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人士表示,用户对HIVE BOX收费反应如此激烈的原因是国内电商平台“宠坏”了他们;从长远来看,占用公共资源,享受好的快递服务是必然的。
作者|张继龙编辑|罗丽娟
因为“50美分”的费用,HIVE BOX和它所服务的用户之间的裂痕正在扩大。
4月底,HIVE BOX宣布推出会员服务。根据HIVE BOX的规则,如果不购买会员,用户可以免费保存套餐长达12小时,超时后每12小时收取0.5元费用。购买会员后,可无限期保留7天。
4月底,HIVE BOX宣布推出会员服务
一石激起千层浪。HIVE BOX的收费措施出台后,杭州东新苑小区、上海中环花园等多个小区宣布暂停HIVE BOX。
据京津网报道,目前上海已有70多个社区发声,抵制HIVE BOX快递柜超时收费;北京部分社区也要求撤销HIVE BOX快递柜。
而HIVE BOX也不甘示弱,发表声明指责东新苑小区违约,并将追究经济和商誉损失。HIVE BOX科技首席营销官李文卿也表示,不会放弃加班费,否则无法提供服务。
用户和丰巢互不让步,因此“快递柜该不该收费”的话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热议。
多年来,随着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柜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改变。在寻求对快递员收费并实现广告投放后,快递柜开始探索用户付费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不仅引起了用户的不满,就连快递员也担心被投诉,问题陷入了僵局。
这背后,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快递柜的盈利能力如何?快递柜在国外是如何发展的,其型号在国内是否可以借鉴?对于HIVE BOX的收费,业内其他玩家是会陆续跟进,还是会抢份额?
丰巢收费,各方都很委屈
资深网上购物者Kelly在得知HIVE BOX快递柜在杭州和上海已经停产后,“拍手叫好”。王珂住在北京东南六环通州的一个社区里。小区有五个快递柜,其中三个是HIVE BOX。至于HIVE BOX,凯利满腹牢骚。她说她父母平时在家,快递员寄邮件没问题。但是除了JD.COM和顺丰快递,基本上没有快递员主动把快递邮件寄回家,大部分都放在快递柜里。
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拿快递已经变得不可能了。“各类快递柜也要关注微信官方账号去微信官方账号看取货码,但家长不会用智能手机。”无奈之下,凯莉只能下班后去快递柜,把快递邮件一封一封的取出来。
但现在HIVE BOX的12小时收费系统让她“爆了”:“快递是早上7、8点放进去的。我每天6点8点下班回家,还在加班。”
在很多用户眼里,在已经交了快递费的前提下,快递不送到家门口是很烦人的。现在加加班费就更让人受不了了。“今天,加班费就介绍一下,如果是明天推出的话。快递柜送来的增值服务要付费吗?”凯莉觉得很难接受。
在她看来,快递柜只是方便快递公司和快递员,而不是自己。“为什么不向他们要钱?”
然而,事实上,快递员现在充满了抱怨。
HIVE BOX宣布收费后,南京某小区的童渊快递员何飞采取了行动。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快递柜台上,告诉顾客如果童渊快递员要超时了,他可以打电话给自己取出来再送一次。
style="font-size:15px;">对于何飞而言,这一行为除了花费自己时间成本之外,还有直接的金钱成本,“(快递员)向丰巢每投递一次收费至少0.35元”。但是相比被投诉所带来的后果,他觉得还是这样更“划算”。他算了一笔账,每天派送250个件左右,减去每个件需要的0.35元快递柜费用,一天还能赚一百七八,但被投诉一次却要罚款三四百,“一个投诉,我两天白干。”
也有快递员因此选择了离职。在听到丰巢收费消息的当天,一位中通业务员就决定辞职,“如果丰巢超12小时收费,我一天起码得接几十个投诉,那还不罚死我。”
过去,对于丰巢,快递员们普遍的态度是又爱又恨,虽然由此产生了金钱成本,但快递柜的出现依然大大方便了快递员送件。
“派件的正确流程是:领货-电联客户-派件上门-当面开箱验货-签收”,何飞表示,但大多数人在实际的操作中不是这样,“现实派件是直接送到快递柜就闪人了。”
之所以会演变成这样,快递员嫌麻烦是一个原因,他表示还有很多时候是收件方电话打不通,或者当下不方便签收,“白天送件,一百个人里面有二十个人能在家就不错了。”
且对于以派件数量来算工资的快递员来说,效率的提高意味着收入的增加。何飞透露,“过去快递员拿的是固定工资,一天就算送几件,一个月还是这么多钱”,但是随着快递员的薪资从固定转向额绩效,派件的多寡就直接影响到了自己的收入。
