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0年8月22日,第一版
迸发“创力量”,让“后浪”奔涌
青岛共青团组织以孵化新经济、打造加油站、培育带头人、树立风向标为目标,不断提升青年创业“高度”“厚度”
夏天的青岛,草木茂盛,生机盎然。在蓝天碧海中,仿佛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一股“热浪”正在城市的街道上奔涌。创新创业正是这波浪潮的方向。
这场比赛,有久经沙场的“前浪”,也有羽翼未丰的“后浪”。他们以梦想为马,给城市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如源头活水,“搞活”创业路上的青春之岛。
作为聚集全市青年人才的“大本营”,青岛共青团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以孵化新经济、建设加油站、培养领军人才、树立风向标为目标,抓人才、抓项目、抓岗位,逐步形成有序、全面的服务链条,不断提升青年创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高度”和“厚度”,推动全市青年创业跑出青年“加速度”。
孵化新经济——
为青春之岛焕发活力注入时尚元素
7月31日,一场别出心裁的线上城市推介大会在广兴巷启动。直播中,“团团主播”化身为“推荐官”,带领网友走进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的设计展厅和实验室,体验科技与产业的震撼与冲击。这次由共青团中央和市北区委联合主办的线上直播,短短一个小时就吸引了40多万网友参与互动。
“疫情拉长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直播新经济应运而生。”团委副书记韩长礼告诉记者,自5月1日团委正式启动“这就是青岛”青年网络主播城市推介活动以来,已成功举办7届。据统计,仅第一场活动就吸引了60多万网友观看,销售产品数量超过3万件,支付转化率20%。
通过“云”平台,网大V和网友走进青岛的特色街区和青年主导型企业,不仅拓展了实体经济中青年创业的客户,也培养了一批新经济领域的新创业者。
此外,团委还大力加强新兴领域青年梦想空间建设,圆梦新青年,孵化新经济。
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常霞的人生规划中,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一直是她的梦想。第一次进入职场的常夏,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又没有合适的合作工厂,遇到了很多困难。团委通过新兴领域年轻人的“面对面”活动了解到这一情况,开始积极安排她入驻市北区梦想建筑空间。“我们会第一时间安排合作编辑和设计专家为她的项目制定培育计划。”市北区团委书记栾帅介绍。在逐一指导完善设计稿、分享国内品牌面料公司最新面料、免费提供加工配套条件、本地提供检验检测等一站式精准服务后,常霞的设计稿很快就变成了一件精致的成品服装,她设计的所有服装都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青岛夏凡时间。
“新兴领域的年轻人身上有时尚和活力。我们将努力做青年人才的服务员、创新项目的推荐人、新兴领域的‘店老二’。”栾帅说。
打造加油站——
为青春之岛创客成长提供温暖港湾
2020年对创业者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共青团委秉承加快青年创业者赋能、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初心,积极发挥青年骨干引领作用。同时,结合“青岛青年突击队”海尔集团服务小微企业的优势,搭建线上微路演平台,为项目找投资,为产品找订单,为企业排忧解难。自2月以来,已有200多场路演和1200多个创业项目。
海外归国团队创业项目华银信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年轻的“90后”博士生导师,创始人孙坚持自主创新,打破了国外进口产品在国内高端LED芯片市场的垄断,凭借先进的技术实力和创新发展动力,获得海创汇加速营资质。3月做路演,4月签投资协议,5月收到海创汇投资资金。用孙的话说,“团委和海创会的支持是一场及时雨。”六月
,海创汇还帮助华引芯快速对接海尔平台果蔬机、制冷、净水等产业资源,让华引芯体会到不一样的“加速度”。同时,为助力全市“招才引智”工作大局,纾解来青求职学子住宿费用高、求职压力大等问题,7月28日,青岛青年驿站正式开门纳客。精心设计打造的线下服务载体,可一站式提供7天以内免费住宿、政策咨询、岗位推介、创业指导等服务项目,为青年人才来青就业创业提供温馨第一站。
“我们的青年驿站为外地青年融入青春之岛和创业之城进行了量身打造,不仅提供线下就业岗位推荐、创业政策推介,还定期开展休闲娱乐、公共洽谈、志愿服务等城市融入活动,帮助青年学子来到青岛,融入青岛,爱上青岛。”韩昌丽说。
培育带头人——
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吹响青春号角
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被形象地称为“全村的希望”。去年以来,团市委树牢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运用典型引路的工作理念,为乡村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培育出一批扎根基层、服务乡亲的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
今年36岁的孙成波算是较早返乡创业的青年,初中学历的他经营过服装店、开过大货车。27岁那年,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决定返乡创业,在自家一间30平方米的小屋里,成立了青岛丽斌农民合作社,主要经营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村里干事的年轻人太少了,想找到一块儿合伙创业的年轻人是我目前最大的需要。”得知孙成波的要求,团市委第一时间派工作人员到合作社进行调研,根据当前农村青年特点,帮助设计创新工作思路,提出搭建服务青年返乡创业平台的设想,统筹整合农业产业链各环节资源,将团组织建在产业链上。
接下来,孙成波注册成立莱西市农村青年创业者协会,建立协会团总支部,下设14个团支部。在团组织的帮助下,孙成波不仅很快找到了合作伙伴,还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这段时间,青岛团市委的指导让我们的基层工作找到了方向,也让更多想着带领乡亲致富的年轻人找到了组织。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新时代青年趣缘、业缘、地缘,以镇街青年工作委员会、新村团组织、行业青工委等形式,不断扩大共青团朋友圈,帮助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助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莱西团市委副书记董亢亢说。
树立风向标——
为青年人才来青创业提供青春舞台
以各类创业型大赛为契机,团市委还不断聚合青春力量,促使一批优质青年创新创业项目落户青岛。
去年9月,中日韩国际青年创新创业联盟(青岛)峰会拉开序幕。活动中,中日韩(青岛)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正式揭牌,日本华商棉株式会社、日本三得株式会社、韩国韩半岛科技有限公司、基因个体化医疗项目等23个日韩总部及生产型高新技术企业签约。
同年11月,“创青春”第六届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2019中国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在青岛举行,吸引304个全国高水平青年创业项目参赛角逐、54家青岛本地孵化器和加速器参展交流、120家风险投资机构参与洽谈、上万名岛城青年参观互动,71个项目共计3.46亿元达成投资意向。
同月,青岛市青年国际时装设计师大赛总决赛在青岛市开锣,团市委联合即墨区政府建立青年设计师人才数据库,成立青岛市青年时尚产业发展促进会,为获奖青年设计师提供600到1000平方米的工作室,为进行创业孵化的设计师提供创业补贴和贴息贷款,将优秀青年设计师推荐给企业。(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