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记者马玉玺
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超过3000万辆,社会保有量接近3亿辆。与电动自行车数量逐年增加相比,充电起火事故时有发生。据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00起电动车火灾,伤亡数百人。近日,记者走进天津市武清区某小区,感受到从“乱收费”到“规范收费”背后发生了什么。
违规充电比比皆是
位于武清区京津塘高速附近的泽鑫大厦小区,于2018年底交房。常住人口300人以上的高层住宅楼有10栋,其中70%以上有电动车。小区虽然有9个车棚,但交房时没有配套的充电设施。因此,在交接之初,绝大多数电动自行车车主并没有把车停在车棚里,而是骑着车回家。居民刘景华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大女儿在杨村十二小学一年级,离家不到一公里。她每天骑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由于使用频率高,刘景华的电动自行车需要每周充电一次。于是,她干脆坐车进了屋,顺便充了电。“外面没有其他电源。我们不能去其他地方充电。占用走廊不好。只能这样了。”刘景华说。
在走廊充电占用了消防通道,不安全。推回家充电安全吗?刘景华心里清楚,在家里充电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人睡卧室,车在客厅充电。虽然刘景华晚上睡觉时会感到不安,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居民在家给汽车充电
泽信大厦10栋楼的20部电梯里,都有禁止电动车上楼的告示。不仅如此,物业还定期在业主群中推送关于电动汽车楼上充电安全隐患的相关内容。尽管如此,还是会有人推着电动车上楼充电。居民李女士是一名上班族。她经常看到邻居在早晚高峰时推着电动自行车在电梯里,一起乘电梯上下楼。“因为我们家的入户门离得很近,有时候邻居从家里抽出一根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我通过了一次,效果不好。”李女士说。
一些居民强烈反对,而其他人别无选择。无奈之下,李女士只好跟物业反映情况。物业经常接到小区内电动自行车上下楼梯充电的投诉。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物业管理也很困难,劝导是唯一的办法。“每天,巡逻队不时进行随机检查,但有些
业主趁你不注意就把车骑回家充电了,管也管不住。”泽信物业天津公司项目经理张松说。电动自行车车主在楼道和家里充电,随时被邻居和物业工作人员盯着,可这车还得骑、电还得充,不少居民只好偷偷在连廊里充。“我就亲眼看见有的业主在消防的连廊里充电,因为这里离他家的窗户很近,能接出来一根电源线。但是这样充电,安全隐患更大。”李女士说。
泽信公馆小区物业共有3个客服管家,每个管家负责的入住户数是80多户。为了让居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物业把客服管家定期巡查和入户宣传作为日常工作之一。在入户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电动自行车或是老年代步车相当于是小区里很多腿脚不利索老年人的拐杖。
赵大爷今年70多岁了,儿女都在北京,平日里只有他和老伴儿两人生活在泽信公馆小区。老伴儿前些年因病导致不能自理,因此,采买家里的生活所需主要靠赵大爷一个人。出门就得开着老年代步车,充电也就成为了老两口的刚需了。在泽信公馆小区入住群体中,有一半都是老年人,其中像赵大爷这种情况,日常出行比较依赖于电动自行车或者老年代步车的有近80户。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进小区 阻力重重
张松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到,有的小区安装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受此启发,他开始琢磨泽信公馆这个小区具不具备加装充电桩的条件呢?于是,他开始“海选”合适的建桩企业。
一方面,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物业要选择成功案例较高的充电桩企业,这样才能保证居民后期的使用率。另一方面,还要从居民消费角度考虑,不能选择费用太高的充电桩企业。几经筛选,最后选择了武清区的一家本土企业。“因为是无线的,通过电磁感应充电,对于业主来讲更方便也更放心。”张松说。
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居民可以低偿甚至无偿充电了,另一方面,增加了居民使用充电桩的粘度,养成大伙儿在充电桩充电的习惯。打消了居民对价格的顾虑,下一步要考虑的则是电表落户落在哪儿。由于建桩企业在小区没有资产,是不能申请电表加装的。同时,又不能以居民名义申请用电。于是,物业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向电力部门提出了加装电表的申请。电表落户的问题解决了,建桩企业和物业开始在小区里选址。6号楼楼门前的一块空地,成了建桩企业最理想的点位。当住在6号楼的居民听说要在楼门附近安装一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时,当时就不乐意了。“我这么大岁数了在这买房,就是图小区里清净,不走机动车。安上充电桩,都在我楼下充电,我不同意。”6号楼一位居民说。
居民不同意,可是这加装充电桩的事儿不能这么耽搁下来。于是,物业和建桩企业又在小区里重新选址。“小区里的电动自行车主要集中在八九号楼,占到了一半以上。所以,我们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这里。”中天华信(天津)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监王浩龙说。这次选址,8号楼和9号楼的居民倒是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但是对于后期施工来讲,麻烦来了。“施工距离长了,比第一版方案长了四分之三,这样,工程量一下子翻了四五倍。”中天华信(天津)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副总监张成龙说。

施工现场碰方案

建桩企业和物业在现场选址
考虑到施工成本的问题,工作人员只好再寻找合适的建桩点位。物业公司的想法是,小区9号楼楼门前本身有个车棚,他们建议在棚内加装充电桩。然而,这一想法却被建桩企业驳回了。“经过我们实地考察,车棚里有很多僵尸车。我们的桩体是免费进入社区安装的,所以必须要保证使用率,否则收回成本的周期就太长了。”王浩龙说。对此,物业公司承诺定期对车棚进行清理和整治,以免影响电动自行车车主的充电。就这样,双方达成一致,把充电桩建在9号楼楼门前的车棚内。为了尽可能少破土破绿,同时确保不触碰到地下的水电气热管网,建桩企业采取了人工施工的方式。由于施工正值冬季,天冷,土地又僵硬,不好施工。为了让居民尽早用上充电桩,施工队员从原计划的5个人增加到9个人,确保如期完工。今年3月,泽信公馆小区的居民享受到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带来的便利。

泽信公馆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居民用手机连接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居民使用充电桩给车充电
眼下,天津市多个区都已有小区安装上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缓解了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问题,未来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在小区里享受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带来的安全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