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宗庆后如何起家,宗庆后创业故事及启示

北京,10月30日(新华网)“正是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给了我成长为企业家的机会。也是改革开放让娃哈哈从校办工厂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饮料企业。”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表示。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家,宗见证了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发展,见证了改革时代大型民营企业娃哈哈的蓬勃成长。

艰苦创业 从无到有

1987年4月,宗承包了上城区校办企业的经销部,靠卖汽水、冰棍、文具纸赚钱。同年7月,宗以花粉销售和5万元银行贷款为原始资本,成立了杭州儿童营养食品厂,为杭州公司加工花粉,开启了娃哈哈的创业历程。

1988年,娃哈哈在浙江医科大学营养系朱守民教授的指导下,成功研发出了第一款产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

由于功效突出,解决了孩子不愿意吃饭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儿童营养液一上市,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口号“喝娃哈哈,吃就是香”,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大受欢迎,迅速走向全国,成为企业拳头产品。1989年公司名称由“杭州凌豹儿童营养食品厂”变更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

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引入市场后,深受消费者喜爱,销售业绩不断刷新。1990年,娃哈哈的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利润超过2000万元。企业产值、销售额、利润、税金、利润等经济指标呈线性增长。通过“从无到有”的突破,企业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

从小到大 跃居龙头

1991年,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只有100多名员工的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以8000多万元的成本,与6万平方米、2000多名员工的国有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合并,创造了“小鱼吃大鱼”的奇迹。

改革开放之初,娃哈哈与杭州罐头厂合并。校办企业与国企合并在国内没有先例。合并后,娃哈哈利用自身产品、资金和市场优势,迅速盘活杭州罐头厂现有资产。仅仅三个月后,亏损4000多万元的航灿厂扭亏为盈。那一年,娃哈哈的销售收入、利润和税收翻了一倍多。第二年销售收入达到4亿元,利润达到7000多万元,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历史性突破。“百日合并”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4年底,娃哈哈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号召,致力于西部大开发,创造性地采用“移民任务和移民资金总承包”的改革思路,将涪陵地区三家被淹企业合并组建娃哈哈涪陵有限责任公司。娃哈哈以成熟的产品、成熟的技术、成熟的市场,辅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品牌优势,一举为涪陵公司打开了局面,产值、利税连年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涪陵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3亿元,实现利税17.5亿元。

此后,娃哈哈“西进北出”、就地设厂贴近消费市场的战略步伐越来越大,在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不断设立分公司。截至目前,已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180多家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直接解决了1.3万多人的就业,间接解决了农民农产品出路问题,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这也使得

15px;">娃哈哈三十一年来一直坚持不断创新,从跟进创新到引进创新,再到自主创新及全面创新,通过创新取得领先优势,占据主动。娃哈哈成立了集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研究院,推出了以营养快线为代表的系列新产品,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依靠产品自主创新,实现了“从大到强”的转变。


娃哈哈一路走来,从无到有,饱尝艰辛;从小到大,历经风雨。在宗庆后的领导下,娃哈哈已成为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在全国建有80多个生产基地、总资产近400亿元、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大型饮料企业集团。截止2017年,已向国家缴纳税金568亿元,为消费者奉献了琳琅满目的优质产品。


谈起创业31年来的心得,宗庆后总结道:一是坚持主业发展,坚守实体经济。能够经受住各种诱惑,踏实做好饮料主业,实现了比较稳健的发展。二是小步快跑,不做没有能力做的事情,没有负债经营也没有贷款。三是不断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创业初期实力弱,就跟在别人后面搞跟进创新,在别人的基础上稍微改进一下;有一点实力了就搞引进创新,把国外的技术和产品引进来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打开国内市场;成为龙头企业后就必须自主创新,而且要成为引领行业、引领消费的标杆。


对于改革开放,宗庆后常怀感恩之心。“我们民营企业都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下发展起来的,没有党的富民政策就没有我们施展才能的机会,也就没有我们今天事业的成功。娃哈哈有幸成为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受益者。我们要更加奋进有为,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