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房贷审批不通过的概率 哪个银行好贷款一点

来源:经济信息日报

1月29日、30日,上海银保监局、北京银保监局发布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管理,严查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等个人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一周多前,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热点城市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

《经济参考报》采访的记者了解到,目前部分地区银行房贷放款周期加长,利率上调,但不存在大规模贷款暂停的情况。分析人士认为,通过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银行将在“住房贷款红线”和监管政策趋严的背景下,更加严格地审查住房贷款资格。2021年个人住房贷款总体趋势偏紧,居民购房杠杆率稳步下降。

信贷资金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

再次受到严格调查

1月30日,北京银保监局发文称,已向辖内银行机构发出监管提醒函,要求各银行对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合规性进行全面自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授信审批不当、委托支付管理不到位、贷后管理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被违规用于支付购房款,并要求银行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并加强内部问责。

同时,北京银保监局也表示,已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近期将赴银行机构开展专项核查。此外,将指导北京市银行业协会积极行动,结合银行自查和监督核查,推出针对个人和中介机构不当违法行为的联合惩戒机制。

北京发布文件的前一天,上海银保监局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将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格审核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偿债收入比例、限贷等要求。

《通知》指出,要完善信贷资金使用的监测拦截机制。强化首付资金真实性审查要求,防止借款人通过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等渠道非法获取个人住房贷款首付资金,或伪造首付凭证获取银行贷款。

根据北京、上海公布的最新措施,消费贷款、经营贷款成为加强监管的重点领域,这也是对“部分购房人挪用消费贷款、经营贷款作为购房款或‘过桥’资金,以填补住房交易资金缺口或套取”的舆论回应。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从资本进入的角度来看,各类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的流入将面临控制。从资金流出和使用的角度来看,明确对“不使用、虚假使用、用途存疑”的贷款进行管控,防止此类用途不明的贷款流动。

一些地区的抵押贷款周期已经延长

没有大规模的贷款暂停

在各地房地产调控升级的背景下,有媒体报道银行房贷额度收紧,利率上升,银行贷款周期拉长甚至停贷。真相是什么?

记者在《经济参考报》采访时了解到,所谓的大规模贷款暂停并不存在。在上海,建行上海分行、工行上海分行均表示,按揭贷款正在有序开展,不存在所谓的贷款暂停。在广州,工商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目前广州按揭贷款额度较为紧张,按揭贷款业务仍正常受理。下巴

然而,在一些地区,抵押贷款周期的延长确实存在。上海一位房产中介告诉记者,目前银行放贷速度较慢,周期比以前更长,至少需要一个半月才能放款。上海某分行行长表示,“近期上海房地产市场火热,需求放大,导致银行放贷周期变长。具体到每个分行,也会优先贷款给合作地产。”在广州,据广州某中介机构负责人介绍,2020年7月,平均贷款期限可延长至2021年1月过户后一至两个月。但在深圳,据深圳南山区一家中介机构负责人介绍,四大行的审批速度大概是半个月到一个月。“只要能通过贷款人资格申请,一般的放款速度不成问题

,暂时没有放款周期拉长的情况出现。”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房贷利率有所上升。1月27日起,广州工农中建四大行首套房贷利率上调为最低5年期LPR上浮55个基点,二套房贷上调为最低5年期LPR上浮75个基点。利率调整后,四大行首套房贷款利率和二套房贷利率分别从5.05%和5.25%上涨为5.2%和5.4%。据银行和房产中介机构多方反馈,因为2020年广州楼市成交量太过火爆,多家银行的房贷放款存在积压。2021年初,银行普遍将额度用于发放2020年积压房贷,但是价格和2020年相比平均上浮20个基点。


并非所有地区房贷均“涨价”。上海地区,据房产中介人员介绍,利率与去年持平,首套房贷款利率按照LPR公布价执行,二套房按LPR基准上浮60个基点执行。深圳地区目前房贷利率与去年保持相同水平,普遍执行利率为首套房利率5年期LPR利率上浮30个基点,二套房利率5年期LPR利率上浮60个基点,各家银行均表示,短期内暂未有利率上浮的计划。


居民购房杠杆率预计稳中趋降


业内人士表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银行在“房贷红线”约束下,2021年个人房贷总体趋势偏紧,且在相关政策不断加码的情况下,银行对住房贷款资格审核更为严格,预计2021年居民购房杠杆率将稳中趋降。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分五档设定房地产贷款以及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整体来看,规模控制会影响房地产信贷投放,涉房利率或将小幅上行,但预计幅度不会太大。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表示,在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出台影响下,部分银行可能出现额度收紧,放款周期延长现象,预计该状态将持续较长时间,在此背景下,居民购房杠杆回落是大概率事件。“LPR进一步下行的概率较低,商业银行惜贷的情况下,预计2021年居民购房杠杆率稳中趋降。”他说。


在多地涉房信贷监管升级之下,银行对按揭贷款人的资格审核也在趋严。深圳某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告诉记者,该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仍正常收单、有序投放。但对于按揭贷款人的资格审核把关更严,严格评估风险,对不符合偿债收入比例要求的购房人不予放贷。“比如,流水不能覆盖两倍月供的不批贷款,首付款的来源除了直系亲属外都不符合规定,对这些购房者的贷款申请一般都不会通过。”该名行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