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非常长,但是会教会你如何看懂和分辨估值,值得你细读和收藏!
投资中三个哲学问题,为什么认为便宜,为什么认为好,为什么要现在买,对应的就是,估值问题,品质问题,和买卖时机问题。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股票基本就没有问题了。其中,估值是能够反映“机会”和“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你能理解估值,你至少能大致理解你的股票是风险还是机会。到时候结合技术形态和基本面,可以达到1 1 > 3的效果。
股市里很多人认为便宜=股价低。事实上,便宜意味着低估值。
例如:
以“铜块”的价格购买“黄金”,而不是以“钻石”的价格购买“黄金”!不变的价格就是股市中的估值,表现就是所谓的“潜在价值”。
“铜块”的价格可视为低于下图中的“价值曲线”,如“3”低于“4”;“钻石”的价格在下图中显示为“1”和“5”,高于“价值曲线”的“2”和“6”;那么,“黄金”本身的价值就是“2”、“4”和“6”;这是一个简单的举例!所以,在投资中,你应该在1的位置卖出,在3的位置买入,在5的位置再次卖出,等待下一个“3”的到来!
听上去是不是很简单?但实践过程之中可能没有那么简单哦,因为主力、机构、市场、公司都会“耍花样”!
那么,首先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知道用什么指标来区分估值吗?其实和技术分析一样,区分估值的方法有很多,有几十种,也有几百种。
但它们都是一样的。
只要学会掌握其中的1-2种,就能走遍天下无敌!
因为,技巧在于“精准”,而不在于“丰富”!
常见的估值指标包括动态市盈率、静态市盈率和滚动市盈率;
还有所谓的总权益加权法、等权平均法、中位数法;
和市净率;
其实都是可以分析和评价的指标,那么你喜欢用哪一个呢?
c5-41ac-aba6-9737ef7e1e0d" />举个例子:
就好比有人喜欢用行业内的平均市盈率比例来判断自己个股所属行业内的估值高低;
如果低于30%中位数就是低估;
在30%~70%内就是合理;
而高于了70%的就是高估;
这样的方法对于行业内的纵向对比来看是非常不错的。

再举一个例子:
有些市场喜欢用一个市盈率范围来判断风险和机会。
就好比美股百年以来,就好比在美国股市100多年的历史里,高于20倍就是风险,低于10倍就是机会,10-20倍就是合理,25倍以上就是严重的泡沫估值。

普通市盈率看估值!
而A股市场高于20倍就是风险,接近或者低于10倍就是机会,而10~20倍里就是合理。
那么超过了30倍,乃至40倍 ,就是一个泡沫,类似于2000年的牛市,以及2007年的牛市,而2015年的牛市高于了20倍,处于风险,所以下调了。

等权重市盈率!
前面说了普通市盈率范围判断,现在换一个等权重市盈率。
可以看到范围完全不同了:
接近40倍,以及40倍以下才是机会;
而接近80倍,甚至高于80倍是风险!

但是这样的市盈率范围判断法不适合所有的类别。
就好比,银行、地产、建筑产业等朝阳行业低于10倍可能不一定是机会,反而还有可能是风险。
而对于互联网、新能源、计算机、人工智能、芯片等朝阳行业,甚至个股,也许高于30倍,50倍也不是风险,反而是机会。

所以,今天我就告诉大家,我是如何用市盈率TTM这个指标来看懂个股估值的!
TTM的意思是:最近十二个月市盈率。
市盈率TTM就是最近的4个季度的估值,它比动态市盈率和静态市盈率更有参考价值,也不会片面!
首先,一定是先要排除那些业绩不稳定的个股。
你说业绩都不稳定了,时亏时赢了,那一定是有基本面风险隐患的。
而且对于市盈率TTM来说,业绩不稳定就无法做有效参考,就会变得像下图一样凌乱不堪,你怎么可能很好地去研究和分析。

市盈率TTM的使用核心就是:长线的角度,以一个大周期的角度去分辨估值的高低。
就好比,我们可以用最近的一轮完整牛熊市或者3-5年的数据,去找一个中位数!
以这个中位数作为机会和风险的分界线,也就像文章前面提到的“价值曲线”;
最后以低于价值曲线的位置判断为机会;
以高于价值曲线的位置判断为风险;
然后,重要的技巧就是找出历史上的一些参考位置进行参考。

举个例子:
下图中的这只个股,我找了三轮牛熊市作为参考。
再以“铜块”的价格买入“黄金”,而不要以“钻石”的价格买入“黄金”的逻辑去分析。
你们可以发现07年、09年、15年的牛市,它都涨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顶部区域,所谓的“钻石价格区域”;
中间的估值中位数也停留在了27倍左右,作为“价值曲线”判断,所谓的“黄金”;
而05年、08年、13年、以及如今都是处于一个中位数之下的底部区域,也就是所谓的“铜块”价格区域。
非常明显,也非常有参考性!

但是如果你只把时间缩短到1年以内,那么这种指标的参考价值就非常低。
容易被主力利用!

如果是刚上市不久的次新股怎么办?
也非常简单哦,以上市后的高点作为泡沫的开始,而2-3年里的阶段性低位,作为底部区域。
就好比2015年大牛市之后上市的次新股。
我们就可以把它刚上市的市盈率作为历史高点(泡沫);
而在2018年-2019年这种大部分个股的熊市见底位置,看成低点;
所以,2-3年以上的上市时间都可以用市盈率TTM去判断,但小于1年的上市新股,则参考价值非常低。

什么是主力善用的估值圈套呢?
我们看到了这家公司的利润在第二季度爆发式增长。
明显不同于前期稳定利润增长的本质。
所以,这里带有特殊性和不可持续性!

这里从估值上可以看到,下方紫色区域里有明显的断崖式估值降低。
这不是说明它估值真的低了,因为未来一旦业绩恢复正常,这个短期的估值降低就是“假象”。

所以,参考的时候要把这种特殊性去掉,以过去几年的估值水平和如今的股价做一个简单计算,评价它真实的估值,而不是被突发性的迷惑。

我来举一个主力明显利用业绩降低估值,欺骗散户接盘的“圈套”案例!
看一下这家公司的利润。
前面是正常、真实的利润,而后面是“美颜”的利润,是上市公司有预谋的利润。(别问我为什么上市公司可以这样玩,你去问问许多公司的财务就知道了,这样很容易操作)

我们来看看估值。
估值看到了没有,因为2020年的业绩大增,本来应该达到红色泡沫区域的估值却进入了紫色机会区域。
但如果不是这样的“美颜”业绩,而是真实的业绩,其实现在应该在上方区域,不是在下方区域。

所以结果很明显。
主力就是利用了业绩美化,高位利好,以及低估的陷阱,来吸引散户接盘。
但真实情况是,股价一路下跌,散户在买,主力早就开始跑了。

那么 ,如果反过来。
一家公司本来业绩都是不错的,但是突然业绩下滑了,估值上升了,你说是不是主力又一种圈套呢?
大家仔细思考一下。
这就是对于估值的判断和分析!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更多干货可以购买我的专栏或者进入我的圈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