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源网络
合伙人的三大选拔标准
,创业团队最多采用合伙人制。不同的创业者寻找合作伙伴的标准可能不一样,但详细总结起来,可以围绕三个关键词来选择:激情、专业、互补。1、激情,是创业第一感召力。
雷军开始做小米手机的时候,已经快40岁了。他满怀激情,鼓舞了来自谷歌、微软、金山、摩托罗拉等一流企业的创业团队。在红海智能手机市场,成功离不开商业模式和资本,但没有这样的创业激情,雷军很难吸引一批知名大咖把心放在企业上,短短5年就把小米估值450亿美元。
2、专业,是团队实干的基础。
复星集团的人才观是:“我们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看他的能力,一定要永远和有能力的人站在一起。在有能力的人中,通过合理的激励把他们变成自己的人。”在决策上,复星主张“最专业的事应该由最专业的人来决定”,这也是复星集团产业稳步扩张、步步为营的重要支撑因素。
如果缺乏开放的理念和对敬业精神的尊重,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团队能力的瓶颈,尤其是领导者能力的瓶颈将成为整个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3、互补,是团队合作润滑油。
一个创业合伙人团队要有2-4个人,这些人一定要充分体现他们的优势互补。比如马云本人不懂技术,但跟随他的17个人中不乏技术大师、市场大师、运营大师,这就是阿里巴巴团队中合伙人之间的互补性。马云的出众之处在于他的领导气质。他有着独特的思维模式,能够做出战略性、高瞻远瞩的决策和企业布局,并且有着过人的语言天赋和沟通能力,能够得到身边各种人才和资源的支持和支持。可以说,只有其他伙伴的特长和能力相得益彰,马云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伙伴应该是正能量,相辅相成。尽量不要选择优势重叠的合作伙伴,因为资源的浪费和重叠,也因为容易造成同专业领域的差异。
除了以上三个标准之外,创业伙伴还应该具备承担责任的品质,因为创业是一个犯错和学会改变的过程。创业过程中,不仅你会犯错,团队中的其他人也会犯错。企业家应该准备好为自己和团队成员的错误买单。
从初创开始建立规则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很容易把资金、人员、项目集中起来,但要让公司长期发展下去,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在合伙人之间建立清晰规范的规则。 ac5300281a2e2be" />1、分配股权。
合伙人之间的股权不可平均分配,最佳股权结构是创业合伙人领袖持股最大,最大股东股权甚至可以超过50%,从而为日后引入战略投资者预留出足够的股份空间。
2、分工明确。
在创业合伙人团队中,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并且分工是落实到公司规章制度中。每一个合伙人都可拥有一项事务的决定权,甚至在他所属的领域拥有一票否决权。这不仅能够充分给予合伙人归属感,也能够充分发挥合伙人之间的互补优势。
3、退出机制。
合伙人取得股权,是基于大家长期看好公司发展前景,愿意长期共同参与创业。所以,公司股权的主要价格应该是,所有合伙人与公司长期绑定(比如4年),通过长期服务公司去赚取股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事先不设定退出机制,允许中途退出的合伙人带走股权,这对其他长期参与创业的合伙人是最大的不公平,其他合伙人会因此而没有安全感。
一般而言,股权的退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在一定期限内(比如,一年之内),约定股权由创始股东代持;约定合伙人的股权和服务期限挂钩,股权分期成熟(比如4年);股东中途退出,公司或其他合伙人有权股权溢价回购离职合伙人未成熟、甚至已成熟的股权;对于离职不交出股权的行为,为避免司法执行的不确定性,约定离职如不退股处以高额违约金。
4、合伙人角色。
在创业团队中,每个合伙人都应该是多重角色的合体:利益上的股东、公司的运营者、业务的贡献者、文化的传承者……不论创始企业内部是一股独大,还是股权均等,都可能经历从小企业走向大企业、从大企业走向大家的企业的过程。
当业绩波动、核心人员流动需要刹车时,有文化底蕴的团队才不会出现倾覆性的局面。在文化的引领和护航下,公司运营实现的是创业团队的使命传承,让一个创业项目变成一个商业公司,并让一个有组织的商业公司,演变成一个有生态思想的社会企业。这才是合伙人机制之于创业者的威力和魅力。
关注我们,可以获取更多干货资讯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