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创业计划 农业种植项目计划书怎么写

36Kr了解到,专业农民教育平台公司“天天学农”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首个面向“新农民”职业教育市场的教育培训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课程,为农业从业人员提供农业技术、农场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技能认证服务等培训服务。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号文,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还提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土地流转促进耕地向适度集约化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消费升级催化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大量职业农民返乡创业诞生。这个群体被称为“新农民”。

“新农民”的特点是对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前景有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类:管理型、技术型和服务型。

根据新型农民对农业技术、农业贸易、农业管理的需求,“天天学农”提供培训、定制项目服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具体来说,“天天学农业”通过内容拓展、人群拓展、业务拓展三个维度建立了综合性农业服务平台矩阵:

一方面,“天天学农业”通过线上线下农业技术学院、农业商学院为种植户提供种植养殖技术、农业资质、农场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收取课程培训费;辅以线上作物咨询服务和线下农业技术1V1服务,收取咨询费和项目培训费。

“天天学农”课程培训的盈利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To C的形式,旨在为职业农民在线学习课程收取培训费;二是以To B的形式,针对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中营销培训服务的需求,将“天天课堂”的SaaS工具细化打包成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收取服务费,客户单价为几十万元。目前,“天天学农业”已与中农控股、先正达等10家农业企业客户签订合作协议,帮助其解决数字化转型难题

具体来说,“天天学农业”的课程内容输出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单一知识点的深度课程,称为“农业技术小课程”,通过解决单一问题满足客户和用户操作的场景;第二,基于作物和农业技术知识的“系统课程”可以涵盖农业种植过程中所需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用于巩固和提升农业技能;三是根据涉农从业人员的不同角色和岗位,可以将高校和企业教师提供的“认证课程”进行组合,通过培训获得相关行业证书。

在课程形式和师资力量上,“天天学农业”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是由农业院校、农技站、大种植户的农业技术专家生产的。课程以视频课程为主,也包括图文、音频、直播和录播课程。

另一方面,每个职业农民背后都是一个B端农场,“天天学种地”未来将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包括农产品销售、农产品贸易、农村金融服务等。

鉴于职业农民对行业趋势的了解和对前沿技术和农业运营新兴需求的洞察,“天天学农业”还推出了国内首个面向农民的商学院——土地研究会,一期培训班单价上万元,丰富了盈利模式。

此外,基于对农业从业者的深刻理解,“天天学农业

客户群体方面,C端客户占“天天学农”业务的80%,B端客户占收入的20%。由于疫情原因,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培训农民,“天天向农民学习”也推出了全纳教育相关课程,助力行业信息化。

目前《天天学农业》全网累计粉丝500万,app下载量超过600万,小班次月回购率30%。2020年,公司将实现数千万元的营收。

“天天学农业”创始人兼CEO告诉36Kr,中国有5亿农村家庭,其中职业农民超过2000万。根据农民的角色,他们可以分为商业型(农业种植者、农民)和技术型(农业技术顾问,如无人机)、服务型(

word" data-gid="17401860" qid="6581855655395595528" mention-index="0">农业经理人、农产品经纪人)三大类型。2021年,「天天学农」将把课程研发重心集中在农业经理人和农产品经纪人上,针对“服务型”的农民开发更丰富的课程体系。


「天天学农」现有员工100余人,创始人兼董事长闫子铜为大丰收农资商城创始人,拥有超10年农业互联网投资经验;CEO赵广是连续创业者并拥有华为近10年的产品开发、运营及项目管理经验,曾创办的社区运维派已被收购;运营总监王明明拥有十几年运营经验,是淘宝网24号创始员工、前腾讯电商运营推广总监。


「天天学农」此前曾获得来自雍创资本和经纬中国的数千万元B轮融资。公司现已开启新一轮融资计划,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课程研发、市场推广和团队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