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走访了广州的几十家门店,发现在大城市开店赚钱越来越难,不仅仅是因为门店租金和转让费高,还因为这里对生意敏感的人太多了,他们想开茶叶店。一条街上有5、6个抢顾客开快递站的顾客。全市每个村都有3、4家公司虎视眈眈,开着电瓶车。电话里销售经理说广州所有能开的地方都开了,不允许申请。对生意的热情,却发现到处都是别人留下的骨头。
也许只有回到县城才能找到未开垦的处女地,所以我前两天去那里看看那里的人是怎么做生意的。
怀集是广东肇庆的一个县,常住人口80万。因为毗邻广西,所以被称为广东省的西大门。2014年,这里开通了高铁站,很多开往广西、贵州的高铁列车都会在这里停靠。从广州站到那里只需要一个多小时。
县集市
下了火车,来到中央大街,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早上9点,正好错过了早聚集的时间。人不多,停在路边的摩托车烧着油,发动机开始隆隆作响。
除了摩托车响亮的声音,店门口还有一段洗脑神曲。环顾四周,每家店门口都躺着一个低音炮,像一只忠诚的狮子狗。
路过的老人被枪吸引,他们进来抢购。这里的衣服都乱七八糟的,像菜市场发酵的酸菜。
一件15元换9元,大家都很乐意选择。这里的真的买得起,而隔壁的就是个大傻子。
受疫情影响,工厂倒闭,借了货,疯狂大甩卖,20元起步!
低音炮变成了复读机,不停地重复这句话,老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吸引。
我进去一看,有几百块,店员说都是厂牌名品,老人用手仔细摩挲着面料,好像在摸唐僧的袈裟。
一位老人在逛完商店后下了订单。
低音炮低音炮,我以为每个店都有市场就好了。看路口,最繁华的两家店是音像店。
低音炮还有一个屏幕,红衣大妈在上面跳舞。
拿起平板电脑,老板说有二百五十一个,还有一些没有屏幕。广场舞是必要的。他狐疑的看了我一眼,我说帮我妈看看。
该店还销售喇叭、广场舞光盘,还代理制作广场舞制服,提供一站式服务!
音像店真的很多,每条街都有两三家,在广州很难见到。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说我
国 60 岁以上人口比重 18.7%,乡村和县城的老龄化更严重,60 岁以上比重达到 23.81%,而且趋势会进一步加重,难怪这边都是面向老人服务的,想清楚老人需要什么对于开店很重要!数据来源: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1/0511/c1004-32100026.html
这家店明显想得很好,买猪肉送河粉,进店的老人络绎不绝,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搭配。
通灵符、神像、对联,老人的最爱。
连对联都有连锁店,“热烈祝贺顺风湾对联进驻怀集”。
巷口两家纸扎店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
卖的都是带停车房的豪华大别墅,国人对于房子的执念真的太深。
说到服务老人怎能少了按摩店,无论大街小巷几乎五步一间。
一些巷子还是 3、4 间连过去不带停顿,泡脚修脚按摩一条龙 30 元。
艾灸馆也很多。
手机店卖的都是按键超大的老人机
除开音响店对联店,在广州寻不到踪迹而这里依旧人流旺盛的还包括钟表店
麻将机店
床垫订做
驼奶店和头疗馆广州也很多,一罐驼奶粉 6、700,都是忽悠老人的。
广场上围坐的都是打牌的老人家。
支起小摊算命是很多老人的退休创业项目。
步行街没有年轻人,老人们在长凳上扇扇子唠嗑。
夜市
中午吃饭时饭店老板告诉我晚上可以来广场走走,人很多,遂前往。
散步的人很多,阿姨们也摆开架势准备旋转跳跃,这个低音炮真够大!
小县城老人多但小孩也多,只是年轻人少,出门打工的年轻人都把小孩放这给老人带。
看到一家私立学校把小孩合唱团放广场上吸客流,童声震天响。
小县城里幼儿园也非常多,住的酒店附近一家占地很大的私立幼儿园包餐一个月 1500 元,入读的家长很多,在这办幼儿园应该也是一笔好生意。
不见什么潮牌店,这边海澜之家都算最大牌的了。
路过一间店排长龙,原来是周六福珠宝店搞抽奖,广州的金店从来不会这么旺。
在这里周六福和金大福才是主流,周大福反而成了山寨的。
江边夜景还是很漂亮的!
奶茶店
前面说了这边小孩不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下午 4、5 点放学那会人流爆炸。
学生像嗅到糖的蚂蚁一样涌向奶茶店,益禾堂蜜雪冰城老板喜笑颜开,半小时可以干三百单!
这两家店在中学对面所以生意非常好,其他位置不好的山寨店则有点可怜。
连山寨店也做成了连锁,看到好几家益杯茶。
还有小益同学
可能加盟费对于这里的人还是太贵了,这也是机会,很多学校门口还没有益禾堂和蜜雪冰城,开一间生意肯定旺。
一间中学的对门
最高档的小区
有了高铁,最先拉动的肯定是房地产,高铁站周围已经开始密集建高楼,但那里离街道中心毕竟还有 2、3 公里,周边商业还没起来,要说最高档的小区还得算这栋。
拥抱一线江景,屁股下坐着的是这里唯一的大超市 - 大润发,下楼就可以扫货。
走过一条桥就是小城人流量最大的广场和步行街,查了一下,二手房均价 7071 元 / 平米
是广州市中心高档小区房价的 1/20,150 平以上的大户型为主,住在这里的应该算小城的人上人了。
(广州市中心高档小区二手房价 13 万 / 平左右)
回程
回去路上我打了个滴滴去高铁站,司机是个 40 岁青壮年,我问他这边年轻人都去哪了,他说都去广州佛山,我说你怎么不去,他哈哈大笑,说一把年纪了就回乡了,机会留给你们年轻人,还说之前在佛山打了十几年工,回来买部车开滴滴也不错。
我又问在这里打工一个月能挣多少钱,他说都是 2000 多,很少的,不管做店员还是进厂,当然有本事的就去公务员事业单位了,那些才是人上人。我说你这开滴滴也不错啊,收入抵得上店员工资两三倍了吧,他说是不错,时间也自由,哎要不是当年去大城市打工,哪来这十多万买车。
聊着聊着想起一个事,几个月前一读者找我,他在我老家潮州开益禾堂,巧了就是我家隔壁那间,他英国海归,回乡开了 3 间奶茶店,于是我想起怀集学校对门那间蜜雪冰城,或许那也是某个回乡的人开的吧,不然哪掏得起 30 多万的前期费用。
在大城市打工的积累了资本回乡降维打击,那些去不了大城市的呢?只能留乡进厂或当店员,月挣两三千永无出头日,哎年轻人要有活路还是得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