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晚,随着12月落牛山销售简报的披露,8家上市猪企2018年生猪出栏成绩全部公布。从8家上市猪企的生猪出栏量来看,仍保持去年的排名,但出栏势头更为迅猛。
出栏最多:温氏出栏2229.7万头,超过其他7家总和
在已公布的8家上市猪企的生猪出栏数据中,温氏销量最高的是2229.7万头,同比增幅最大的是17.10%.虽然2018年上半年养殖企业遭遇低迷,2018年下半年遭遇非洲猪瘟疫情,但并没有动摇温氏作为生猪生产龙头的地位,依然稳居猪企出栏量榜首。
对于这样的成绩,文股份在销售简报中解释的情况
据了解,2017年,文生猪产业规模1326万头,新开工猪场726万头,已建成猪场502万头。同时,文早在2016年就对该研究机构的验收表明,公司生猪产量每年将保持15%的增长,从产能布局来看,2018年的增长会多一点。据穆欣农财宝典记者观察。com,温某2017年的屠宰增量为191.17万头,但2018年的屠宰增量增加到325.53万头,符合温某最初的预期。
此外,文股份在2018年12月21日披露的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中也对此进行了说明。可以说,以其较高的和种猪存栏,在一定程度上为温的产能提升提供了必要条件。
主要是公司养猪业务规模扩大,商品肉猪出栏量增长所致。
看今年各大养猪企业的表现,有可能沐源会是第一个带来惊喜的。从图表上看,今年牧原的温氏目前拥有140多万头存栏种猪,而当前的养殖PSY值平均在24,甚至在25以上领先于很多养猪企业,并连续两年保持了最大的跨步发展速度。根据牧原生猪销售简报显示,2018年增量最高:牧原晋级千万级出栏行列生猪销售总量,同比增加了出栏增量高达377.4万头,意味着国内生猪第二个百万级巨头诞生。
据了解,沐源股份一直坚持重资产模式的扩张路径。据不完全统计,1101.1万头
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沐源的增幅仅比文高51.87万头,比正邦高165.65万头,而2017年沐源比文高221.53万头,比正邦高296.9万头,意味着二者的差距在急剧缩小。即便如此,沐源依然是增幅王。
此外,在2018年的养猪企业中,天邦的成绩也非常耀眼。穆欣农财宝典记者。com从天邦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简报中了解到,2018年,天邦的生猪销量高达52.15%,同比增加了仅2017年,牧原新成立的养殖板块全资子公司就有41家,这些新建产能也直接作用到了2018年的出栏量上。。生猪数量直接翻了一倍,屠宰量的增长速度可以说是非常迅速。同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1.83%至30.13亿元,可谓销售收入双丰收
115.55万头
从已知的
的猪企生猪销售均价来看,龙大肉食销售均价为12.89元/Kg,正好赶超了温氏股份,位列2018年销售均价第一。更是同牧原、雏鹰、天邦、天康分别拉开了1.14元/Kg、1.35元/Kg、0.84元/Kg、1.46元/Kg的销售差距。从龙大肉食公布的每月生猪销售均价来看,销售价格稳定。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分析认为,可能系龙大肉食产能主要布局山东的缘故,同时,山东未宣布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猪价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利好作用。另外,龙大肉食长期在屠宰行业深耕,对行业周期把握较准,生猪销售可以说具备好的踩点能力。
同比来看,各大猪企销售均价均低于往年,跌幅明显,其中,以牧原股份和雏鹰农牧为主的河南养猪派,在这场“竞价”中失去优势,销售均价筑底,牧原股份以及雏鹰农牧在销售月报中均提及,主要受非洲猪瘟疫区封锁、禁运等因素影响,公司生猪销售数量、价格均有所下降。
温氏赚得最多,雏鹰农牧亏得最惨


从公司体量上来看,温氏股份的生猪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依然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在2229.7万头的高出栏量支撑下,一举揽收329.4亿元,但是生猪价格的下降仍然导致生猪业务板块盈利下降,据温氏股份业绩预告披露,肉鸡价格同比上涨17.6%,因而弥补了生猪业务不景气带来的损失。温氏股份在1月7日发布的业绩预告中透露,预计公司2018年实现净利润39.5亿元到42亿元。其中,据调研机构统计,生猪收入预计占15亿多,禽类收入占26亿元多。
同时,温氏的区域布局也给企业带来高收入增长,据了解,温氏在广东年出栏量就达500万头左右,尽享销区高价。以12月份销售价格为例,牧原的销售商品均价为10.64元/Kg,而温氏销售商品均价却高达13.73,价差达3元,意味着一头猪的盈利差超过300元,这种销区布局的区域优势,以及高的PSY水平,温氏可以算得上是最能赚钱也是最会赚钱的企业了。
尽管2018年度各猪企生猪出栏数量大部分提升,但依旧难掩行业之痛,各大猪企净利润均大幅下滑。其中,牧原下调预计利润收入将近80%。
然而,在众多猪企中,雏鹰农牧却是亏损最为严重的。据雏鹰农牧10月26日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8年全年净利润亏损15到17亿元,而上年同期为4518.88万元,同比下降3861.99%~3419.41%。
雏鹰农牧解释,主要系非洲猪瘟影响,但对比同在河南养猪的牧原而言,雏鹰的业绩下滑,非洲猪瘟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众所周知,2018年雏鹰农牧深陷财务危机,实控人质押爆仓资产遭冻结、债券评级接连下调,甚至采取“肉偿”的手段来脱困,似乎并没有好转。而在2018年3月份,雏鹰农牧的财务危机似乎就已初露端倪,雏鹰农牧2018年3月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对位于吉林和三门峡的猪舍及附属设施进行分批次、分阶段的转让。在这一系列风波下,雏鹰农牧2018年度生猪出栏遭遇下滑,同时,也是八大上市猪企中唯一生猪出栏缩减的企业。(《农财宝典》记者王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