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如何制定一个高效的计划 如何给自己制定计划

自律,指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根据自然规律,自律属于熵减(因为你需要把自己的无序转换为有序);既然属于熵减,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果不做一些额外的工作或补偿,就没有办法实现自律;

以下是我想谈的一些方面

常用的方法老孙的终极工作流程我自己常用的app多说一些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常用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

PDCA循环规则的SWOT分析法SMART原则重要和紧急时间规则WBS任务分解法GTD管理体系番茄时间法【PDCA循环规则】

PDCA循环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尔特沃特A休哈特提出的。它被德明采用、宣传和推广,所以也叫pdsa。

121212; --tt-darkmode-color: #A3A3A3;">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 和 Act(处理)


每个阶段介绍:


  • P(Plan)计划 -> 制定目标与计划
  • D(Do)执行 -> 任务展开,组织实施
  • C(Check)检查 -> 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
  • A(Act) 处理 -> 纠正偏差,对于你Check阶段完成后的全部Plan计划进行一次复盘,看看是哪些目标没有达成,为什么没有达成,进而优化目标,进入下一轮PDCA

容易放弃的点:


  1. 对于指定目标和计划不明确,容易导致放弃;
  2. 对于Do阶段无法高效组织实施,导致放弃;
  3. 对于Check阶段存在自身评价标准不唯一,进而使得目标无法完成,导致放弃;

【SWOT分析方法】


SWOT是指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es)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s)威胁,常用于帮助企业对自身优势劣势进行全景化,进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同样,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自身,帮助自己了解自己


SWOT分析方法更像体检报告,告诉你自己还缺少什么,有哪些机会,是对自身的评估,可以协助你应用其他方法,所以我认为其应该定期更新,没有什么容易放弃的点


【SMART原则】


SMART是指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可测量的、A(Attainable)可达到的、R(Relevant)相关的、T(Time-bound)时间的,在制定工作目标或者任务目标时,考虑一下目标与计划是不是SMART化的,只有具备SMART化的计划才是具有良好可实施性的,也才能指导保证计划得以实现


这个原则可以认为是对于目标和计划的评估


比如:早上起来一个小时内背30个单词


  1. S -> 背30个单词,这是一个工作的指标
  2. M -> 30个单词,这个工作是可用量化的,也就是可以测量的
  3. A -> 1个小时背30个单词是可用达到的,即付出了努力就可以达到的
  4. R -> 背单词这件事情,能提升自身能力,也就是与你的成长是相关的
  5. T -> 1个小时就是这件事情的特定期限

所以,早上起来一个小时内背30个单词,就符合SMART原则,这个事务是一个比较好的事务


【重要与紧急时间法则】


这个很简单,大家看图,根据图里面的四个象限填写你要做的事情,就很清楚每件事情的轻重缓急了


【WBS任务分解法】


WBS ->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当我们指定一个目标的时候,可能这个目标还是有点大的,那么我们可以对于这个目标再次拆分为几个小目标,不可再小的目标


这样当你面对一个大Boss的时候,划分几个小Boss,逐一化解,你的成就感满满


【GTD管理系统】


GTD指的是Getting Things Done,把需要做的事情处理好


主要原则在于一个人需要通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种任务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头脑可以不用塞满各种需要完成的事情,而集中精力在正在完成的事情,是一种消灭压力的高效工作方法


分为五个阶段:收集、整理、组织、执行、回顾


  • 收集 -> 把任何需要跟踪或者记住或者做的事情收集起来
  • 整理 -> 根据所收集的事情进行整理,整理是有一整套逻辑的,请看下面逻辑图,来帮助你整理你收集的事项

整理事务


  • 组织 -> 对于等待或者延期的任务,进行排期
  • 执行 -> 对于立刻要做的事情,就去做吧
  • 回顾 -> 为了确保所有的项目和行动都能按时完成,所以回顾需要做什么呢?
  1. 去掉非相关和过期的项目与行动
  2. 回顾审查所有等待清单中的事项
  3. 审查是否还有在inbox中没有归类处理的事项
  4. 将项目中不现实的事项去掉或者移动至SomeDay中

回顾很重要,可以每日、每周、每月进行定期回顾


【番茄工作法】


简单来说,就是把工作时间划分为多个番茄时间一个番茄时间包含两个部分:25分钟的工作学习和5分钟的休息


大致流程为:


  1. 制定自己的To do list
  2. 开始番茄时间,一个番茄时间是不可分割的(25分钟的工作学习和5分钟的休息),每四个番茄时间后,停止你的工作,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息,大约15到30分钟
  3. 完成一个任务,划掉一个

