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江苏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千亿级产业集群是什么意思

风从海上来,潮水涌入长江三角洲。在4月1日发布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中,江苏提出到202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产业一体化发展体系基本建立,R&D投资强度达到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8%。乘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东风,连接长江与大海的江苏正以“抱团”之势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

扬子晚报/记者沈春宁顾徐伟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展厅位于苏州盛泽镇

江南盛京比过去更好

江浙沪携手共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自古以来,长江三角洲就人丁丰饶。苏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而苏州盛泽镇则被誉为“水乡丝城”。明末诗人周灿曾写道:“五岳分岔处,绿林遇见遥远的村庄。水镇成城,罗绮去中原”,描绘了盛泽“水镇丝城”的商业辉煌。

2019年,由洪升集团和东华大学牵头的“江苏新视觉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获得工信部批复,成为全国第13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江苏省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该中心位于苏州盛泽镇,已加入郭旺高新、浙江恒逸、新凤鸣、东华大学等母三角区15家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为大股东单位,致力于功能性纤维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转移。

因为跨越了江浙沪的合作,创新中心的意义非凡。上海是中国纤维工业的技术发源地。目前在纤维纺织领域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7%,是国内唯一的纺织领域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浙经济结构相关,发展资源互补。有洪升集团、恒力集团、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新凤鸣等多家纺织龙头企业。纤维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纺织检测实验室

扬子晚报/牛子新闻记者4月中旬走访了位于苏州盛泽镇的江苏新视觉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忙”是这里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中心,全球首台万吨级熔体直纺工艺通畅。工作人员将公司送来的面料切割成合适尺寸的面料,检测PH值、色牢度和缩水率.“我们R&D的任务已经安排好了。到年底。”洪升集团总工程师梅峰表示,“中心R&D人员占比超过60%。先进功能纤维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从人民的‘智慧生活’到航天器、飞机等高科技装备,都离不开先进功能纤维。”

“抱团”产生能量,改革开辟新路。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一体化真正按下了“快进键”。长三角经济发展更加蓬勃活跃,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和信心,居民人均收入保持了平稳渐进的高增速。钱袋更鼓了,长三角地区转型升级也取得新成效,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作为全国工业第一大省,2019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5.9%。2020年3月,阿尔

江苏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江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推进长三角区域协调联动,充分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3月26日,恒力实业投资(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军从苏州市吴江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孙曙东手中接过首张住所冠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营业执照。这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恒力相关人士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恒力在汾湖先行启动的新项目——恒力国际新材料产业园成为了示范区项目,将有统一的政策优势、规范管理和营商环境等,对企业的发展是极大的利好。恒力国际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200亿元,占地面积约1000亩,主要建设年产100万吨聚酯薄膜和医用新材料项目以及研发、仓储、营销中心等。


恒力实业投资(苏州)有限公司领取了首张住所冠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营业执照


“新基建”引领风口


无锡车联网城市级示范应用将扩至多地


长三角产业创新一体化,将“新基建”推上了风口。江苏正在制定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预计2020年新建5G基站5.2万座;南京提出打造千亿级新一代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苏州出台智能制造3年行动计划……作为“新基建”的内容、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应用之一,车联网产业迎来了发展契机。2019年9月,全国首个车联网先导区在无锡揭牌,点燃江苏省车联网建设的“引擎”。


“左后方30米发现救护车请注意让行、左前方发现行人请减速慢行……”在无锡车联网体验核心示范区,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看到,车辆前端放置的屏幕实时显示路线、车速、前方信号灯等信息。据悉,车联网LTE-V2X城市级应用示范项目是全球第一个城市级应用示范项目。高德地图、四维图新也参与了该项目,市民通手机地图可查看信号灯状态,误差不超过0.5秒。无锡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无锡智慧城市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华贤平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车联网将极大地提高老百姓的出行安全和效率,还将实现车联网+信息娱乐、+餐厅商超、+商务会谈,+保险理赔等场景。


