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杨佳峰)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5万余个,加大了2020年全市四级和选调生招聘计划规模,每个社区新增1-2名高校毕业生。26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中国百万大学生就业创业工程”,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我国就业创业。
全年增加了25万多个工作岗位
全市各类国有企业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拿出不少于60%的新增岗位用于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不得随意毁约,不得以单位实习期作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前置条件。通过全市重大投资建设项目进一步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吸纳和储备一批高校毕业生。调动中小企业和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积极性。对2年内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含非武汉高校毕业生、非武汉户籍人员),用人单位按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按单位实际缴费金额最多给予一年。全年增加了25万多个工作岗位。
组织社区工作者专项招聘。2020年和2021年,按照现有社区规模,每个社区补充1-2名高校毕业生。组织实施“特岗计划”等基层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现代农业、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工作创业。招收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急需教师的中学和幼儿园任教。
扩大武汉高校应届毕业生招录规模,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三支一扶”岗位增加到500个。将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建设范围扩大到事业单位、高校、各类创业园区和基层社区,新建实习实训基地300个、就业见习基地100多个。实施武汉市青少年见习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2020年和2021年,每年将培训5700名大学毕业生。对于试用期后保留50%培训生的单位,2020年12月31日前,其阶段性培训生补贴标准将由原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提高至100%。
扩招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毕业生
根据全省公务员扩招计划,增加2020年全市公务员四级考试规模和选调生招考计划。2020年、2021年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主要用于高校毕业生(含就业期间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艰苦边远地区乡镇事业单位招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区级事业单位招收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招收急需脱贫的专业类高校毕业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面试、考察等方式公开招收,也可根据报考人员报名情况和专业分布情况适当核减,或采取“设置不开考比例、划定合格分数线”的办法。
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
市级优秀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资助标准由每年3-20万元提高到3-30万元。优先推荐上述项目落户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和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配备创业导师进行后续辅导和对接服务。加强武汉创业学院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机构、大学生创业导师等资源优势。每年为武汉市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企业家提供不少于10万人次的创新创业培训。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创业主体占市级创业孵化基地60%以上的,每年给予15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5年。对毕业学年起5年内在武汉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并符合相关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含非武汉户籍),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8000元,享受条件由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缩短至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六个月以上。对于在农村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应优先考虑贷款利息补贴、场地安排和财政补贴。对参加创业培训并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2000元的补贴。对于返乡创业项目的高校毕业生,推荐其参加省级优秀示范项目评选,符合条件的最高奖励20万元。对利用“互联网”开设新零售、无接触配送、在线教育、网络直播、现代物流等新业态的高校毕业生,安排创业导师给予创业指导并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