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母婴店奶粉进货渠道,三元爱欣宝奶粉的配方介绍

详见新京报APP产经频道相关报道

新京报制图/李世阳

大部分都是固体饮料,却声称提高免疫力,添加牛初乳等不适合婴幼儿的成分;该行业声称90%的产品是无效的

(续自B09版)

一些产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超过90%

很多婴幼儿益生菌产品还含有二氧化硅、木瓜蛋白酶、牛初乳、高含量碳水化合物等不适合婴幼儿的成分。

在天猫童年的海外旗舰店,其益生菌初乳粉声称适合6个月以上的婴儿,并采用了“质量最好的初乳”。早在2012年4月,原卫生部就要求,婴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及牛初乳生产的乳制品。

惠友希如德意混合奶粉的成分表中含有二氧化硅,官方客服表示6个月以下的宝宝都可以吃。根据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二氧化硅的添加范围不包括婴儿食品。

木瓜酶成分出现在碧桂龙酵素三益菌的产品成分中。碧桂龙官方客服解释,木瓜酶是一种消化酶,“孩子吃不吃都无所谓”。《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称,木瓜蛋白酶等酶多作为食品加工助剂,要求尽可能减少使用量和残留量,残留量“不应在最终食品中发挥功能作用”。

“木瓜酶通常用于食品工业中水解蛋白质,是嫩化剂的核心成分。给婴幼儿服用这种酶的想法很棒。”云无心说,木瓜酵素有一定刺激性,涂在娇嫩的皮肤上会立刻产生灼热感,所以婴儿食用不可靠,可能更多是商业噱头。

此外,新京报记者发现,不少婴幼儿益生菌产品含有葡萄糖、麦芽糊精等成分,且碳水化合物含量普遍较高。如玛米艾活性益生菌固体饮料(活菌型)添加麦芽糊精,碳水化合物含量为88.6克/100克。添加益生菌的安琪纽特智敏、益力健贝敏康益生菌复合粉、纽芒斯益生菌粉、威灵格(P1)益生菌固体饮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甚至超过90%。

云无心表示,固体饮料不符合婴幼儿食品相关标准,不宜推荐给婴幼儿。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添加糖等成分会破坏母乳或配方粉是唯一营养来源的基本原则,所以商家提倡婴儿长期食用这种益生菌产品是不合理的。

100元产品的代工成本低于20元

新京报记者发现,这些所谓的婴幼儿益生菌产品的价格并不低。安琪纽特含益生菌的智敏售价为298元/盒(60g),碧惠龙酵素三益菌零售价为358元/盒(45g),相当于市场上一罐800g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价格。

那么,益生菌产品的成本真的和它的售价一样高吗?对此,新京报记者从刘经理了解到,山东某益生菌产品代工企业为商家。如果定制一盒60g(2g30袋),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N0001、乳酸双歧杆菌Bi-07、乳酸双歧杆菌HN019。从包装、原材料到生产的“一站式”代工价格仅为9.5元左右。

“即使

再加100亿活菌,价格也不会多很多。”据刘经理透露,其有客户进货价每盒不到20元,在美容院能卖到499元,利润空间接近24倍。另据他了解,其所在地区还有两三家保健品企业号称可以做益生菌产品代工,根据客户提供的配方和要求将菌添加到产品中,“加不加谁也说不准,他们都没有研发部门。”


新京报记者随后以商家身份将英吉利益生菌粉(原味)的产品规格及成分截图发给江苏一家益生菌产品代工厂负责人,其给出的“一条龙”代工价为每袋(1.5g)1.02元左右。以此计算,一盒(1.5g×15袋)零售价为98元的英吉利益生菌粉(原味),成本约15.3元,毛利率或达540.5%。


【行业】


资本催热益生菌市场


欧睿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360亿美元。其中,中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为45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896亿元人民币。从乳酸菌饮料到功能性酸奶,再到益生菌粉剂,资本的介入正不断催热益生菌市场。


2019年4月,汤臣倍健在中国线下渠道发布4款Life Space益生菌固体饮料。而在2018年8月,其以6.7亿澳元完成对Life Space品牌方澳洲益生菌企业LSG的收购。同年5月,汤臣倍健还以2100万澳元收购了拜耳旗下儿童营养补充剂品牌Penta-vite业务资产。汤臣倍健CEO林志成曾公开表示,收购LSG是汤臣倍健在全球益生菌领域布局的关键一步。


同样看好益生菌市场前景的还有港股上市乳企澳优。2019年6月6日,澳优宣布通过全资附属公司与GLAC签订可换股债券认购协议,届时将拥有GLAC26.1%的股份。同一天,澳优第二大股东晟德大药厂还同意向GLAC注入8500万美元。


据澳优官网披露的信息,此次GLAC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台湾丰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私有化,该公司主要从事益生菌及发酵产品的研究、制造与销售。澳优表示,益生菌将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益生菌功能性酸奶领域也受到资本关注。据报道,以添加高浓度单一菌种鼠李糖乳杆菌LGG为卖点的“舒理他1000亿PLUS”酸奶,日前获得了嘉程资本数百万天使轮融资,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开放Pre-A轮融资。


报道还称,近几年酸奶赛道出现了很多新玩家,但面临着产品同质化的问题。目前高浓度益生菌酸奶品类在国内相对空白,而在日本市场,益生菌酸奶按功能已细分至养颜、口腔健康、骨骼健康、免疫健康等种类。


标准缺失下“90%益生菌产品没效果”


尽管益生菌热度持续上升,但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内容官马晨指出,由于益生菌研发属于尖端科学,国内外尚没有相关标准,很多专业机构都无法对产品中含有的益生菌种类以及活菌数量进行辨别,这也导致益生菌产品鱼龙混杂。“据我们摸底调查,市面上90%的益生菌产品中活菌含量非常低,甚至没有,这就导致消费者服用一些产品后没有效果。”


2019年3月,有媒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11款主流益生菌产品显示,汉臣氏益生菌粉(四联菌)、童年时光益生菌牛初乳粉、昂立超级益生菌粉产品中的活菌数分别只有宣称值的6%、26%、44%,“品质堪忧”。


在标准缺失下,利用益生菌概念炒作的现象也较常见,常温乳酸菌产品就是其中一类。小洋人妙恋“菌养道”乳酸菌饮品在官网称产品由多种进口益生菌发酵。均瑶味动力发酵型乳酸菌饮品则称“每百克原基料含100亿活性乳酸菌,并特别添加干酪乳杆菌,富含益生元,提高肠胃动力。”


有权威业内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常温乳酸菌及常温酸奶中没有活菌,无法起到益生菌的功能效果。6月26日,新京报记者分别联系小洋人市场部和均瑶大健康公关,截至发稿尚未回应。


而在益生菌酸奶领域,各商家也都推出了自己的主打概念产品。三元食品2018年推出“衡安堂166复合益生菌风味发酵乳”,主打“1种有效核心菌种+6种优选复合益生菌”概念。早在2016年,国内高端酸奶品牌卡士推出首款功能型酸奶“餐后一小时双歧杆菌C-I风味发酵乳”,标称每瓶(250g)酸奶出厂时含100亿乳酸杆菌,还附有肠道实验结果(非产品实验)。


马晨说,益生菌酸奶的价格普遍较高,但酸奶中通常不会放入很多益生菌,一是活菌数量多后很难控制,二是不利于长期储存,三是会对酸奶风味产生影响,“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酸奶中加入较多的益生菌在技术上很难达到。而人们食用酸奶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取益生菌,最佳形态依然是益生菌粉剂或胶囊等。”


B09-B10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郭铁 实习生 王思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