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由CFP提供
新零售是今年电商行业最重要的议题。无论是传统超市的升级改造,还是无人便利店,都在正在形成新的潮水方向。
但与无人便利店落地,收编、改造现存的中小商店更具现实意义。,众多第三方机构的调研报告相比,中国零售门店超过600万家,其中23%采用B2B采购,形成了一个万亿元的零散B2B市场。
作为国内电商的主要竞争对手,阿里和JD.COM同时瞄准了这个市场。零售网点和新渠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它们承担了革命性的传统经销商体系乃至新零售的重任。
根据凯度零售咨询的数据,未来几年很有可能对近55%的品牌商使用了至少200个经销商经营传统通路,和Retail Link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电子商务的兴起给这些领域的流通体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零售体系中最细致的部分,夫妻店也将面临上述问题。
正展便利店
无论是马云的“新零售”还是刘强东主张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其本质依然是线上线下的融合零售,但具体到这种业态的发展趋势,更多的是线上电商巨头对庞大消费的依赖。去整合传统的线下实体店。,在用户数据、移动支付甚至物流运输方面的优势
其中一个重要的背景是,电子商务市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接近天花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的数据,中国电子商务规模已经占到全球的47%,全球电子商务增速预计将从2016年的23.7%下降到2020年的18.7%。随着增长瓶颈凸显,电商巨头们迫切将线下零售市场带入自己的帝国版图。
结果,从服装到数字家电,再到零散的夫妻老婆店,都成了阿里和JD.COM的猎物。从去年开始,阿里的零售商和京东。COM的新渠道事业部对垒,各自提出百万级目标,试图瓜分这块巨大的线下蛋糕。
阿里最近又主动了。8月28日在天猫小店登场对决京东便利店。,零售环节提出六大策略,包括建立兼容高效的三级仓配体系、打造专业化社会化零售铁军、推出天猫店。
据了解,天猫店是目标是明年年底实现1万家加盟店。零售网点授权升级的传统店铺
Retail Connect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天猫小店没有加盟费,已经设置了一定的门槛,比如店主需要缴纳1万元的保证金,,每个月来自零售通进货不低于1万元等。,的Retail Connect会向收取技术服务费3999元,的店主提供一套POS设备和每年高达4800元的红包奖励。
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天猫门店还将接入其他阿里服务,甚至打通整个数据和会员体系。比如存涛的优质农产品可以通过天猫小店的体系直达消费者。,就强调天猫门店不会采用大跃进的发展模式,这也是Retail Connect设置了一定门槛的主要原因。
但是,对于目前的中小便利店来说,无论是零售网点还是新渠道都只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原因是中小型便利店的收入主要来自烟草和饮料,而电商渠道无法提供烟草产品。因此,虽然这些平台可以丰富小商店的商品种类,但很难通过销售淘产品带来更多的利润。
tyle="font-size:15px;">曹磊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新通路和零售通的目标并非是改变中小便利店的营收结构,而是优化它们的营收结构,降低采购和运营成本。“但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扩大天猫和京东的GMV,毕竟这个市场非常大。”零售通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其目的不在于改变小店的营收结构,而是希望帮助这些小店多赚钱,赚得容易些,把周围的人群服务得更好。
运输难题
若要实现零售通百万商店以及天猫小店一万的目标,摆在阿里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运输配送落地。
众所周知,在阿里零售通和京东新通路等B2B业务勃兴前,品牌厂商的经销商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分销网络。从仓储到物流运输再到批发,品牌商的产品需要经过层层过滤后才能抵达商家手中。
其中,仓储和物流运输环节是关键一环,原因在于要覆盖全国一线城市至县级乡镇,需要拥有立体且渗透率极高的物流体系,而这恰恰是零售通目前欠缺的环节—由于拥有自营的物流集团,京东无需在仓储和运输环节上过多操心,但零售通面对的大量的偏远城市小店,其中70%以上在三至五线城市里,能否将商品运输到最后一公里乃至村镇街道上,是零售通这一仗最关键的一步。
“这样的三级仓配体系是阿里从未有的,我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林小海认为,在短时间内,构建起这样一个低成本且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是零售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零售通决定与菜鸟等物流合作伙伴共建起一个三级仓配体系。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每一级仓配体系各司其职,其中一级以区域仓为核心,覆盖3-4个省,存放长尾商品;二级的城市仓,能覆盖2-3个B级市,存放快消商品;三级的前置仓则深入每一个区县,用于存放水乳等高频商品。未来零售通计划布局超过200个城市仓、2000个前置仓,仓配布局将从二线城市开始,向六线城市拓展,直到县城级别。
对于品牌商,零售通持开放的态度去整合它们现有的资源,前置仓是其中一部分。区别于京东将自营的商品向中小便利店输出,零售通虽然也是阿里自营采购,但品牌商仍然要介入到库存与仓储备货的环节中,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点。而前置仓就是由零售通将与品牌经销商合作,将其现有的仓配体系接入阿里的数据系统,从而将经销商转变为物流商,这也符合阿里将苦差“外包”的特性。
革命经销商?
在新零售的风口上,便利店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要么拒绝互联网化,坚守传统的零售模式;要么接受电商的改造,享受互联网红利但同时将半条性命交给电商。
品牌商也同样需要在上述选项中选一个。事实上,零售通和新通路都能为品牌商带来巨大的数据价值,无论是精准营销还是供应链的优化,这些都是以往品牌商无法触及的红利。
它们不知道哪些人在买我们的商品,也不知道货铺到哪些小店,但借助零售通和新通路的数据能力,品牌商可以对消费者喜好和需求了如指掌。
但与此同时,零售通和新通路也将冲击品牌商原有的经销体系。在零售通出现前,批发商是链接用户和品牌商之间的桥梁,这种根深蒂固多年的关系近年已经日趋不平衡,零售通的介入将进一步瓦解这种博弈关系。此外,若果品牌商推出新品,电商平台的数据价值或将大不如前。
零售通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零售通是在帮助小店优化经营,这对于经销商同样使用。“我们不会革任何人的命,零售通对原有的经销商也是兼容的,我们只是会把他们的货数字化管理起来。”
不过曹磊认为,这一定会打破传统的零售品厂商的流通经销体系。“一般来说品牌商有省级代理和市级代理,但新通路和零售通的出现会改变这种局面。这种打破是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降低便利店的采购购成本,通过实时的数据来提高店主的决策能力,他们能灵活的进货,从而降低库存优化小店的供应链。”
他表示,过去电商已经对服装、数码家电等领域的流通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夫妻老婆店过于分散且广泛而没有因此被圈地,但随着商超、百货、批发市场等陆续被互联网化,作为零售体系里最细枝末节的部分,这类小店的流通体系也同样面临这上述的问题。
作者:时代周报记者 陆一夫 发自广州
编辑:蔡骏
▼▼其他读者正在看▼▼
差点成为亚洲新首富的印度富二代,过着600仆人伺候的土豪生活…
群主别害怕!“谁建群谁负责”最完整解释来了
真能攒钱!这些城市人均存款超10万元…
职业生涯20年资深扒手的烦恼,手机支付后上哪摸现金?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时代的前面
如果不能、那就同时代一起前进
但决不要落在时代的后面
——布留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