只是快递柜让他们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吃掉”了他们一部分的收入。按照何飞的说法,自己每件派件费是1块钱,而放快递柜就要花掉0.35元,自己一个月在快递柜上要花掉2000元左右,而且这笔钱需要自己掏腰包。
从事快递行业十几年,何飞经历了从没有快递柜到有快递柜的转变,他明显感知到,虽然自己因为快递柜付出了成本,但是总的来说收入确实有所增加。
“被千夫所指”的丰巢,也有自己的委屈。
虽然爆文《上海中环花苑小区致丰巢公司的公开信》中提到,经该小区计算,已经投入使用的丰巢柜每天的利润率为240%甚至更多。“已经完全可以自我造血不说,还有大量的柜身贴纸广告、柜机屏幕和手机端的广告收入另计。”
但根据公开资料,丰巢不仅没赚到钱,还一直巨亏:丰巢2020年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3.34亿元,亏损2.45亿元;2019年营收16.14亿元,亏损7.81亿元;自2015年6月成立以来,丰巢亏损合计约20亿元。
按照丰巢在全国已经有超过18万个快递柜计算,平均每个快递柜亏损达1万多元。
丰巢CMO李文青的解释,丰巢成本有两个大头:一是硬件的采购,一个柜子造价约几万元;其次是公司每年付给物业的租金、场地费,每个快递柜约数千元一年。
深圳市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称是丰巢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后者提供快递柜制造、铺柜运营等方面的业务。该公司的一位人士向全天候科技证实,以丰巢常用的80格快递柜为例,其价格为2.3万元一台。
有业内人士表示,除了柜体之外,丰巢快递柜成本还包括场地租金、设备折旧、铺设代理佣金、维护维修和电费网费通信费、管理费等,一组快递柜初始运营投资金额至少在四五万元左右。
快递柜的生意到底该怎么做?
关于“中国第一个快递柜”的出现,众说纷纭。有人说2010年创立的宝盒速是中国智能快递柜的开创者,也有人认为中国邮政2010年设置了第一台智能投递终端,所以更应该担得起这份荣耀。
无论是何种说法,都可以看出,2010年中国快递柜行业开始起步,而其真正爆发则是两年后——从2012年到2015年,众多玩家入局。
2012年,三泰控股成立速递易;2014年,中集集团成立中集e栈;2015年,顺丰、申通、中通、韵达等几家物流巨头成立丰巢;身为国家队的中国邮政也在2015年入局,推出易邮递,布局快递柜业务。在此期间,不少小的快递柜企业也纷纷成立并获得了融资。
众多公司之所以争先恐后的入局,主要是看中了快递配送“最后100米”的市场空间。
多年以来,我国的快递业务量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态势。
2011到2015年期间,国内快递业务量连续5年保持50%左右的高速增长,从50亿件达到200亿件,成为世界第一。2017年,快递业务总量达到400.6亿件。按照国家邮政局发布的《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预计,2020年快递业务量将达到700亿件,业务收入接近8000亿元。
所以,在快递量急速增长的时候,快递柜的出现大大方便了快递的派送,这看起来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市场。
丰巢CEO徐育斌曾解释丰巢建设快递柜的商业逻辑:
一方面是从快递公司赚钱,“我们希望能在末端给用户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以统一的服务标准降低对劳动技能的要求,让我们服务的快递公司、用户能感受到稳定的末端快递服务。”
另一方面则是从用户端赚钱,“于此同时,有效地将末端物流、干线流信息形成完整的链条,丰巢在用户行为数据上深度挖掘,未来我们要通过技术来驱动这个链条。”
在过去几年,快递柜公司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两个方向走:快递柜的营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向快递员的收费,包括派件和揽件费用,派件费用每件几毛钱,而揽件业务单件几元,不过相比之下前者数量更多;其次是广告费,利用柜身和主机屏幕两个位置做广告;还有一些其他的业务,比如社区O2O服务——生鲜自提、洗衣收衣、废品回收等。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中,快递柜的生意并非那么如意。
按照国家邮政局的统计,2019年全国快递入柜率仅约为10%,安信证券预计,到2023年这一数字才能达到30%。
