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商机网创业小投资女装 办厂创业商机网

来源:该报

“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新疆阿图什市阿虎乡就业创业基地一家电子厂的女工告诉本报记者,以前在家带孩子做饭,现在成了车间工人,月收入2000元左右,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经济条件。每当她得到报酬时,她都会给丈夫和孩子买礼物。

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阿图什阿虎乡就业创业基地,很多当地女性和她一样,从家庭主妇变成了产业工人,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角色的双重转换。

2020年10月20日,新疆周珂阿图什阿虎乡,一名女工在车间工作。本文中的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孙湛

“挣钱顾家两不误”

"现代工厂的到来正在改变当地传统的生活方式。"阿虎镇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过去当地农村妇女很少参与社会工作,但现在她们已经主动走出家门,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阿虎乡就业创业基地位于阿虎乡东南部,距阿图什13公里。2019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基地已入驻4家企业,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309人(其中贫困人口208人),满足了贫困人口的需求。

《论文》实地走访发现,就业创业基地有办公楼、宿舍楼、托儿所、食堂和5个标准化工厂。

阿虎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基地采用“园区企业、乡镇村、乡镇户”联合运营运输的模式,利用园区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农村承接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不断拓展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渠道。

“我们是一家吸引投资的公司。我以前在广东投资建厂。”基地内一家电子企业的负责人温卓富告诉本报记者,随着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上涨,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制造业面临生存压力,当地政府给了他吸引投资的条件。

2020年10月20日,温卓富来新疆周珂阿图什阿虎乡投资建厂。

刚入驻基地时,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农民培养成工人。

"这个困难超出了我的想象。"文卓富说,公司有250多名女工,约98%没有工厂经验。在此之前,他们的日常生活主要集中在做饭、养羊养牛、服务老人和孩子上。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工人是极具挑战性的。

“从工作流程到个人行为习惯、培训内容、细节到如何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甚至如何使用卫生间。”文卓富说,虽然培训和磨合过程很辛苦,但女工的变化让他很惊讶。

“我还记得,刚发工资的时候,很多女工都喜极而泣。”文卓夫说,他们的精神面貌与一年前相比“大不相同”。他们不仅用劳动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最重要的人也变得自信起来。

文卓夫说,工厂也是社交场合,这提高了他们的成就感。

当地女性全新的精神面貌也改变了传统的亲戚朋友观念。

“起初,许多女工家庭不希望她们去上班。现在很多女工家庭送她们去上班。”卓富说,这样微妙的变化让他觉得这次投资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这进一步坚定了他的投资信心,并计划下一步在当地招聘500人。

“创造的不只是经济价值”

创建就业创业基地,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家门,增加收入,也是周珂政府的初衷。

随着传统观念的转变,当地劳动力的优势正在显现。

style="font-size:15px;">澎湃新闻在阿湖乡就业创业基地一家服装企业看见,许多当地女工已能熟练制作衣服了。


“她们已经适应工厂生活了。”当地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称,这一切源于基地的设计为村民提供了全新的生活场景。


阿湖乡就业创业基地创建一套独特的运营模式——既为创业者提供生产车间、职工宿舍、食堂等创业配套硬件设施和创业服务,还通过设立托儿所、便利商店和食堂,解决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后顾之忧。


“上班的女工只要把孩子放在托儿所就好了,早晨10点钟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到晚上8点钟下班再接走,她们不用有任何担心。在此期间,我们聘请专业老师给孩子们上课和玩益智游戏。”阿湖乡就业创业基地托儿所负责人努尔古丽·艾尼瓦尔对澎湃新闻称。


作为就业创业基地的配套,托儿所和便民商店本身也能带动“脱贫致富”。


澎湃新闻了解获悉,当前该托儿所共有40余名学龄前儿童,招募了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大专毕业生作为教师,每人每月可增收2000元;还吸引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办便民商店,每月可增收2000至3000元;同时招募食堂厨师、清洁工、保安共计1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实现稳定增收。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克州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称。


在克州下辖的阿克陶县巴仁乡,当地党委为解决全乡贫困人口现状及就业压力,把发展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助推器,按照“企业+农户”发展模式,注重引进绿色环保、用工量大的企业到乡村办厂,着力打造以巴仁乡集镇中心区(库尔干村)为核心,电子产业园(片区工厂就业基地)、农副产品产业园为载体的“一区两园”产业布局结构,以此积极推动全乡脱贫攻坚。


“现代化企业的到来,创造的不只是经济价值,更关键是社会价值。”阿克陶县巴仁乡创业就业基地负责人向贤胜对澎湃新闻称,巴仁乡就业实训基地共占地13000平方米,现进驻了4家企业,共实现就业425人,2019年8月投入使用以来当年产值达3500万元,2020年计划全年产值将达到6400万元以上。


2019年5月23日,入驻巴仁乡创业就业基地的一家电子厂正式投入使用。该厂主要进行电子线圈、变电器等电器部件的制造和加工,目前已实现就业103人,2019年生产总值1400万元,净利润112万,人均工资保障在1200元以上。


2020年10月20日,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巴仁乡,一位工作人员在车间里制作线圈。


如何有效吸引村民主动积极参与工作,脱贫致富,实际上也成为入驻企业在学习与沟通的过程。


“我们会根据当地村民日常作息时间来安排工作。”该电子厂厂长黄军对澎湃新闻称,为给员工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工厂会预留充分的时间让员工照顾家人,包括在农忙时节工厂也会放假,让工人回家收割庄稼。


“尽量让他们的工作时间不要和家里事情相抵触。”黄军说。


工厂日常管理也尽量本地化,该企业所有员工都是巴仁乡本地人,因此工厂安排的“组长”级管理人员也多以本地人为主,方便及时化解工作上的沟通难题。此外,该企业还特别成立工会,方便劳资双方及时沟通,保障工人的权益。


“现在公司已进入正轨了。”上述电子企业管理人员阿依米沙对澎湃新闻称,起初许多村民不愿意到工厂上班,如今他们上班挣到钱了,不仅自己来上班,还把亲朋好友介绍到工厂上班。


“这就是很重要的变化。”向贤胜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