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汽车pm2.5什么情况下使用 汽车行业pm怎么样

面对疫情,很多车企提出,提高车内健康标准,并且在新的产品上开始付诸实施。那么这些措施和配置,究竟是一种应急措施,还是代表了汽车发展的什么趋势?

在2月13日的疫情播报中,确诊人数越来越多,达到了1.5万人,让全国人民感到一丝轻松,再次拔高了喉咙。隔离和保护的重要性也成为返工期间最受关注的话题。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示,“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几乎从一个建议变成了各个社区执行的死命令。不难解释,当汽车行业的生产受到疫情影响时,上汽通用五菱、广汽、比亚迪等汽车公司都致力于口罩和医疗设备的生产。车企捐赠援助生产医疗设备所体现的社会责任和公益责任毋庸置疑。但从行业本身的发展来看,改变口罩的生产并不是车企抗击疫情的唯一途径。如果将车主和消费者视为疫情的“受害者”,汽车公司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也需要帮助客户“健康”;同时,根据疫情情况,开发针对性的产品也可以称为“自救”。

近日,广汽、吉利、SAIC、奇瑞等车企宣布加快车载净化系统研发,以“真N95口罩级别标准”保障车内乘客健康安全。随着多年前对车内空气质量的追求,SAIC乘用车迅速升级了空调滤清器。吉利还在2月11日宣布,将整合全球R&D资源,成立专项攻关项目组,在20天内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从而研发出国内首款以“N95口罩”为过滤标准的车载空调滤芯。通过其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可有效阻挡和过滤细菌和病毒进入车内。

这种对车辆净化功能的改进升级,看起来更像是对疫情的快速反应。然而,2月4日,吉利宣布将提前投入3.7亿元,启动具有防病毒功能的“全能健康车”研发。随后,吉利董事长李书福高喊“中国汽车要提高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甚至为了应对疫情,推迟了原定于2月14日召开的ICON线下上市发布会。这种思维,既应急,又长远,彰显了吉利以保障用户安全为首要目的的责任感。同时也意味着吉利已经将车内空气质量的提升作为其重要的产品理念。

从长远发展来看,消费者对病毒的恐慌,尤其是在疫情相对严重的城市,必然会产生“心理后遗症”和防范心理。即使在疫情逐渐稳定的时期,参考2003年非典疫情,公共交通普及度下降,私家车地位再次上升,消费者也会重新审视汽车中空气净化功能的价值。

走出这场疫情,因为2013年“雾霾”一词的高频出现,车内空气净化功能在随后几年迅速升级,如今车内PM2.5指标检测净化系统早已提升到消费者选车的“T1”因子。

人们对汽车健康安全的追求也将推动汽车走向安全健康的研发。汽车将成为重要的生活空间是行业共识。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产品的“第二家园”已被汽车企业充分开发。消费者对汽车的基本需求不再单纯基于“驾乘人员安全”,而是全方位的对智能座舱进行生态净化,一个全新的汽车环境健康生态正在建立。可以预见的是,用户

选车时,“健康”将与安全、外观、配置、动力等等,成为重要的选择因素之一。而这种“健康”的概念,将和对驾乘着生命体征、健康状态的监测,为驾乘着提供舒适的氛围等等,共同组成一个新的体系。事实上,在汽车发展的100多年来,厂商和用户对某一领域的重视,也是不断深入的。






早在三年前的亚洲CES展会上,奔驰Fit&Healthy智能健康概念车,便全方位打造了定制空气质量调节、实时监测车内人员的生理数据的车内环境,同时,概念车还涉及座椅按摩、音乐香氛、随车健康顾问等功能。虽然彼时,消费者的更多重点都放在奔驰把茶艺搬进了车内,但如今来看,奔驰对于车内智能健康的思考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




三年后,这种健康安全功能上的体现,正随着疫情的发展与安全需求的进一步明确,而更加具体与细化。近日,广汽新能源表示已投入超5亿元研发资金打造“埃安智能生态座舱”,该生态座舱内包涵车内空气滤净、降噪、防辐射、疲劳监测等功能;未来还将配备如脸部情绪识别、生命体征检测、医疗大数据智能物联等更多的健康科技。与吉利打造“全方位健康汽车”的理念不谋而合。






汽车的智能化趋势,影响着车企从研发到营销的各个环节。造车趋向于C2M,客户的选择更多元化,面向不同场景,也会有更多的对应解决方案。具备健康功能的汽车,对家中有老人、小孩、体弱者等更高需求的消费者而言,不啻为非常重要的选择。在监测和保障至于,对于有关健康的突发情况的反应处理,也可能会出现在这样的场景化车辆中。




当然,“健康”也是个渐进的话题,升级滤芯不代表着健康。摆在车企面前的形势依然严峻。疫情与寒冬之下,盈利能力本就下降的车企们,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去填补空白,打造车内生态这个长期项目,又会增加多少研发、人力成本,都需要在研发过程中不断根据现实状况尽快做出调整。否则,如果车企忽略了发展过程,直奔自身定义的“生态座舱”,恐怕投再多的精力在研发与营销上,也只会让消费者苦等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