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深圳和成都相比,Xi的文化创意指数排名并不靠前。然而,所有Xi人和游客都能深切感受到Xi近年来在文化创意方面的努力。2018年,Xi安将变得更加美丽、时尚、宜居。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农历新年,我们已经开始想象大IP Xi安将如何再一次惊艳全球。
“Xi安是最中国的”
打造最强文创IP
2019年新年伊始,第二届“Xi安最佳中国”活动正在积极筹备中。曲江新区亮化工程已基本完工,改造后的新唐人街以更加时尚清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一年前,在狗年春节期间,Xi安被宣传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城市,使Xi安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名人之城。据统计,2018年,“Xi安是最中国”的30余个事件吸引了超过1.8亿人的关注。春节假期,Xi安接待游客1269.49万人次,同比增长66.56%,实现旅游收入103.15亿元,同比增长137.08%。这种以春节为契机的城市营销,加速了新Xi安形象的建立。
xi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周蓉说:“Xi‘安’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年”是一场发掘整理历史文化和民俗节庆资源的文化盛宴,以陕派地域文化、传统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充分展示Xi安的美景、民俗、民风,充分展示Xi安传统文化的根与魂。这个城市营销的后续力量也很强。从2018年5月1日来Xi旅游的人数来看,Xi安已经成为仅次于北京的中国第二大旅游城市。随着浐灞湿地公园、大唐芙蓉园等园墙的逐步拆除,Xi安正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文化创作IP。
Xi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一座城市的创新之魂。“文化产业具有绿色性、轻资产性、融合性、参与面广等特点,符合关联性强、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高的三大支柱产业选择标准。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在全面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的同时,可以扩大就业,促进创新创业,从而实现区域消费升级,提升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的创新之魂,Xi安强调以文化为先,以文化建城市,以文化强城市。
咖啡名片展示了时尚的一面
当很多外国人把Xi安称为“墨都”时,Xi安的咖啡文化却在悄然兴起。
—— Xi安创业咖啡街,是第一个咖啡主题街,制作者云集,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自2017年9月29日开街以来,以咖啡文化为粘合剂,引进了80多家创业服务机构。2018年9月29日,嘉汇坊—— Xi安创业咖啡街区2.0盛大揭牌,进一步构建“空间创投资源服务生活休闲”全要素双创生态圈,打造世界级“创新高地”“创业福地”“创富胜地”。
2018年11月30日,“咖啡”品尝Xi安——2018,首届Xi安咖啡文化节在Xi安创业咖啡街拉开帷幕,83个品牌参展,其中商业机构47家,孵化器36家。2018年12月28日,“独立咖啡节(xi安站)”在曲江新区开元广场至陕西大剧院的街道举行,给Xi安市民和游客一个集咖啡、表演、艺术等活动为一体的盛大狂欢。咖啡文化创业模式已在Xi安开展。杨说:“依靠咖啡进行文化创意商业转型确实是一种容易的商业模式,但并不是唯一容易商业化的模式。中国茶馆文化和古镇文化都是容易商业化的模式。"
在商业体中扮演文创
网上购物很流行
环境下,西安2018年新开的商场却超过30家。与以往商场不同,很多商场无论从设计本身还是内在的商业组成,都更看重艺术氛围。例如高新大都荟是“西安首个独栋庭院式主题商街”与“都荟国际广场MALL”组合而成的创新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组团之间的景观广场、独栋之间的庭院外摆园景、独栋屋顶的私人花园,充分打造立体景观概念,既符合商业需要的通达动线,又保证了必要的私密空间。
以科技、运动、文化、美食为符号,打造全新的亲水景观商业街,MOMOPARK艺术品展览、深山市集纳入其中,在商业定位上融入了时尚、艺术、自然和格调四个元素,创造优质的全生活体验式商业中心。
2018年西安“十一”国际车展上,增加了与往年不同的展区——“老爷车文化艺术展”,著名油画家钟国昌介绍,油画艺术和老爷车文化有许多共通之处,都是优雅与高尚的生活美学。美术作品在西安国际车展平台上的展出,是跨界的碰撞,会让艺术家们产生更多的创作激情。
蓝海风·漫巷的超大书墙成为新的打卡圣地,也将画展等展览艺术纳入商场布局,成为一大亮点。
刚刚开街的曲江创意谷建筑本身魅力无限,打造高线公园概念,由台北101大楼灯光设计团队操刀,整个商业街区隐藏着多处艺术装置。通过环境的变化与人产生互动,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将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
杨秀云认为,文创在满足居民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商业化实现文创的持续发展;但文创的商业化过程必须具备时尚和实用,才能被消费者接受、认同并消费,“商业体和文创的这种结合是必要的,一是文创本身具有高融合性,只有在融合中才能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二是文创的发展首先必须满足居民基本的文化需求,才能激发居民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三是文创只有在被大众认可、接受和消费时,才能实现商业化。”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投资增长新引擎
杨秀云告诉华商报记者,大力推进文创产业发展这几年,西安文创产业产值占比不断提升。
首先从数据上看,2017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达到340家,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2018年上半年,全市净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04家,规上文化企业数量达到460家,完成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208.27亿元,同比增长20.9%,2018年上半年,西安文化产业投资增长84.2%,同比提高75.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经成了投资增长新引擎。
二是获得多项国家级文创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级印刷包装基地、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基地、国家级文创出口基地等。
三是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效果:建成了西安互联网文化产业基地融合,搭建国家级动漫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和文化金融融合平台,丝路国际创意梦工场,推动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
杨秀云表示,虽然丰富的文化资源是西安文创的IP源泉,科技实力雄厚,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转化不足;懂文化、懂创意、掌握技术和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城市文化产业组织滞后也让西安的文创发展与其他城市相比稍显缓慢,“在浐灞公园、大唐芙蓉园围墙推倒后,还需在公园的文创内容、文创产品、艺术表演、餐饮文化等方面进行合理布局和精耕细作。”杨秀云说。 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用文创的眼光看城市发展水平
西安在全国排第几?
