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型加工厂项目加盟,寻求代加工项目

法治周末记者宋媛媛

“儿童固体饮料代工”“益生菌代工”“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加工生产、仓储运输一条龙代工服务”……张莉的微信朋友圈里全是加工儿童产品的广告。

张莉在北京经营一家母婴店。除了商铺租金高之外,她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寻找优质的货源。“大牌货很难找到正规渠道。即使找到了,商品利润也不高,加入儿童品牌也受制于人。”

最近,张莉将注意力转向产品加工,想打造一个儿童益生菌品牌。然而,加工企业的资质、原料的质量、食品配方的合理性都成为新的问题。

有专业人士指出,与成人产品相比,儿童产品在技术标准、原料来源和比例等方面都有强制性规定。而监管部门将在儿童产品的质量控制上更加严格。

代工厂水平参差不齐

所谓“代工”加工,是指一家公司经营一个品牌,自行联系原材料和加工厂家,这些厂家代其加工生产原材料和产品,然后标注品牌公司的品牌名称,整合到品牌公司统一销售。

“代工模式在儿童产品生产中也很常见。”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指出,与成人用品不同,添加“儿童”一词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标准。国家对儿童玩具、儿童家具、婴幼儿奶粉、辅食等儿童产品有相关强制性标准。没有强制性产品认证和强制性认证标志的玩具和婴儿车产品不得在中国销售。

“然而,现实并不乐观。部分加工厂技术和加工手段落后,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有的甚至不具备相关产品的生产和研发资质。”郑风田说。

在众多代工企业面前,张莉也犯了难。她在百度上输入了“儿童玩具、食品代加工”等关键词,几乎每个关键词都能显示数百甚至数千条关于儿童产品加工企业的信息。

张莉随机咨询了一家儿童玩具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广告上注明可以生产多种儿童玩具,但只有一两款儿童玩具有CCC认证。

一家标有“可加工定制新型儿童平衡车”的代工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对婴儿车有CCC认证,但平衡车还没有通过CCC认证。如果有需要,可以边生产边办理手续,或者帮客户介绍其他代工厂。”。

此外,部分代工厂商对订货企业资质要求较低。

虽然贴牌广告中有描述“客户必须有合法注册的商标、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得承接个人业务”。然而,广东省惠州市一家生产儿童食品加工厂的工作人员张然告诉记者:“办理手续和订购产品没有冲突。第一批货需要35天左右,给客户留足了办理手续的时间。”

惠州并不是唯一做出承诺的公司。湖南株洲某企业工作人员李静也表示:“第一批货需要45天。因为现在儿童市场火爆,客户经常‘转型’投资儿童食品,有时候资质不全。客户可以在办理手续的同时下单生产。”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除了各种代工广告,网上也有一些个人发布的儿童产品广告。这些广告以“农村项目”“监狱加工项目”“兼职挣钱”等名义吸引兼职玩具加工代理商。有的还承诺熟练后每月赚2000元。更有甚者,加工玩具的广告表面上发布,实则涉嫌诈骗。

孙平住在河北省的一个城市,是由一个朋友介绍的

对此,郑风田指出,无论“商家”如何做宣传,这些不正规“玩具”的消费群体都是有限的,大量产品无法被市场接受。类似玩具“代加工”项目,其实只有一些“商家”骗取了原材料保证金

手段。


检测手段缺失


由于代加工企业很多是“代工代料”生产,如果原材料“以次充好”,订购企业则往往难以察觉。


“在产品生产全链条中,代加工生产往往是利润最少的一环,成本决定了代工厂用料等级。”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说,“为了降低代工成本,如果从原材料中做手脚‘以次充好’,订购企业一般难以察觉,难保产品质量安全。”


对此,业内人士王宪深有同感。他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儿童品牌众多,以中小企业、个体经营为主,很多企业难以对产品代工的过程有效监管。


“以儿童益生菌固体饮料为例,此类产品主要原料为益生菌、蛋白质、钙铁锌或DHA等。通常是2克一包(条)、一盒20包的规格,成本价格约为20元,但市场零售价一盒约为两百元。”王宪说。


“即便单包(条)成本价低于1元,对于代工厂来说仍有利益浮动空间。”王宪指出,代工厂是“代工代料”生产,原料商选择是自主行为。某些代工厂为了节约成本,采购的原材料虽然是大品牌,但有可能是其低端品类,价格相去甚远,有的单包(条)成本可能在0.5元,甚至更低。


“销售领域乱象就更多了。”王宪告诉记者,有的企业为了“塑造”形象,宣称产品是自有企业生产,隐匿产品实际产地和代工企业名称。有的儿童食品甚至宣传有“提高免疫力,阻隔并消灭病原体”等保健效果。但面对这些问题,负有连带责任的代工企业却置若罔闻。


“贴牌”也有禁区


“‘贴牌’代加工这种模式本身并没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躲避监管。”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帆告诉记者,儿童产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规定,品牌公司更应该合法经营,严控代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


根据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对代加工、委托加工产品,被委托企业应当取得与委托加工产品相应的生产许可。企业应当在产品或者其包装、说明书上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住所,以及被委托企业的名称、住所、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受委托企业也需要承担相应连带责任。


朱丹蓬介绍说:“代加工模式虽然在众多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婴幼儿配方食品是个禁区。”


他指出,由于婴幼儿奶粉、米粉和泥类等辅食是三岁以下儿童主要食物来源。除了有《GB 10765-2010 婴儿配方食品》等严格的标准外,对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国家食药监总局还在《关于禁止以委托、贴牌、分装等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公告》中明令禁止委托、贴牌等方式生产。


随着国内家长对“洋奶粉”的追捧,加上跨境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各种途径购买洋奶粉,甚至一度使国外超市出现奶粉紧张的状况。中国市场对“洋奶粉”需求巨大,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些企业为了牟利,采用国内生产、包装,贴上国际知名品牌的方式,制造假“洋奶粉”。


此外,这些“贴牌”假“洋奶粉”不一定是进口奶粉灌装的,厂商检测并不严格。


“法律具有滞后性,在众多儿童产品面前,家长不能仅依靠监管部门的严查来鉴别奶粉好坏,还需要多看多听,自主提高鉴别能力。”朱丹蓬说。


(应受访者要求,部分受访者使用化名)


责任编辑:高恒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