在广告业务方面,目前存量快递柜还仅有40万套,广告业务还不成体系,而且由于场景的问题,广告效果也有待观察。“户外广告市场整体都在萎缩,如果说我们广告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那也没有必要说去跟快递员和用户收费。”李文青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快递柜公司们展开了一轮整合潮。2017年7月,中邮资本、菜鸟网络、复星资本入股速递易,将“速递易”更名为“中邮速递易”;同年9月,中集集团旗下的智能快递柜——中集e栈被丰巢拿下。于此同时,一批规模较小的快递柜公司开始逐渐退出。
即便完成整合,盈利的问题仍没有解决。2018年到2019年,韵达、申通、等投资方陆续从丰巢撤出。
在向快递员收费和广告变现都走不通之后,超时费成为了快递柜公司探索向用户收费的新方向。
2016年,速递易在重庆、台州、南充、潍坊、襄阳5个城市试点超时4小时收费,但遭遇了舆论围攻。很快速递易开始道歉,表示“规定考虑不够周全”,取消超过4小时就要收费的规则,回归行全部免费的政策。
但最近几年,一些快递柜已经在悄然开始收取超时费。比如格格小区的柜子是24小时免费存放,超过时间会收费;而速递易也被爆料只能免费存放24小时。
在用户付费上,丰巢也在一步步深入,但每一步都遭遇到阻力。
2019年,丰巢尝试用户打赏的模式,但由于诱导赞赏页面过大而跳过赞赏字样小被用户指责诱导打赏。最近,丰巢因宣布超时12小时收费和会员费模式,更是遇到了舆论反弹。
当国内快递柜公司向用户收费而遭遇围攻,其他国家的情况如何呢?
以日本为例,智能快递柜是由物业公司负责购买,由运营公司负责运营。业主需要向物业付费使用,一个月100日元,而快递柜不再收取其它的费用。
在美国,2019年亚马逊推出Amazon Hub网络包裹自取服务,包括储物柜和柜台,主要面向公寓客户。按照华尔街日报的报道,Amazon Hub一次性的预付金为1万到2万美元,无年限限制,这笔费用主要由公寓的房东出。“他们不打算向居民收费,而是为了提供一种舒适的环境。他们还可以通过节省员工劳动来弥补部分成本。”
由此看来,日本和美国的快递柜本质上来说是由用户端付费。李文青也认为,在快递柜运营上,由物业来跟快递柜运营公司采购柜子,物业通过向业主收取管理费来保证柜子运行的模式,相对更为清晰。
事实上,近期在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在这样做了,近期南京媒体报道,南京部分小区已经开始自建快递柜,现在已经可以做到盈亏平衡。
国内快递柜收费为什么难?
作为随着电商行业发展而壮大的快递行业来说,电商快递是大部分快递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快递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显示,从2011年到2018年,我国快递件总量中电商件占比越来越高,从2011年的60%,增加到2018年的70%,预计到2020年将在90%左右。

研究显示,电商件占快递总量的比例越来越高
目前,国内的电商竞争依然十分激烈。为了吸引用户,包邮、配送速度和服务成为各大电商平台PK的关键点,而这也曾经是国内电商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消费者是电商竞争下的受益者。
以“9块9包邮”的拼多多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中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为 10.6 万亿元,而2019年拼多多GMV为10066亿元,拼多多的GMV占比约10%,但其包裹量占比却超过了25%。
这也意味着“9块9包邮”的电商件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例,尤其是在下沉市场。
从各大电商平台的动作看,他们为了确保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正在通过资本的手段强化对快递公司的掌控力度。
而为了争夺上游市场,快递企业之间顺应电商的“包邮”需求,也打起了激烈的价格战,这让原本利润不高的快递行业雪上加霜。
以义乌为例,按照安信证券的统计,2018年义乌快递单价4.27元,同比降幅达29%;2019年义乌快递平均单价进一步走低单价为3.43元,同比下降20%;2020年,义乌的价格战再次爆发,“针对日均发货量在1000票以上的电商客户,快递价格基本在1.0-1.4元左右。”
一位顺丰系的人士认为,快递公司为了抢市场,补贴打价格战,这导致配送末端的快递员会被压榨派费。
他这样算了一笔账:一个快递员每天的效能即配送量在100单左右,若按每单派费1.5元计,意味着一天收入150元,通月无休的情况下,其月派费收入是(150元×30天)4500元,如果要达到月薪7000-8000元,每天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客户要快递员稍等一会儿的话,直接影响到派费收入。
将部分包裹投递到快递柜,可以帮助快递员提升效率,但他们要为此支出部分派费收入。
