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我们前两天从当地反诈骗中心收到的咨询截图。事实上,这只是我们今年收到的几十个类似磋商中的一个;当我们开发和建立“POS信息查询系统”,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这个查询系统会在公安系统中传播开来。两年前,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数百位jc叔叔的咨询,现在看来,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这个免费系统没有亏钱。
图2是微信官方账号中来自我们后台的消息截图。最近我们在微信官方账号频繁收到两种咨询,一种是用户被骗存款无门投诉的咨询,一种是各地反诈骗中心的咨询。当这两种协商同时发生时,你可能知道这两种协商可能会说同样的话。
pos电销已经有变成电诈的趋势了!
说实话,自从我们写了第一篇关于售电的文章后,投诉押金被骗的用户咨询就没有停止过,我们也尽了最大努力帮助部分用户挽回损失,但从那以后我们一直做不到,只能引导他们报警,去黑猫投诉等互联网平台,去当地行业主管部门投诉。之所以觉得力不从心,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抱怨和咨询,更是因为这两年眼看着行业越来越没有武德了。遮羞布不想失去整个地方,我被欺骗和打败;一轮又一轮的涨价收割已经成为一种惯用的商业模式,让我们无法理解甚至说不出来。当你发现整个世界都疯了,你只会怀疑自己其实是唯一的疯子,其他人都很正常。
售电已经从一开始的品牌之间的内部矛盾发展到公开欺骗用户激活并扣除所谓“定金”的外部社会矛盾;
部分销售团队以“激活返现”为主要盈利点,利用产品的“激活扣机押金”功能,诱骗用户换机激活完成扣款,从而从pos品牌获得等量奖励进行盈利。今年以来,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他们疯狂地在违法边缘试探。
总有人认为“机器本身有成本,免费的最贵”。这是一个看似正确的P句。机器的成本没有问题,但是当你面对用户的时候,你必须清楚地向用户解释机器有存款。押金什么时候退,怎么退,谁退?用户签署书面协议或电子协议后,可以从信用卡资金中扣除,而不是通过一些购物车。
">有些机构在滥用代扣功能
为什么说今年的电销有变成电诈的趋势,是因为今年的电销有三种特征,一是他们只为赚激活返现的奖励金,不在乎后续刷卡;二是电销团队呈现外包化,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三是代扣的金额呈现大额化,以前押金88、99金额的居多,现在越来越多300、400的金额,所谓的押金已经超过机器本身成本。
究其根本,这些带有诈骗性质的电销行为其背后有着技术支撑,为什么没有经过用户同意就能直接扣取用户的资金,这是因为支付机构给pos品牌方提供了此类小额代扣功能。
这个代扣功能由于十分便捷,一直以来深受广大电信诈骗犯罪团伙喜爱,所以这两年监管对“代扣、代付”的风控管理十分严厉,很多线上商户的此类通道都被关闭,之前还有一些所谓的大数据公司,以提供查询网贷个人征信资质为场景,在网络上诱导用户绑卡从而偷偷扣取所谓查询费用,每次都是100、200的小额,就是典型的利用“代扣功能”薅用户羊毛的违法行为。
现在轮到pos机了,很多品牌开始收取什么vip费、流量费、到账保险费等等,由于金额够小,又十分隐蔽,所以发现难,维权也难;还有用户即使发现了也不敢投诉报警,觉得自己tx在先,被人吃准了这个心理。
能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利用平台的代扣功能,代扣功能之所以叫协议代扣,是因为想要实现这个功能必须先和用户达成用户、商户、支付机构三方之间的协议,用户明确知道并且同意才可以扣取;
而不是你想扣就扣,直接从人家卡里拿钱,这是真拿自己不当外人啊。所以如果没有书面协议或电子协议,以及显眼的扣款前提示,按照相关条例,都是违规行为。
以前写总是留点面子,但显然没有机构愿意听,市场情况及社会舆论已经越来越恶劣,我们都不希望有一天看到机子成为全国反诈宣传的案例教材,所以我们还是直接点题吧,请听题:
肆无忌惮的代扣用户各种费用的机构们,用户的告知义务你们做到了吗?经过用户的同意了吗?押金模式被玩成电诈模式真的不打算改变吗?以为代扣的额度小点就真的没人管了吗?
去看看投诉网站的此类投诉量吧!都被投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