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总有一股干劲,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
一个纯度24k的正品屌丝,15岁,小学毕业,闲了几年,走出大山,扑向广州。
他在一家洗车店当学徒,在一家黑工厂里走了一小段路,试图在一个混血儿的社会里偷走一段真实的生活。各种各样的人经常来来去去,他们喝醉了,被唾弃和鄙视,这刺激了他。他学会了看他说的话,保持他的脸不变,甜言蜜语,熟练地钻孔。
这些都是基本的生存技能。但他面前有一道门槛。要学历没学历,要技术没技术,一年到头兜里只有几个硬币,靠村里的分红过不去。只有一个三寸不烂之舌,想上一段楼梯能有什么突破?
当他二十岁时,他决心从事一份严肃的工作。他算了算,当出租车司机是他能接触到的最容易接触到的技术层面。
他凑齐了所有能借的钱,拿到了驾照。那一年,驾照给钱就可以发了,三个月就到了,分批发货。
离开半年后,他已经可以在城市里自由地编织。但是这个城市的夜空在MoMo依然是孤独的。
折腾到28岁后,他还是身无分文,钱在哪里?我说不准。他觉得是成家的时候了,父亲早就想破脑袋了,可是老家的泥房子拿不出来,心里清楚的女孩一眼就走了。但他态度坚决,一个不能当下一个,凭着自己多年擅长的油嘴滑舌,终于哄到了一个本地女孩,也不怪女孩。他眼里只有爱,又怕父母反对,所以饭都成了厨子。
女孩的父亲泪流满面,却又无可奈何。随她去吧。女儿是泼出去的水。结婚前夕,父亲只说:“你选择了这条路。不要因为它的好或坏的未来而责怪你的父亲。”
婚礼当天,出租车组成的婚车轰轰烈烈地去了他们的新家,租了一套公寓。陋居有白色的墙壁和几张床,女孩的亲戚捂住嘴微笑。那天晚上,他向妻子承诺,他会出人头地,不辜负自己的感情。女孩眼里充满了目光,默默点头。我相信你。
小出租车司机走不动了。
他认为创业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他转行去工厂当货运司机。他聪明如他,很快就明白了自己行业的上下游关系,产品的售价和进货的成本。看着轮换等商品的日常生产销售,市场氛围告诉他,值得一个人单干。
开始,他背着产品包,坐公交,坐小电车,过街过巷,沿着工业区走,踏上每一栋民用建筑,敲遍每一家店面,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与客户交谈的机会。
不知道穿了多少鞋,浸湿了多少衬衫,流了多少口水。第一个订单来了,但是当地一个老板实在绕不过去,答应试一试。
他兴奋地抬着货物绕过几辆公共汽车,按时交货。这第一笔订单相当于他过去跑了半个月的出租车。
他动情地告诉妻子,以后的日子会更好。他的妻子依偎在他的怀里,抚摸着他露出的肚子。
之前的货都是用老婆的积蓄出资,用现金交易。前几个订单的客户愿意尝试订单,但是后面的订单就要谈账期了。不做?失去的客户,做,转移它?
做!
客户积累了,市场还红红火火,客户不谈价格,只想货,市场这么热,你怕什么!
他决定借钱建工厂,向银行借钱,这是不可能的。私人借款是建造工厂的成本。只要周转来了,利息没问题,债务也没问题。抓住机会,从自行车换成摩托车。
那一年是2009年。
我儿子出生了。
今年是双喜临门。
真实的
确如此,年底他就抱着二百万现金载誉而归,老家的泥房立马推倒重建,老爹忙着跟几十年的老邻居不断乐呵呵,儿子没啥本事,就是做了点生意。生意的顺风顺水,产品不愁市场,客户只求拿货,先打款再抢货成为了新常态。债务吗?左右手轮动,没有问题,客人的货供应不足,跑单到别家厂子才是最大的问题,无疑等于把钱拱手让人。他察觉了竞争对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客户需求巨大,三班连倒也不足以应付,怎么办?
只能扩大规模,工厂车间生产线扩建,提高更大产量,才能保留实力,才能留住大客,才能更适应市场。
机器要翻新,产品要升级,服务要跟进,门店也要开张。买了货车,请了司机,专门送货。一条线变成两条线,两条线变成四条线,这不是成本的单纯翻倍,而是辗轧性的成本上涨。钱不够怎办,借,继续借。跟供应商要更大账期,给客户更多优惠,更灵活的回款手法。从不信邪的他,还专门请来了风水师,就厂房车间办公室设了一番洗礼布局,师傅对他说,汝必鸿运当头。
乐开了花的他,自然,也想起了买房。贷款?可以。三十年,太久,十年可以了,等额本金,下老婆名字。
看着工厂红红火火,机器轰轰隆隆,每天忙里忙外,店里现金交易点钞机不断,公司账单固定账期,到期自动拨款不拖欠。客户赚钱,工厂赚钱,债权人赚钱,他也赚钱,她看着丈夫,周旋在众人之间,笑颜逐开。
幸福日子只会迟到,该来的还是要来的。
她眼眶泪珠打转,吻了下刚满一周岁的儿子。
未来美好的画面已经在眼前编织起来了,家庭富足、老公成功商人,老婆相夫教子,儿子懂事孝顺,读私立学校,懂三国语言,日后继承家业。
这是一个底层屌丝创业逆袭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博,肯拼,肯大胆,不要气馁,命运之神终不会视而不见,会给你带来巨大回报,女生一定不要嫌弃那曾经貌不惊人的穷小子,说不定他就是那颗给茅草所埋藏的金子。
全剧终。

全他喵是骗人的。哪个女生相信了,这生就毁了。
自她嫁给屌丝这一刻,特别是嫁给了空有鸿鹄之志却只有蛮劲的屌丝,若能顺风顺水也只是市场一时的眷顾,毫无章法的规划,漫无目的的扩张,只会越套越深,债务炸弹的倒计时随时响起。
毫无底仓,靠债务堆积起来的繁荣,九死一生。他忽视了市场的变化,钱好赚,那是市场的本事,不是他的本事。
市场的势,给你的,才是你的。
市场不给你势,该是你的,也不是你的,赚了的也会让你吐回去。
身无分文,举债创业,债务并没有稀释,债务只会雪球般越滚越大。同时,你的机器,只会折旧,你的产品,只会落后。机器更迭若不紧跟时代,产品更新若不顺应潮流,规模扩张得越大,死得越快。
这才是真实的剧情:
产品突然不好卖了,市场同类产品竞争激烈,客户质量要求严格了,单量下少了,货款延期了。一个重要的客户突然倒闭,季度结算的账单没了下文。急需周转的他,逼不得已出现了供应商逾期,借下的钱拖欠了利息,工人工资只能延迟,电话不敢接,微信不敢回。大量的机器闲置,每天开眼就是开支,闭眼就是催账电话。
他不能不求助银行,信贷员看着满车间的机器,加仓库堆积成山的产品,摇摇头,银行不接受如此的质押。
我还有房子。他冲口而出。
他变卖了机器与产品,把房贷还清了准备再质押,可没等来银行信贷员批复,却收到了法院传票,供应商一纸诉讼查封了他的房子,随后债主也申请查封。
儿子已经上小学了,留守在爷爷家里,已经好几个月没见着父亲了,成绩很糟糕。父亲忙于还债,母亲以泪洗面。
得势,你别狂。
失势,你遭殃。

究竟我想说什么?
其实,买房如同创业,你我都可能是那位他。
是否一蹶不振,章法规划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底仓。
在底仓没丰厚之前,一味扩张,盲目买买买,先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几分斤两。
这世界没有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