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估值法,也就是常说的PE,就是一个公司的市值=净利润*PE。
市盈率估值法更适合利润稳定、增长缓慢的企业。
我们需要估计一个公司的价值,需要确定两个方面,即公司的净利润和PE倍数。
一、净利润。
公司的净利润绝不是报表上的会计利润,而是真正的自由现金流。这个净利润应该满足三个方面。
1、要确定利润的真实性,公司是否真正收到现金,不是土地、货物、应收账款等等。
对于非金融企业,我们可以将过去5-10年的经营现金流与年度净利润进行比较,取两者中较低的值。
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应该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确定利润的含金量。坏账准备是否充足,不良贷款准备是否充足,业务假设是否足够保守,不良率与同业相比是否异常。当然,每年直接看分红与利润的比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绝不会每年只拿出10%的利润投资银行保险。因为我不能确定这个利润是不是真的。
2.要确定利润是否可持续。
一方面要对公司的商业模式有一定的把握,这个行业是会永远持续下去还是会长期存在,公司的利润能否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也要扣除。
最典型的就是各种周期股,比如猪肉股、化工股。在行业巅峰时期,利润非常夸张,但不是可持续的利润。建议用一个完整的行业周期,计算平均值作为净利润。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要被淘汰的行业,比如传统的汽车行业。2018年初,很多传统汽车行业,5PE,10PE,分红6%,好像很便宜。事实上,这种利润是不可持续的,即将跌落悬崖。如今,真正能重生进入下一个时代的汽车公司屈指可数。
3.利润是否
需要额外的资本投入。买入一个好公司,就是一次性投入,源源不断地产生自由现金流和分红。而一个坏公司,往往账面利润看着还行,实际上赚到的每一分利润,又要投入到再生产中,否则就不能维持它的优势。
如水电站,机场,一次投入建成之后,就是坐地收租,不需要额外投入。而另一类公司,赚到的每一分钱,又要投入到再生产当中,否则就会被淘汰。如房地产行业,赚到的钱呢?买地了。买的地呢?建成房子卖出去。卖房子的钱呢,又买地了。房地产行业最后会剩下一堆现金还是一堆地,真不好说,估值低不是没道理的,好在这个行业普遍分红还可以。
通过以上3点,我们可以将公司的净利润还原成真正的净利润。满足这3点的公司,一般来说,长期都不会亏钱,只是买贵买便宜,收益率高低的问题。
二、PE。
PE,也叫估值倍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司贵不贵。要注意,股票软件上提供的PE,都是使用的会计利润,我们要把会计利润还原成实际利润,再使用PE来估值比较准确。
PE的倒数即为收益率。我们可以用市场的无风险利率来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一家公司到底贵不贵。
如余额宝这种货币基金,收益率为2%,就相当于一家50PE,无增长,利润全分红的公司。相比之下,50PE的贵州茅台,每年利润仍然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和余额宝比,收益率仍然是高一点的,所以50PE的贵州茅台,只能说有点贵,但是可以理解。
同样的道理,如果市场利率水平过高,如无风险利率达到10%,一家公司如果利润增长较慢,20PE就很贵了,因为收益率只有5%,还不是全支付的。如果市场利率为负值,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很夸张的现象,对于永续经营,每年分红的企业来说,它们的估值无论多高都可以算作合理。
当然,这只是理论值。实际操作中,15PE到25PE,公司净利润为真,每年有10%-15%的成长,是最舒服的投资区域。
10PE以下的公司,多半都有硬伤,比如夕阳产业,正处于周期顶峰,深陷不良率泥潭等等,就要抱着捡垃圾的心态投资,同时要看重股息率。
30PE以上的公司,一般来说就比较贵了,除非确定性非常高,利润增长十分稳定,才值得投资。50PE以上的公司,全是高危区域,100PE以上的公司,基本就是博傻无疑。
100PE以上的公司里面,肯定会产生伟大的公司,只不过成功率比较低,绝大多数公司还是会泯然众人矣,那家伟大的公司跑出来之后,利润稳定,成为一只现金牛之后,再去投资,也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