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市场结构显著,热点板块快速轮动。股票基金的年中冠军表现得尤为激烈。最终,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地位较重的金鹰国兴以53.15%的收益率获得第一名,击败了此前炙手可热的竞争对手宝应优势产业和广发多因子。指数股票型基金中,表现最好的基金是奇普,收益率为31.85%。
《投资快报》从综合收益率、规模、选股等维度对基金进行评价,剔除因巨额赎回等因素导致净值变动的产品,形成上半年基金红黑榜。通过长期跟踪这些基金,我们试图找到优秀的基金产品和基金公司,供投资者参考。
关于股票基金冠军的争论非常激烈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考”冠军争夺激烈,前两名差距只有0.7个百分点。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不同板块涨跌的差异,让这场“冠军争夺战”的结果扑朔迷离。
《投资快报》,根据Flush iF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表现稳健,一般权益类基金整体上涨9.97%,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7.94%。QDII基金遍地开花,今年以来累计上涨9.41%。
剔除净值因巨额赎回等因素发生变化的产品,截至6月30日,数据显示,排名第一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为金鹰国兴混合,基金上半年净值增长率为53.15%。第二名和第三名是宝应优势产业的结合和金鑫战略的稳步结合。上半年的净增长率分别为52.17%和47.44%。
具体来看,金鹰族群新组合近一年增长110.83%,近两年增长225.65%,近三年增长273.16%。基本上每年翻一倍,两年翻一倍,三年翻一倍以上。该基金规模较小,2021年一季度末规模仅为1.12亿元。再来看看基金经理——韩广哲。虽然任职3年多,但只管理金鹰国家新兴基金105天。管理时间最长的金鹰改革红利,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
上半年,宝盈基金旗下宝盈优势产业也实现了52.17%的收益率。2021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基金规模仅为1.49亿元。宝应优势产业组合由肖骁和陈金伟管理。与两者管理的其他产品持仓相比,陈金伟管理的其他产品持仓与宝应优势产业目前持仓一致,而肖骁更倾向于配置市值大的白酒和互联网。
上半年以来,金鑫战略净值增长率为47.44%。基金经理孔于2020年2月加入基金,管理规模1亿元,规模相对较小。
基金经理唐负责广发多因子组合,上半年以来基金净值增长率为46.68%。6月30日,广发的多因子组合被金鑫的稳健组合超越,超过广发的多因子组合46.68%,净增长率为47.44%。
此外,长城产业轮动混合、金鑫常民混合a、金鑫常民混合c、钱海开源新经济混合、钱海开源公用事业、金鹰改革红利混合、中信建投医改混合a和中信建投医改混合c均在上半年实现了超过40%的回报。
记者了解到,在a股市场热点板块快速轮动的背景下,主动权益类基金在震荡中波动幅度较大。今年以来,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显著。一方面,以钢铁、煤炭、有色为代表的周期行业整体表现良好。另一方面,去年表现较好的核心资产,今年进入大范围震荡。首先,核心资产在春节前大幅上涨,春节后大幅回落,5月份开始再次反弹,尤其是n行业
权益榜排名第二的是宝应优势产业组合,今年以来把握顺周期行情。比如第二大尴尬股海尔,主要经营化工原料和化工品;第三大重仓明泰铝业,属于有色金属;天铁,第十大重仓股,主要经营橡胶和塑料制品。以上股票都属于顺周期品种,上半年股价表现都很好。海尔和明泰铝业分别增长了25%和40%,喜临门和天铁上半年甚至增长了70%以上,这也使得宝应优势产业的回报率超过了广发的多因子组合。
对于科技产业的前瞻性布局,金鑫是稳定的
策略混合取得超额收益的主要原因。基金经理孔学兵坚持理性分析价值、深度挖掘成长,通过对产业趋势、竞争优势与估值性价比三个维度的综合判断,来进行科技成长投资。展望后市,他认为,对国内科技创新迎来大发展充满信心,其中半导体产业链景气度繁荣可期。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市场整体风格大变,热点板块从机构抱团的核心资产转向顺周期,由此很多配置顺周期股的小规模基金异军突起,在上半年业绩表现抢眼,业绩前十的领先基金,不少位次之间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而近两年曾风光无限的规模较大的基金甚至“顶流基金经理”掉队,业绩差强人意。
股票型基金50强收益率超20%
