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市场规模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那农副产品加工有哪些行业在农村做什么?有哪些政策补贴呢?
一、在农村进行农副产品加工有哪些行业
1、大宗农产品加工
大宗农产品加工主要包括高粱、玉米等项目。这些传统的经济农产品可以加工成半成熟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比如高粱可以加工成糯米食品在超市销售,玉米也可以加工成油炸玉米片、膨化玉米粉等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前景广阔。
2、豆制品加工
豆制品是非常有营养的食物。主要加工原料是农村生产的各种豆类,如大豆、黑豆、豌豆等。被加工成各种食品,在市场上也很受欢迎。
3、木炭加工
木炭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燃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建筑、干燥、医药等行业。
4、饺子加工
饺子是人们经常吃的小吃,加工投入不大。自动饺子机成本4300元;饺子馅中的各种原料均取自农村,综合加工可有效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饲料加工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规模化畜牧业的趋势逐渐显现,有力推动了饲料市场的发展。农村饲料加工必将取得成功,前景广阔。
二、农副产品加工的补贴政策有哪些
1、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贴政策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本项目往年补助比例为总投资的30%。自2016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项目对象实行定额补贴,标准为1-34万元。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发展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初加工。中央财政对合作金融补贴项目的资金额度为30-80万元,对涉农企业的资金额度为50-100万元,对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资金额度为20-40万元。
3、国家扶贫开发资金扶持项目
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对贫困地区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扶持。自2004年起,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内认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并提供贷款贴息支持。据统计,80%以上的扶贫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规模不确定,一般200-500万元。
/p>4、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
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把支持农产品加工、推动建立一批集优势产业生产和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资金规模不定,一般为30-150万元。

5、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申报
畜禽水产调理制品,蔬菜调理制品,生制或熟制菜肴调理制品等的加工生产等,从事主食加工的企业可以申报,往年申报时间在4月左右。
6、农产品加工专项补助项目
项目范围:粮食、果蔬、畜产品、油料、水产品、食品、液态奶、酒花麦芽类等。
项目要求:对企业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有要求,具体各地要求不一致。项目补贴20-50万元。
7、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
项目范围:
(一)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和特色产品加工等。
(二)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
(三)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
项目支持:开发银行将根据农产品加工企业需求提供各种类型的贷款产品。
8、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示范
对粮食、果蔬、棉麻、油料等农作物生产及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饲料化开发,挖掘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潜力,推动粮食作物饲料化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废弃物饲料化利用。
申报主体:农民合作社,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或饲草料加工企业。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支持。
项目要求:合作社成员户数50个以上,企业注册资本应达到500万元(含)以上。
项目补贴:300-400万元。
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必须做好规划,找准定位,充分发挥地方和自身优势,才能更好的规避风险,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扫描或者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