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债6万到睡了几百万只用了三年”,“除了工资,三年赚了100万:比穷人更可怕的是穷人的思维”.最近,这样的文章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Tik Tok等平台并不少见。其中大部分是各种金融和商业类的定向广告。有影响力的广告词似乎表明,无论你的月薪是多少,只要
这不可避免地让小白的财务经理感到兴奋。
新京报记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几元或十几元的课程只是财经类课程常规化的开始。其间导师不断提高回报,逐步引导学生升级课程,价格随之飙升至几千元。有同学告诉记者,花2000元理财的收入没有增加,还被征收智商税。
2月2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看到行业内三大头部公司,——微商学院(简称:微商学院)、齐牛商学院(原名:快金融商学院)、龙投资学校(简称:龙投资)投诉量均在900余件,较1月中旬激增约400件。吐槽问题涉及课程与金额不匹配,涉嫌诱导宣传。投诉小组来自学生和上班族。
事实上,金融和商业教育并不是一个新的轨道。早期多是银行、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为了吸引客户而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指导具体的产品。但随着行业细分,财商教育更加独立于产品推广。目前,行业领先院校之一的——长投学校成立于2011年。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可以“缓解焦虑”的行业持续“高烧”。然而,财商教育独特的金融和投资属性,使其有别于普通的培训行业。随着野蛮的生长,这类机构是否应该被许可和监管越来越成为焦点。业内人士认为,财商教育确实有必要,但行业内的不规范现象亟待整改。
进群
“白菜价”学理财,学员群两天增至300人
22岁的杨毅(化名)在工作中逐渐积累了一点闲钱,偶尔也会买一些理财产品,但整体回报率并不高。虽然她被平台定义为低风险投资者,但她却萌生了大胆追求高收益、发家致富的想法。
“花12元就可以参加理财训练营”。看到这个低门槛,杨毅加了苗伟商学院老师的微信,成为其中一员。
杨加入的时候,只有二三十个人。两天之内,这个团体的成员增加到大约300人。据介绍,训练营为期12天。课程涵盖“如何从穷人思维过渡到富人思维”和“普通人如何通过复利定律致富?”“你花得越多,你就越富有”等。老师会根据课程通过微信语音或文字授课。
课程第一天结束后,班主任会给学生发私信,填写问卷了解职业、工资、债务等信息,并截图自己过去半年的收入情况。杨毅告诉记者,群里很少有人插话,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老师的课程走。没过几天,杨毅就被复利思维打动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复利思维,即使我每个月只投资几十万块钱,我至少也能实现20%的复利。财务自由。”杨毅告诉记者。
但是同样带着这种简单幻想在团里学习的张洁(化名),上了半年的金融业务课,还是有点白,在理财方面并没有获得更多的收益。2020年疫情期间,她花了2000多元在长投学校前后学习财务管理课程。
张杰报道的原因很简单:“虽然网上有很多金融知识,但我总觉得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花钱可能更好。”
然而,现实却很骨感。尽管如此
教你只赚不亏的具体理财工具和方法。”但在金融专业人士看来,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稳赚不亏的理财已经越来越少,即便有,也意味着收益率很低,这显然与宣传相去甚远。一位金融行业的分析师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曾经被某家头部财商教育公司邀请做嘉宾,但是在看到对方发来的资料时,发现其中有很多基本概念不准确的地方,逻辑也存在问题,于是拒绝了。
调查
“画饼”推荐高价课,6000多元学费可分期付
新京报记者从微淼商学院宣传看到,当前教学班分为入门、进阶等不同阶段,点开“入门”教学即可看到“12天理财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限时推广价12元。
记者随后体验了这一课程。进入微信群几天后,就有老师在群里推荐数千元的高价课程,并建议学员通过分期的方式付学费。
“6000多元的学费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很多同学也是选择分期来报名的,一个月600块钱,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什么压力。”在被记者以学员的身份询问学费时,微淼“小白”理财课的老师如此回应。

其间,他宣称,今年理财收益最高的时候超100%,现在跌了点,还有70%多。“我以前也觉得高于5%难以想象,但学完之后,你就知道什么样的股票不会亏,什么样的基金可以买。所以,不用羡慕这么高的收益,收益和理财能力是成正比的。如果你想具备这种能力,就可以跟着老师继续学习,报名进阶课。”高收益成了老师推荐高价课程的一大理由。
将低价财商课作为导流渠道,并非仅是微淼的手段。新京报记者通过微信扫码进入启牛商学院学习班,群内循环推荐班主任的微信,宣称单独添加可领取小白理财书籍等多份资料。宣传中,小白理财训练营为9天,原价299元,限时免费。
开课后,不同于微淼商学院以班主任微信语音文字授课,启牛教学群内,每天发放当天的视频链接,点击即可学习。视频中,授课老师会时不时地提及深层次课程,并称报班升级后老师会带领大家实操。
此外,启牛商学院会在直播课中宣称带领大家赚大钱,直播间课程限时优惠只要2880元,并且限额60人。新京报记者以学员身份询问时,班主任多次微信语音连线推销课程,称如果钱不够,可以分期支付,“很多同学都把学费赚回来了”。

