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团队,而不是个人。这句被视为管理学经典的话,出自管理学大师罗伯特凯利。其实大部分聪明的企业家都懂得感恩团队,回馈社会。就像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他多次提到滴滴的成就离不开司机的奉献,他非常感激。
这种感恩,一般是创业者能够让自己的事业长久的表现之一。
滴滴是打车软件?还是就业平台?
随着滴滴平台的发展,平台业态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创造了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对减贫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很多家境贫寒的司机来说,滴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河北省赤城县的李师傅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李师傅的家庭有六口人,有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分别读初中和高中的孩子。然而,李师傅和他的妻子每月只挣几千美元。这几千块钱会掰成几朵半的花,一朵给老人的医药费,一朵给孩子的学费和补习班的费用,一朵给家里的吃喝。每个月,我看着工资看起来像未成形的粘土,这是无用的,但只是一点点。
因此,在从熟人那里得知滴滴出行后,李师傅也加入了。经过半年的努力,他先还清了9万元买车的贷款。然后,借助司机和师傅接单的便利,到2019年,李师傅月入1.5万元。可以看出,对于像李师傅这样依靠滴滴生活的司机来说,滴滴就是一个打车软件,一份工作。改变了很多司机的命运,这大概就是滴滴回馈社会的真实表现吧。
出行路线查得到,滴滴助力游客便利出行
在许多大城市,交通四通八达是很常见的。然而,在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限制了这些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基于此,滴滴采用“互联网出行”的方式,通过智能公交调度、公交实时查询、网上用车服务、出租车在线调度等方式,链接偏远地区、景区、城市之间的交通脉络。甚至在推广“互联网出行”模式的基础上,滴滴成功推动了内外交通、城乡交通的一体化发展。简单来说,滴滴利用自己的出行系统,在很多农村地区打通了县、镇、村三级客运市场,既能让村民受益,也能让外地游客受益。比如滴滴平台进入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后,成功对原有五个方向的公交线路进行智能化升级。升级后,游客不仅可以在滴滴平台上实时查询公交系统和公交换乘路线,还可以在手机页面输入公交线路号,查询路线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首末班车时间和票价。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交通运营管理模式,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所以很多人说滴滴不仅仅是一个打车软件,更是一本旅游书。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全面。如今,滴滴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就业平台,一个旅游宝典,更是一个慈善企业,帮助贫困群众找工作,帮助贫困山区改善交通条件。滴滴的成就有目共睹。
在创始人程维的心目中,之所以愿意花费自己的精力、物力、财力来回馈社会,是因为他知道,一个大企业并不意味着它的规模大,还意味着它的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