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创业,什么是创业?创业前一定要自己开公司吗?不尽然,我试着列举一些创业的方法,分析一下利弊
所有这些形式都是企业家精神。我们也可以选择成为商业伙伴,参与创业的过程。我们只是打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多的路径来创业,询问有过创业经验的人,听取他们的建议,选择哪种方式更合适。
如何选择合伙人?
如果选择注册公司,选择合伙人是非常重要的,合伙人之间的股份在注册公司之前一定要商量清楚。我们往往是朋友,因为冲动而结合,因为了解而分手,还记得登记不清埋下极大隐患。
那你怎么选择伴侣呢?有人说他们不在乎钱。最后,他们发现他最在乎钱;有些人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但他们拥有你无法企及的资源;有些人没有战斗能力,但他们是案例库和教科书库,他们擅长策略。没有标准答案。人都是善变的,包括我们自己。
我认为选择伴侣的核心要点是:1。懂得换位思考,能坦诚沟通的人;2.接受差异并加以实施;3.最好有关键资源。而且,我建议公司刚成立时合伙人人数不要超过3人。人越多,意见越多,决策越难,分歧和矛盾越容易产生。
各方的权利义务、持股比例、回报期限、分配方式等必须以书面形式明确。公司经营过程中,需要集中资源解决外部矛盾,而不是内部矛盾。我在这里分享其中一个股权方案,应该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情况,仅供参考。
这里需要注意:
1、持股比例最大的股东股权比例需大于其他2股东之和;
style="color: #333333; --tt-darkmode-color: #A3A3A3;">2、如果比彼此工作能力或未来贡献度不能确定,人力资源股权比例应该是一个动态比例,不建议一次到位,需要分阶段成熟,根据关键指标数据设置Deadline,根据完成情况动态调整。
关于成立之初的股权结构就分享到这里,当然还有很多种分配方式,因人而异,但这是作为核心创始人最需要烧脑的Key,也可能是一个公司持续经营的前提。
公司成立了,合伙人股权比例也分配好了,公司开始运营,我们就围绕资本这条线往下延伸: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实现财富自由的老板不是好老板。
从财务角度讲,实现财富自由的方式逃不过2种方式:
1、做大利润扩张,通过利润分配变现。通过公司的业务增长,带来的净现金流,也就是企业的经营净利润,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但也很有成就感,比如很多传统制造业逐步做大利润。案例:老干妈;
2、快速扩张做大规模变现。通过资本驱动攻城略地,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做大规模快速获得财富。案例:瑞幸咖啡。

无论哪种方式,不能只看到光辉灿烂的一面,也要看到焦灼的一面,很多公司死在黎明前,就如马老师所讲:“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而大部分公司死于资金链断裂。
世界500强企业的生命周期40-42年,世界前1000大企业生命周期也就30年,世界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7年,56%中国企业生命周期5年以内。
所以百年老店还是非常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马老师也说阿里巴巴要做102年的老店,佩服马老师的梦想。
问题来了,企业需要融资?从哪里融资?融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关注我,下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