血的纱布、用过的输液管,有时会混入洗衣机,和亚麻布一起洗。
记者呈现的洗涤真相打破了大家对医用亚麻布的信任和好感。原来,一些医院尊重的“软环境”就是这样编织的。白色床单和深绿色手术服的背后,是肮脏的手术和粗略的利益计算。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可穿戴、可折叠医用亚麻布作为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在投入医院使用前,必须满足清洗、消毒、烘干、检验、折叠、包装、灭菌、储存等条件。其中,分类洗涤只是最低要求,而消毒杀菌则是对这些可重复使用的医用亚麻布的基本要求。
企业为了省事,稀里糊涂地把这些东西混在一起通了水,不仅达不到消毒杀菌的要求,甚至连合格的清洗都做不到。就像工人们说的“洗其实就是再递热水”,这样的操作怎么能让人安心呢?对此,洗涤企业责无旁贷。必须明白,卫生和消毒是医疗洗涤行业的最低要求。
作为用户,医院也要有详细具体的要求。在任何医院,医用亚麻布的洗涤都是一个大单子,提出一些标准化的要求并不难。
此外,监管部门不应玩忽职守。根据相关文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将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纳入当地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控制体系。从记者的暗访来看,似乎洗涤只是医院和洗涤企业的事,这也导致了这个行业的无序。
医用亚麻布是否卫生、是否消毒,不是一件小事,而是每天与患者联系在一起的一件大事。一旦发生交叉感染,或者留下一些不干净的痕迹,就会对人产生负面影响。
此前,酒店的清洁度足以让人担忧,但这一次,医用亚麻不干净的问题被曝光,让公众感到尴尬。让人担忧的是,类似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案例,而是具有一定的行业普遍性。希望各方迅速行动,延伸监管触角,管理好这些床单和手术衣。
黄羊滩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