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建筑垃圾处理生产线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企业

在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处置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各方应优化建筑垃圾处置模式,完善垃圾处置法律法规,以提高建筑垃圾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我国建筑垃圾定义及分类划分

建筑垃圾是指个人、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在铺设、建造或者拆除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过程中留下的弃土、弃料、渣土、残泥等废弃物。我国建筑垃圾产量逐年增加,建筑垃圾成分复杂。不同年代、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产生的垃圾成分也不同。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建筑垃圾的分类如下图所示。

我国政策不断推进,助力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稳步发展

建筑垃圾属于固体废物,对我国国家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重要规划内容和指导建议总结如下,主要包括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建筑垃圾减量化等。

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号文,明确规定到2025年,新增散装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进绿色施工,推动废弃路面材料和拆解垃圾就地回收利用,实施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不断提高利用质量和规模。

我国建筑垃圾日益增多,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断完善

我国已经具备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技术条件,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已逐步形成。“十五”以来,我们经历了科技支撑“十一五”突破、“十二五”成套回收技术研发、“十四五”综合利用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在处理设备、生产工艺、标准规范、产品质量、使用示范等方面都突破了瓶颈。建筑垃圾回收平台逐步完善,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建筑垃圾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和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市场规模也将逐年扩大。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与发达大国相比差距仍然明显

欧美发达国家的利用率在95%以上,而我国建筑垃圾的回收程度较低。2018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城市试点项目的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加快。

截至2020年底,全国35个试点城市共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近600个,资源化处理能力达到每年5.5亿吨,但实际作为资源利用的建筑垃圾只有3.5亿吨,利用率只有10%左右。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行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与我国产生的巨大建筑垃圾量相比,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产业空间远未发挥出来。如果中国的建筑垃圾回收能达到欧美日韩的水平,这些建筑垃圾的回收就能创造数万亿元的价值。

当前,我国建筑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刻不容缓。国家将大力支持推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市场空间大,前景更为广阔。

更多数据来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投资、IPO募资可行性研究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