在智驰华芯(无锡)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关注到一款极致性能的77GHz毫米波交通测距测速雷达,避免相邻车道干扰,可以满足卡口系统单车道测速及流量监测应用需求并显著提高车辆捕获性能,大幅提高抓拍率,降低司机超速违法行为。记者了解到,随着车联网先导区建设的深入,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移动无锡分公司、华为、无锡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和联合申报的2个国家级课题和2个省级课题已全面进入启动阶段。


记者探访无锡车联网体验核心示范区


“科创+产业”——这是《江苏实施方案》提出的道路。《方案》强调,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集中突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物联网、人工智能、车联网、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卡脖子问题,奋力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周毅彪介绍,江苏在车联网方面布局比较早。江苏作为全国首个车联网建设先导区去年揭牌以来,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作为城市级的车联网示范应用,无锡市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无锡市已经在 280km 的道路上,240 个交通口的信号实现了数字化改造,在全球首次实现了规模化的人车路网云管理集成化,提高了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他表示,无锡城市级的示范应用要进一步扩大面积。南京、苏州、盐城、南通等地对车联网场景的应用也非常积极,今年将在封闭式的小区进行车联网车辆的投用。南京秦淮区投资约1亿元,建设5G车路协同应用示范项目,计划2021年年底全面完成。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由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牵头,成立省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和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下一步,江苏车联网将从积极探索引领、深化示范应用、攻克关键技术、完善产业业态四个方面发力,通过基础建设的牵引,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和新的产业生态。


亨通集团全自动智能集控光纤制造车间


“一体化”东风强动力


江苏13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塑“智造”产业链


背靠长三角,强大的上游供应链与下游市场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企业苏州的亨通集团,2006年在上海就扎下了制造、研发基地,如今在浙江、安徽也有布局。2020年2月,亨通集团与汾湖高新区签约“长三角科大亨芯研究院项目”,该项目将聚焦智慧城市等领域产品研发、系统集成,重点建设智慧城市产业总部;聚焦硅光芯片、物联网芯片、射频芯片、传感芯片等研发,以及模组研发和系统集成,重点建设高科技产业生态示范基地;聚焦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及核心器件、材料与技术研发,重点建设新兴产业孵化与产业投资平台基地。


以苏州亨通集团为代表的江苏核心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聚合了高端软件、新一代软件和人工智能,嵌入式、工业软件水平全国领先。南京、苏州还分别被工信部授予“中国软件名城”和“中国特色软件名城”称号。


2019年9月,全国首个车联网先导区在无锡揭牌


产业集群发展是江苏制造的鲜明特色。2018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13个集群瞄准世界先进制造,培育一批国际领先的行业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此次《方案》要求,要加快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布局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珍珠链”,建设世界级的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


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打造了江苏企业的强劲增长极。一个个世界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物联网产业集群、高端纺织产业集群、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核心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等快速崛起。


作为江苏13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之一的高端纺织产业集群,规模总量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产业链完整度、网络化协作水平均领先全国。2018年,江苏纺织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占全国纺织行业的1/5。目前,该集群拥有恒力、盛虹、海澜三家千亿企业,江阴、吴江、常熟三个千亿基地,东方丝绸市场、常熟服装城、叠石桥家纺城三个千亿级交易市场。


而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集群,智能电网、光伏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在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电网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等领域牢牢占据国内第一,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占全国一半,多晶硅产量占全国1/4以上。


“最近每个周六,我们协会都在南工院金蝶大学科技园开会讨论工作。”南京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集群协会唐平副理事长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集群目标是打造技术领先、专业特色鲜明、规模超2000亿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该集群的龙头企业包括南瑞集团、南瑞继保、长园深瑞、南高齿、国电南自、金智科技等。


放眼长三角,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革新,“智造”产业链在长三角协同共塑,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正阔步壮大。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江苏作为制造业强省,借助“一体化”优势,将在中国经济的大海中激发出更为澎湃的浪潮。


编辑 :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