目前市面上的快递柜,根据格口大小不同,收费标准从0.2-0.5元不等。以每单派费1.5元计算,如果投放到快递柜,一个格口要“吃掉”其中的13%-30%;有的快递公司每单派费只有1元,意味着快递柜格口费的占比高达50%。

一位快递员的格口费清单
“快递费一分钱没涨过,还是送一件一块钱。如果想养家糊口,一天起码得送一百多件吧。 如果送的是居民区,一天送一百多个,那累的要吐血的。 ”何飞认为,“十年前一个月挣五六千块钱算是高收入,现在五六千块钱连生活都不够。”
快递员无力承担更高的格口费,快递柜们调转目标,将收费目标锁定在C端用户身上。
很多用户认为,不愿意为丰巢付费,是因为其本来享有快递送到家的服务。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明确指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有观点认为,用户对丰巢快递柜收费产生如此剧烈的反应,根本原因是“国内电商平台把他们惯坏了”。
“国外很多人工服务都是收费的,美国的高端商务快递能送上门,但价格高,联邦快递的包裹就直接扔到院子里,这个派送过程中服务是有质的区别的。”一位快递业高管表示,“目前电商商家和平台联合起来压榨快递行业,导致今天的快递业利润越来越低,但没有利润的服务就是耍流氓”。在前述快递行业高管看来,国内快递市场已经发生了一些扭曲,目前快递从业人员较前两年的从业意愿度在降低,但快递小哥的生存往往是被忽视的问题。
“快递柜向用户收费很正常,快递柜又不是给你一个人用的,你放几天不来取,占用了公共资源,肯定要付滞留金的”,前述快递行业高管认为,这跟用户在机场付费暂存物品是同样的道理。
该快递从业者认为,从快递业长期发展来看,现在的畸形状态已经让快递员处于满负荷状态,需要通过快递柜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效率;且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用户要享受更好的快递服务,为好的服务付费是必然趋势。
只是,在新趋势尚未成型前,丰巢作为第一个公开宣布向用户收费的快递柜公司,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
谁的机会?
当丰巢牵头明确提出向用户收费,其最大的对手之一菜鸟驿站的反应则值得玩味。
菜鸟驿站是由菜鸟网络牵头建立面向社区和校园的物流服务平台网络平台。和快递柜不同,菜鸟驿站是一个由人工值守的店铺,快递员可以将快递送到菜鸟驿站由人工保管,直到用户前来取件。
在丰巢宣布收费之后,菜鸟驿站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遍布全国社区的站点将继续为消费者免费保管服务,不会诱导、强制消费者付费。
与丰巢相比,菜鸟驿站的优势是对快递员的收费更低——何飞透露,目前菜鸟驿站每个包括收费0.3元低于丰巢的0.35元。另一方面是用户无需付费,可以免费存放多天。此外,与丰巢等采用直营重资产模式的快递柜不同,菜鸟驿站采取的是开放加盟的模式,对于平台来说,资金压力更小。
另外从变现的模式上看,菜鸟驿站也更加多元化。
按照菜鸟驿站的说法,驿站的收入除了快递员付费之外,还可以通过兼营其他业务进行变现,通过快递带来的客流,也带动了零食、水果、油盐等日常生活消费品的销售收入。
在全国布局,菜鸟驿站正在大力扩张。2019年5月,菜鸟网络方面宣布在未来3年菜鸟将会与合作伙伴提供全新的寄件服务,菜鸟驿站将建立10万个社区级站点,与快递合作伙伴共同连接智能物流终端1亿个。
菜鸟总裁万霖表示,菜鸟可以通过与零售通合作,从而达到帮助品牌商精准投放的目的,可以通过消费者到站、到柜、上门等方式来解决用户与快递之间最后100米的距离。
5月7日,菜鸟驿站宣布,自疫情发生后,菜鸟驿站第一时间宣布在百城开放3万个站点。
除了菜鸟驿站之外,与其经营模式类似的熊猫快收、百世邻里、中通门店、苏宁生活帮等快递代收网点也在迅速发展。
2018 年,熊猫快收宣布完成千万人民币融资,此前曾获得 58 同城姚劲波、学大李如斌、戈壁绿洲、南京百米一号等资方融资。
3月12日,百世集团在发布2019年财报时也表示,2020年将重心放在发展旗下的WOWO和百世邻里等品牌便利店,通过优化订单的商品结构,促进高质量的增长。
相比之下,把用户付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快递柜显得更加不讨好。过去多年的实践证明了快递柜的价值,因提供服务而获得收入无可厚非。只是,国内的快递业现状让他们的收费变得不那么容易。
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后,丰巢高管称,将不会再就此做公开回应。在菜鸟驿站等大举免费的情况下,丰巢们的僵局不知还要持续多久。
(文中王珂、何飞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