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视频号上发了一个视频《高考志愿,报数学完虐金融》。反响不错,很多朋友都认同这个观点。
但是,有朋友很不解,说:“如果你大学学的是金融,毕业后可以进投行,通过投资赚很多钱,不是很高吗?”为什么不推荐大家学呢?"
投资=在高楼上赚钱?这是一个典型的误解。今天就来说说吧。
1
说投资很赚钱是无稽之谈。衡量投资的标准是你是否能赚钱。你这么说,不代表你没说。
投资的职业方向是什么?我们不妨看看。
说到投资,估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投行。事实上,投资银行只是投资者中的一个部门或一个行业。
一般来说,投资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如果你手里有钱,你应该把钱扔出去。这是投资;如果你手里没有钱,没有项目,那就把有钱人和有投资项目的人配对,比如投资银行。投行很高吗?
说到底,就是金融行业一个大拉皮条的。
许多职位现在认为自己是投资银行。比如投融资圈有一个职业叫“融资顾问”。
;">还有一些人,专门负责接项目,揣着个公文包到处找人投资,比如找人把一个厂区的地卖掉,想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些拼缝赚大钱的人,广义上也是在做投行。
当然,很多手里有钱的人,虽然看似高大上,实际上钱不见得是TA的。
这些人可能供职于某个大机构,比如做专业投资的基金公司,或者是大企业的投资部,企业赚了很多钱需要投出去,也得找专人打理。
另外,全职在家炒股、炒期货、炒比特币,也可以算“搞投资”。
总之,“搞投资”这事太宽泛了。
2
搞投资是不是一定能挣大钱?它的性价比又如何?接下来我们还是以投行为例,展开来讲。
为什么世界上很多大型投行要招那么多高学历人才?
因为投行要撮合的交易往往是大宗交易,一边是拥有万亿资产的基金,另一边是准备上市的公司,或者已经上市、即将发行股票的大公司。
要撮合两方的人,得懂多少东西啊,这入行门槛能不高吗?
可是,干投行的性价比一定高吗?
真不一定。
现在哪怕是进一家小型融资顾问公司当一个助理,很可能都要求金融学或相关领域研究生学历,甚至还得有一定背景。
这些高学历人士虽然顶着投行的title,但并没有那么光鲜靓丽。一年365天,至少有265天都在飞机上过,每到一个城市就得从早到晚地开会。
为啥?撮合交易那么容易吗?
撮合十单也不见得能成一单,见那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可能最终成交率还不到1%。
如此高的入行门槛成交和工作强度,如此低的成交效率 ,一定是非常好的工作吗?
如果你有这么多钱,经过了这么长的培养周期,我觉得无论是从医、做大数据分析师、当程序员,还是在大学教书、搞研究,肯定都比干投行轻松,挣的还未必比他们少。
如果真要做投行,最好是对撮合交易感兴趣,或者擅长交际和谈判。和其他工作相比,这一行只能说平平无奇,投入产出比不见得有多高。
所谓“搞投资”的人,90%都不见得能挣到钱,甚至根本挣不到钱。
剩下10%受过专业训练的,也得承担大量的学费,以及高昂的失败成本。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打算走这条路,或者打算让孩子走这条路,欢迎留下你的评论。
本文编辑:李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