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互联网教育财务分析,互联网 项目计划书的财务分析怎么写

杜南昨天报道。

套路的秘密

与传统教育培训行业相比,金融业务培训的规范化需要互联网、教育、金融、工商等共同推动。但目前的监管还是空白,导致金融业务平台野蛮生长。监管缺失、逐利竞争,互联网“金融与业务培训”行业一片混乱。

打开手机,各大互联网平台充斥着大量模式相同的财经商业故事广告。除了网络平台的混合营销渠道,南方记者还发现,像苗伟这样资金实力雄厚的金融、商业平台,甚至还拉拢了一些高校、经济界的大咖作为自己的平台。财商培训机构如何一步步推广高价课程,比如小白课程洗脑营销,玩“推荐股票”,暗示实操能赚钱?

通过网络上短视频广告的传播,加入金融业务课程的学生在小白班和进阶班两轮演讲技巧洗脑,“优秀”的学生加入苗伟等金融业务平台当老师,进一步收获下一批学生。这种业务实现模式确实是“裂变”。这或许就是一些财经类课程能够在短短一两年内席卷全国的深层次原因。

A

营销手段犀利,广告铺天盖地,高校合作开发课程

各大金融商业平台广告的主角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金钱的焦虑。比如不敢轻易辞职的工人,为钱发愁的中年人,缺钱甚至付不起车费的农民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掌握了理财技巧,生活从“一团糟”走向了财务自由的巅峰。“人很难赚钱,钱很容易赚钱”、“让钱为你工作”等广告标语吸引眼球,课程低至免费,让很多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金融业务平台上短视频广告推送猖獗。南方记者看到,在百度、知乎、微博、微信、爱奇艺等财经商科教育平台上,几乎都能看到苗伟这样的广告。以某平台为例,据报道,截至4月,苗伟教育平台粉丝总数突破520万,累计视频播放量达5.5亿次。但是点击苗伟教育平台,看不到粉丝数量,而是直接跳转到小白班的报名页面。

有接近财商机构的人士告诉记者,互联网平台投放财商广告时,会从财商教育平台获得大量营销费用。为了做好网络营销渠道,深圳一家财经机构挖角国内搜索引擎从业人员加入。由于互联网平台与财商教育平台联动或有利益关系,人们在互联网上的短视频上看到这类财商课程广告的概率大大增加。许多抱怨课程质量的学生报告说,他们加入小白课程是为了通过短视频广告渠道管理自己的财务。

除了网络平台营销渠道,南方记者发现,苗伟等金融、商业平台也引入了一些高校、经济界、明星作为自己的平台。例如,据报道,去年7月,财商组织与一所大学合作,开设了一门新的财商教育课程《金融投资与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今年5月,苗伟商学院联合大学发布《国民财商教育发展白皮书(2021年)》,并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向若松等人作为其在白皮书发布会上的平台。苗伟APP发布的广告也邀请了男星何润东为其代言。

对此,该校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确认将与苗伟合作开发上述课程,但他表示暂时没有收到学生对合作课程的投诉。目前,有些学生还没有从这门课程毕业

ate-entity-word" data-gid="10408221" qid="6596619987299898631" mention-index="0">长投学堂、蓝鲸理财(超牛理财)、360金融学堂,发现各个财商课平台,推销课程的方式、套路如出一辙。


报名或正式上低价小白训练课后,记者便被拉进100至200人不等的小白课微信群里。此前,平台会对学员进行包括姓名、年龄、职业、月薪、存款、负债情况和理财目标等隐私调查,这些个人隐私信息似乎为平台的精准营销打开方便之门。


小白课程群里,每天课程大体分为早读、防诈骗、晚课三个环节。各类理财平台首先让学员阅读《小狗钱钱》《穷爸爸与富爸爸》等简单的理财书籍,正规的理财知识也只是点到即止,多为泛泛而谈的名词解释。


每天的课程中,老师讲得最多的是向学员灌输所谓“富人思维”理财观。老师在讲课中,将富人思维与财务自由深度挂钩。“学习文化知识,不一定能致富,但是学习理财就能翻身”、“老师后面会讲到如何建立富人思维,以及如何钱生钱”等话语充斥理财群内。


随着思维引导渐渐成熟,各种打鸡血的激励、亮眼的收益图等“扑面而来”。记者发现,市场上确实有理财培训APP较为专业,不轻易给人留下投资即有收益的印象,相比而言,微淼等平台则频频以高收益引导学员购买高价实操课。


比如,课堂上分享着难分真假的成功案例,收益很是惊人。在微淼课堂老师举了些例子:一位炒股20年、受挫频频的股民,在系统学习了微淼课程后,赶上了市场好机会,实现年化收益率190%;某学堂老师据牛股东鹏饮料这个案例,称中了新股三签需要4.6万元,东鹏饮料上市16天15个涨停,就能盈利22万元,讲授的均是“只赚不赔”的成功案例。