对于收益,这位班主任只是反复强调可期的赚钱机会,“每月投资两三百元,长期坚持也是一笔高收入,一个月就可以赚好几千块钱;打新债风险极低,按少的算,一个月中四签,每签赚300元,一年能够白捡上万块钱。尤其是有负债的同学,可以学习到富人思维开源赚钱的小秘诀。”该班主任说道。
不过,记者根据Wind数据查询,2020年12月6只可转债上市首日即破发,进入2021年,截至1月31日,市场共发行了18只可转债,其中7只上市首日破发,占比将近四成。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可转债破发进入新常态,可以说“躺赚”的日子已经过去。
而记者注意到,该启牛商学院班主任的微信上也已经被着重标明“对方曾被他人投诉,谨防诈骗。”

揭秘
收割套路:高收益诱导,课程打包卖
新京报记者体验财商课发现,为了引导学员购买高价课程,理财训练营暗藏清晰的“捞金”套路。
首先,这些机构会用“3年赚百万”等概念吸引一批理财小白前来上课,老师讲课期间穿插公司介绍,让学员了解公司的同时,打消顾虑。老师还会灌输“理财能力很重要”,引导学员不断学习知识。
此后,老师本人开始现身说法,内容大多为因投资负债后,学习理财便在短时间内赚到不少钱。种种铺垫都为后续推销升级课程埋下伏笔。
推销中,“低价限额”成为一大套路。在记者体验的微淼商学院课程中,一个将近300人的群里仅有49个优惠名额。这些优惠即微淼商学院将《系统课》、《财报课》和《企业课》一起打包促销,售价6998元。老师在群里称,小白训练营是最低价,优惠名额一旦用完,便恢复原价。
而为了打消学员觉得课程比较贵或者学不会的念头,财商课老师不时在群里发出老学员提到“投资已经赚回学费”的截图,并称“60多岁阿姨都能看懂”,“老师带过超万名同学,还没有说学不会的”,增强学员购课决心。
推销课程除了低价玄机,财商教育平台往往用较高的收益“诱导”客户,暗示学完这些课程,收益率就有了保证。其中,微淼商学院一位老师介绍,若好好学习财务自由系统操作课,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15%左右。对于“学完课后能达到什么水平”的提问,其打包票称:好好学独立操作没问题,和老师水平差不多。
财商教育平台大力推销进阶课程,背后是远不同于入门课的高定价。微淼商学院的进阶课目前主要有4门:财务自由工作操作技能课,财务自由财报分析技能课、财务自由企业分析技能课和金融投资与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前三者售价均在3698元以上,金融投资与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是998元。
相比之下,启牛商学院的进阶课品种更多,进阶课和高阶课共有12门,包含基金、股票投资训练营、稳定收益赚钱课、富人思维认知课等,价格多为几百元到1000多元。长投学堂的进阶课程与启牛商学院类似,目前主要理财课程有十余个,价格最高的是REITs投资训练营,为1480元。
不过,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些课程通常在微信群中被打包出售,其中微淼商学院的进阶班课程打包售价6998元,启牛商学院的为2880元。


隐忧
课程质量成槽点,头部三机构被要求退款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财商教育行业“野蛮生长”,课程设置标准不明确、教师资质等是饱受诟病的一大问题。
微淼商学院一位讲师告诉新京报记者,微淼很多老师都是从优秀学员成长起来,他便是在2017年底购买了进阶课,然后晋升为微淼讲师。就具体硬性指标,他表示,招聘老师对学历没有太多要求,大专起就可以,现在也有要求本科以上的讲师。
记者从微淼官网的人才招聘信息看到,全职在线指导老师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没有具体专业限制,不过,公司强调学习能力要强,专业知识会进行系统培训。
对此,知名财经评论员司徒正襟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财商教育本身是建立在经济学学科基础上的一个知识体系培训,应该包含宏微观经济、证券、银行、保险、基金等基础金融产品知识,企业会计知识、工商税务知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学习。针对财商课内容和教育流程,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业内也没有明确标准,比如是否应该像给投资者进行风险定级一样,区分不同等级的学员以给他们教授不同难度的课程,这值得探讨。
乱象之下,目前财商教育平台已有不少“吐槽”。截至2月2日,黑猫投诉平台上,行业规模较大的三个机构——微淼、长投、启牛的投诉量分别达293条、146条和512条,涉及问题主要包括诱导消费、虚假宣传等。相比1月中旬,3家的投诉量合计500多条。
根据黑猫投诉上百位消费者留言,在“小白”课程的基础上,高阶课程会进一步学习理财知识,且承诺“毕业不满意可以全额退款”。而在学员看来,高阶课程主要是视频课,内容比较基础,难以落地赚钱,一些基础薄弱的学员甚至难以拿到毕业证。
记者调查看到,有些平台规定,颁发毕业证2日内,学员认为课程价值低于价格才可全额退款,也就是说拿到毕业证才能退款,这就构成了“死循环”,导致学不会的学员难以拿到退款。一位匿名用户要求启牛退款,理由为“我五十岁了,在外打工,连小学都没毕业,根本学不会听不懂,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律师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购买课程的电子合同中通过营销手段把具体的内容模糊化或隐性化,消费者可以对合同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花几千元购买到不匹配的课程,较难构成合同欺诈。而不满意退款,相当于是单方面做的一个承诺,机构其实有很大的解释空间,这与典型的虚假宣传有所差异。“后续,行业整治可能性比较大的操作是行业自律协会介入,进而依赖于各部门的配合,但是否进行进一步监管还要看其规模及覆盖人群的范围能扩展到多大。”
监管
有平台为券商开户导流,风口之上是否应持牌上岗?