每个番茄时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可以更集中精力,如果遇到打断的情况,比如有人找你做其他事情,或者肚子饿可以记录下来,进行收集,继续当前的番茄时间,当番茄时间结束后,对收集的事情进行to do list记录,继续你的番茄时间,这样就能减少被打断的影响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常见的时间和任务的管理方法,不过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特点。


那么接下来我就总结一下我所使用的终极工作流,供你参考,你也可以使用上述的方法组合成自己的工作流


老孙的终极工作流程

【工作流框架(其中每一项叫做一个工作流组件)】


个人计划(主线)(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 收集箱 -> 任务队列 -> 执行 -> 回顾 -> 收集箱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
计划:可以拆解为多个事务,可以理解为一个大事务
事务:是我们可以执行的东西,一个事务可以拆成几个小事务,几个小事务也可以合成为一个大事务


  1. 个人计划 -> 你对于自身的规划,比如这一年你想做什么的年计划,依据年计划制定的月计划,老孙在这里给出建议,年计划可以泛一些难度高一些,但是量不能大,一般7-10条即可,一年的时间,如果你能完完全全完成,那进步不是一般的大
  2. 收集箱 -> 随时记录自己需要跟踪的事务
  3. 任务队列 -> 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4. 执行 -> 不用多说,就是干
  5. 回顾 -> 分为每日、每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进行,评估完成的任务和未完成任务与个人计划的偏离情况,以及收集箱内剩余事务与完成事务的偏离情况,进行取舍和安排



【每个工作流组件所采用的方法】


【个人计划】


  • SWOT分析方法来分析自己的情况
  • 头脑风暴(自己列出自己想今年完成的事务,越多越好,10个以上)
  • SMART原则来评估每一个事务,SMART原则总共五个指标,每个指标0-5分,在评估事务的时候,根据每个指标进行打分,最后全部指标得分求和
  • 对于SMART原则得到的每个事务的得分进行排序,取排名前7的或者你可以自己定义前几的事务归入年计划
  • 分数越低,代表这个事务越不符合你现在的发展,分数越高,代表你的发展对于该事务渴望
  • 注意:个人计划是对于你个人的发展的计划,也可以包含对于你自己工作的计划;同时,个人计划不是不变的,每个月进行回顾的时候,可以对个人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通过SWOT和SMART分析,你希望新增一个事务,去掉一个事务

【收集箱】


  • 在生活和工作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事务,这里记录你需要跟踪和你希望关系的事务
  • 收集箱是无序的,你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但是记录时间不要超过1分钟

【任务队列】


  • 采用WBS任务分解法,每个事务看看能否再拆分成小事务,直到无法拆分
  • 然后根据重要与紧急时间法则,放入象限中,按照重要到不重要进行排序
  • 最后排入到任务队列中,这个时候任务队列最开始的应该最重要的了

【执行】


  • 采用番茄工作法,需要配合收集箱来做到降低干扰
  • 在番茄时间内,如果有干扰事务出现,如果想追踪该事务,直接丢该事务进入收集箱
  • 每两个番茄时间,我们短暂回顾一下完成的事务和收集箱的干扰事项,如果干扰事务需要进入队列,那么你可以把该干扰事务放入队列中,否则要不让干扰事务继续躺着收集箱,要不丢弃
  • 每四个番茄时间,需要一次大的休息,这个时候不要进行回顾,不要做任何和任务队列有关的事情,就是单纯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看看视频,吹吹水)

【回顾】


  • 每天回顾一下已经完成事务和未完成的事务,未完成的事务你需要判断是否有价值继续,然后你可以选择丢回收集箱或丢弃
  • 每周回顾一下,和周计划进行对比,看看下一周如何进行计划,有些计划或事务对于你后边没有价值,果断丢弃
  • 每月回顾,和每周要做的事情一致,只是要和月计划进行对比,不过需要你看一下月计划和年计划的偏离情况,如果偏离过大,就需要调整年计划啦

实际上,我的工作流就是上述方法的组合,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组合适合自己的工作流


我常用的app

我常用的app是滴答清单,注意这不是广告,我是真的在用这个很久了,估计也有3年多了


这里我给出这个app的官网---> https://www.dida365.com




这是我使用的证据,哈哈哈




这里就不做app的教程了,大家可以看下官网的介绍 ---> https://help.dida365.com


多说一句

老孙自己本身就是很喜欢自学新东西的,所以有时候希望自律的朋友可以互相交流


准备了一个免费的打卡社群,大家可以点链接了解一下(^_)☆


老孙家的程序驿站:呼啦打卡圈,做个学习、习惯打卡圈,大家一起来自律


详情请看->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1595666


谢谢大家的阅读,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