小白课到了中间阶段,老师开始卖力推销高价进阶课,课程大多在2000元至7000元不等。不断强调“一个机会就可赚回5-10倍的学费”、“毕业后获得丰厚的收入”等,群里也发了各种付款截图,但截图均无法显示日期。


而高价进阶课很重要的推销点是,老师称小白课仅是理论知识,购买教授实操的进阶课几天就能赚回学费。以上“赚回学费”的话术其实相当于打擦边球,无疑暗示实操课有“荐股”或“荐基金”等来实现高收益。


到了最后几节课,老师更是抛出优惠名额仅剩下几个的饥饿营销套路,制造焦虑感。不断重复,通过实操课才能改变命运,实现财务自由,在小白群营销氛围烘托下,以及“富人思维”洗脑之下,没有金融市场专业基础的学员,不明就里地匆匆报名。


C


无视投资风险 营造学习就能“致富”的洗脑效果


那么,学员以近7000块买入了高价进阶课后,又能学到什么知识呢?在学员提供的部分进阶课课件中,微淼创始人封贺本人的“成功”语录似乎无处不在。比如,进阶课件内容,就有“封老师坚信,习惯决定命运,行为养成习惯,思想决定行为,词汇塑造思想;封老师根据这个认识已经成功地重塑了自己和身边的一些人;封老师坚信,只要方法正确,任何人都可以重塑,普通的人可以成为杰出的人,平庸的人也可以成为伟大的人”。


这些话语似乎有意营造学习就能“致富”的洗脑效果。此前,有受访者告诉记者,其妻子在学完微淼课程后,每天疯狂学习,记录了三四本笔记,不少均是“励志”的心得体会。


而课件对于投资风险的言论,也比较不专业。如在第六节教授学员投资风险时,竟然称“投机有风险,投资无风险”,但实际上稍有常识的人均知道投资有风险;还有,称“股票对于炒股的人有风险,对于巴菲特而言无风险”;最后又再次强调,投资无风险,分不清“生钱资产”与“耗钱资产”才有风险,但是如何分清却没说明白。


在北京做超市经销商的进阶课学员王先生告诉记者:“微淼的培训课常常歪曲了很多理财知识。课件说对于巴菲特而言股市无风险,但即便是巴菲特也有亏钱的时候。”这些话术用价值投资给学员把框架提前设置好,让学员极端地认为,永远持有某个股作价值投资就能赚钱。但是,股市受市场、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而股票基本面随时会变,需要观察新情况以作出新的投资决定。


焦点


微淼授课老师 资质信息模糊 “优秀”学员可转为老师,培训几天就上岗


在其他一些理财平台,南都记者能清楚看到付费课程老师的学历、履历、资格、从业经验等。而在微淼财商官网上,微淼的名师团资质等信息公示模糊。例如,官网名师团中的三位联合创始人孙延芳、夏金声、余英豪仅有简单介绍,三人中有两人没有说明学历,一人学历为本科。官网宣称三人有资深会计师、证券从业资格证、理财规划师等,但未披露具体的资质编号。


名师资质公示披露信息模糊,而微淼老师招聘的要求也并不高。从微淼商学院的官方招聘要求显示,全职在线指导老师,除了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几乎没有其他要求。而据此前微淼在BOSS直聘网站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招聘“财商教育老师”岗位只需要“大专”学历。


据一位已离职的微淼进阶课老师告诉记者,他是通过招聘进入微淼的,当时微淼招聘进阶课老师只是要求专科毕业就行,并没有平台宣称的投资经验。“培训几天就可以上岗,大部分人都没接触过投资,也没有任何国家认可的投资顾问资格证书。”


相比高价进阶课老师,小白课老师资质更加受到质疑。一份印有微淼标志的内部学员手册写明,一旦报名加入进阶课后,组织纪律会更加严密,分班分组、推举班长组长。竞选组长的学员,毕业后可获得微淼商学院全职工作机会。


在微淼小白课群,有老师称,已经有几十位学员成了微淼的全职老师。通过受访学员提供的多个小白课、进阶课截图中,可以看到小白课老师在招收学员进入微淼。例如,在小白课群中,多位老师宣称有同学在进阶实操课学习了一个多月,赚回了两倍学费,加入微淼,成为全职小白课老师;在进阶课毕业班群里,多位老师称,“优秀”组长毕业后可获得微淼商学院全职工作机会,提升工资收入。


实际上,低质量的小白课程只是营销噱头。小白课老师更偏向于社群营销人员,以低价小白课吸引学员,目的在于引导学员买进阶课程。而微淼把学员也转化成老师,则有发展学员为下线的嫌疑。


出品:南都消费金融研究课题组 采写:南都记者 黄良东 见习记者 叶霖芳 (实习生黄静怡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