目前,微淼商学院、启牛商学院和长投学堂占据了较大的国内市场份额,其中,成立于2017年的微淼官网称,已为超过5000万人普及理财知识,启牛商学院和长投学堂官网则称用户数或付费学员已突破500万。
如果以对专业金融机构开展投资咨询业务的要求来审视这些财商教育平台开展的宣传以及教育服务,两者在服务内容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后者却游离在规则之外。根据证监会《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无论是从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还是基金投资顾问业务,都需要持牌经营,并接受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督,但财商教育平台在授课过程中,虽然也涉及不少金融、理财方面的专业知识,甚至还有挑选基金、股票技巧,但却并不持牌。
新京报记者在微淼、启牛、长投的官方介绍页面上均未发现持牌标志,另外,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的投资咨询公司信息公示中,记者分别查询了三个平台所对应的公司名称——北京微淼财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巅峰同道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昌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均未列其中。
此外,《征求意见稿》提及,证券基金投资咨询机构应当充分了解客户,对客户进行分类,并对所提供的证券基金投资咨询服务实施风险评级、分类管理,遵循风险匹配的原则,充分揭示风险。记者体验过程中,针对不同人群教授的都是雷同课程,并未见到对客户进行分类以及对授课服务实施风险评级。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对记者表示,财商教育的重点应该在于对投资者进行基础知识的普及,特别是风险知识的普及。在教育过程中,不应该有预期收益率的引导,毕竟即便是专业金融持牌机构这种行为都是违规,更何况非持牌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告诉记者,这类培训不少是咨询公司在做,并没有培训资质,存在监管漏洞,导致鱼龙混杂,反而“收割”了很多急于赚钱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京报记者调查中还发现,财商教育平台由于与“炒股”、“开户”等存在天然链接,因此成为一些券商机构导流开户的入口。
在微淼老师的宣传中,学员完成规定次数的作业会有一个奖励——低佣金开户通道,即佣金为万分之1.6的华泰证券。华泰证券官网一客服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上海分公司与霍尔果斯财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开户合作,在微淼商学院,财富自由教育系统平台,属于正规开户。”
不过,记者联系华泰证券北京某营业部得知,华泰证券针对个人的开户佣金默认为万分之3,经过申请后最终可以低至万分之1.6,其中ETF交易佣金可以低至万分之1。
回应
微淼:分期付款是正常社会现象 启牛:不存在退费难问题
针对小白课程群中老师宣传高阶课程以及学费分期付款等问题,2月2日,微淼相关负责人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目前,微淼商学院的课程分为针对“零基础”理财人群的《小白训练营》课程和想要完善自己投资体系的进阶课程。可以将《小白营》看做进阶课的“入门砖”,学员在学完《小白营》后,教师会向学员宣传进阶课,而分期付款更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微淼商学院开设分期付款服务也是予用户方便,但是否选择分期付款的主动权与选择权完全在用户手中。
此外,对于课程效果,该负责人表示,为了让用户真实详尽地掌握课程知识,微淼商学院会在每周课程结束后提供知识点在线练习和测验,用户通过测验才可进行下一章节课程的学习。并且,当24周课程学习完毕后,微淼商学院会对学员进行统一考核测验,并结合作业完成情况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打分。当用户分数不达标,微淼会为用户提供免费从头学习通道,直至考核通过。
当天,启牛商学院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回应了退费问题,称退费的一般规定是,学员未学习的课程部分可以无偿退款,但是已经学习部分的学费不予退款,客服团队会就学习体验等问题与学员沟通,不存在退费难的问题。之前出现过这种情况,是因为有学员在仅剩1天就学完所有课程时联系客服要求全额退款。
“对于有不好学习体验的用户,我们非常抱歉,将积极妥善处理用户的各种投诉。”这位负责人称,“我们内部有明确规定不允许讲师在课程中有荐股等不合规行为,如有违规行为会有极严苛的惩罚措施。”
启牛商学院负责人表示,目前,财商教育领域有越来越多的新选手进场,必然带动市场从业规模快速提升,但同时也需要市场规范和行业监管指导。期待相关部门尽早出台行业规范,也会全力支持。
此外,2月2日,记者通过官网电话联系了长投学堂,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回应相关人士会联系记者,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胡萌 编辑 王进雨 岳彩周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