《投资快报》记者根据同花顺统计,收益率最高的股票型基金为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上半年收益率为44.55%,该基金以新能源行业为主要投资领域。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的基金经理是崔宸龙,任职时间只有244天,还不到一年。但是任职回报翻倍,高达117.67%。业内人士表示,这只基金几乎清一色的新能源板块,有时候这种押宝单一行业的基金会涨得猛,但风险也不容忽视。
上投摩根核心精选股票排名第二,这只基金规模只有5200万。基金经理李博终于不再是“年轻人”,任职时间超过6年。管理这只基金有2年又213天的时间,回报是164.02%。而他管理最久的一只基金上投摩根核心成长,时间超过6年又182天,回报是168.76%。
排名第三的是金鹰医疗健康产业股票A,年内收益达38.89%,基金经理是韩广哲。基于对医药行业的看好,他一季度保持“较高仓位”运作,重点配置生物疫苗、医疗服务、医疗器械、CDMO等细分行业龙头公司,适当增加了商业模式独特的公司,降低了医疗服务比重,在市场调整过程中增加了估值与业绩增速匹配的品种。在韩广哲看来,科技升级、消费升级,是未来持续较好的投资机会。从中长期角度,他重点关注科技与消费板块,尤其是科技中的人工智能、半导体、智能驾驶,消费里面的医药、消费升级相关行业。
此外,金鹰医疗健康产业股票C、金鹰医疗健康产业股票C、工银养老产业股票A、招商稳健优选股票、工银医疗保健股票等基金也位居前50名,上半年收益率均超过20%。
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回报TOP50


灵活配置型基金站上C位
今年上半年,全市场有57只基金(A类与C类同时进入排名仅保留A类收益)收益超过30%,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 9 只,偏股混合型基金18只,灵活配置型基金30只。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灵活配置型基金在今年上半场明显占优势,收益排名前七位全部为该类型基金,仓位灵活是公募业绩排名的“制胜法宝”。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上半年业绩居前的基金,大部分是规模较小的产品。记者发现,上半年收益超过30%公募基金中,没有任何一只产品规模超过百亿。合并份额计算后,赵蓓管理的工银前沿医疗股票规模最大,截止一季度末数据显示,该基金规模为73.94亿元,距离百亿仍有一段距离。年初“大火“的顶流基金经理们均业绩平平。
这一现象与今年的市场节奏有关。今年2月份之前,A股和港股核心资产表现十分亮眼,管理资产规模较大基金主要重仓的就是这些核心资产。3月以后,核心资产迅速调整,板块之间轮动加速,市场风格切换较快,重仓核心资产的大规模基金很难迅速调仓,而规模较小的基金则相对灵活,能够迅速适应环境,追随市场热点快速做出调整。
上半年灵活配置型基金回报TOP50


半导体、新能源领跑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
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中,由罗捷、罗英宇管理的鹏华国证半导体芯片ETF以31.85%的收益率获得半年度冠军;由钱晶管理的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以30.38%的收益率获得半年度亚军;由吴逸、姚楠燕管理的西藏东财中证新能源汽车以30.27%的收益率获得半年度季军。
紧随其后的是广发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上半年收益率为30.00%、29.56%。
此外,中融国证钢铁、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A、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联接A收益率在28%以上,反映了上半年涨幅较高的板块是半导体、新能源车以及钢铁等顺周期。而非银金融、国防军工等板块上半年则领跌市场,相关指数基金表现落后。
“目前硬科技产业链仍在壮大,包括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光伏等产业,有望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大消费板块经历深度调整后出现新的布局机会,可以按照高品质和高性价比两条主线寻找龙头。”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表示。
业内人士向《投资快报》记者表示,短期表现优秀的基金和基金经理固然值得关注,但业绩方面还是要把时间维度拉长来看,才能更准确了解基金经理真实的投资风格和水平。
上半年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回报TOP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