在很多人认为文创还是个新词的时候,很多城市已经把发展文创产业作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头戏。文创量化了文化价值并使文化在当代审美下的重构与活化,让城市长出轻灵的翅膀,飞得更高,看得更远。日前,新华网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排行榜”。以文化创意的标准来衡量城市发展水平,这还是头一回。
综合榜南方城市完胜
据了解,“2018年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排行榜”评价体系非常细致,包括“文化创意+创意生态”“文化创意+赋能能力”“文化创意+审美驱动力”“文化创意+创新驱动力”等4大方面,每一方面又包括多项考核指标,大到文化创意占一个城市GDP的比重、政策环境,小到一个城市的好客度、城市美好感、城市幸福感等等。
根据各项标准的评分得出排行榜,分为直辖市的城市排行榜、副省级城市排行榜、地级城市排行榜以及综合排行榜。其中,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综合排行榜前三名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第四至二十名是东莞、杭州、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成都、西安、武汉、南京、宁波、哈尔滨、郑州、无锡、长沙、温州、绍兴。为什么列出这么多城市名?是因为我们大西安跌出了前十!而在副省级城市排行榜中,深圳、杭州、广州、成都、西安位居前五。
可以看出,除了首都北京一骑绝尘,南方城市在文创发展上完胜北方城市。
西安“文创指标”没有突出项
文化资源是我们西安引以为豪的,为何在文创排行上,就连东莞都超越西安了?仔细想想,榜单排序虽然在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在对比了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前三位城市后我们可以看出:北京的突出优势体现在创意生态指标分值上,在文化创意人才要素、资本要素、政策环境以及市场前景方面都表现出众。深圳的主要优势表现在审美驱动力指标分值上,在企业设计资源、公共文化创意空间资源、人均文化创意普惠等方面,深圳都位居全国领先地位。上海的相对优势体现在创意生态和赋能能力两方面,其独特优势体现在城市的开放性和国际化方面。
副省级城市排行榜中,深圳与其他形成差量级优势,尤其在审美驱动力和创新驱动力两方面,近乎3倍分值优势高于排名第二位的杭州。杭州与广州的城市文化创意指数相近,而且在四个主要考核指标趋势也相似,都在“文化创意+赋能能力”方面有较好表现。成都与西安分值相近,而且在四个主要指标方面处于均衡发展状态。
意外的是越过杭州、重庆、西安的东莞,在“文化创意+审美驱动力”方面在地级市中独占鳌头。 华商报记者 路洁
文创先锋眼
文创推动城市变革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上一座城市?经济实力固然重要,但是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生活大环境的创造展现出来,才会让更多的人愿意来这里生活、创业,这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因此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就成为必然,需求的驱动、技术的变革、政府的引导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8年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排行榜”的幕后推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王齐国表示,创意的本质包括价值驱动和审美驱动,而这两方面是推动城市变革的动力因素,其对城市变革的所有影响就体现在城市经济和城市环境两方面,“文创首先是改变,第二是新的审美趣味,第三是创造新价值。这是一个完整成的链条。贡献新价值是创意的本质,如果我们做了改变,做了创新,我们也赋予了它新的审美趣味,最后没有创造新价值,这个创意就失败了。”
王齐国介绍,文化创意的价值驱动体现在:以文化创意作为生产力,通过创意设计赋能传统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化,创造新价值。以文化创意作为生产资料,使无形资产如内容IP等转化为货币资产。文化创意的审美驱动体现在:文化创意与商品服务融合,在商品服务的使用价值之上,增加审美趣味,实现商品服务的更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与城市空间融合,使空间结构利用更加高效,空间设施更具人文色彩,更加舒适而便利,空间景观更加具有审美趣味。
中国的城市应该被赋予文化创意的力量,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加和谐。 华商报记者 路洁 摄影 邓小卫 华商报摄友 徐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