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个勇者三帮,不可能比一个团队强。然而,除了梦想和愿景,许多新成立的公司缺乏相关领域的专家指导,更难招募到像BAT这样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对于创业互联网业务的创业团队来说,一个高质量的程序员可以在那个单位随意找工作,达到5K以上。他为什么要陪你加班?如何吸引非常优秀的人加入我们,是很多创业者的难题。即使我们的创始人很牛逼,有很强的个人魅力,吸引了很多牛人加入他的团队,如何处理团里牛人团队强大而产生的分歧,这是很多创业者在30岁以后遇到的困惑?
如何建立参与感?如何让所有人都有归属感?荣耀感是怎么来的?我们所有人都像企业家一样热爱现在的工作吗?大家能稍微进步一点,更上一层楼吗?如何处理金钱?你的团队是团队还是帮派?你的产品真的像你宣传的那么漂亮吗?谁是你的用户?
有了以上问题,我们简单的一一解答,争取一切干货。我也是一名连续创业者,目前在一家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控制服务的大型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工作。如果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当然不代表是丁教授的意见。纯属个人总结,请网友批评指点。
1、如何建立参与感?
古代建立参与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结盟,结拜,结亲,有约定的关系。赵军出境后,不再是敌对国家的问题,而是结盟的问题。人们必须做点什么。刘备、关羽、张飞结拜后,大哥的事就是兄弟的事。陌生人结婚后,丈夫的事就是妻子的事。建立关系后,你会带他做你做的事,参与感会自动产生。很多创业公司,只有创始人有参与感,而且很忙,新人根本没有参与感。建议治疗方案,给出选项或明确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共同团队目标,参考阿米巴设计。创业团队少的话,建议5个人,分工一定要明确,短期目标要清晰可见,可以实现,不要被成功的学习洗脑,每天都在努力成功,每天都在疯狂。
参与感简单来说就是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不管你做什么,参与和不参与的整体效果是不一样的。
2.如何让所有人都有归属感?
很多公司在打造归属感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吃喝文化的建设。归属感建立在参与感之后。没有参与感就没有归属感,但是有了参与感之后,可能就没有归属感了。员工的离开,团队成员的离开,都是归属感不强的表现。建立归属感最重要的是双方认可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都在努力,无论是为了名利,还是为了幸福,只要我们满意。
3.荣耀感是怎么来的?
荣耀感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是竞争对手给的,他们可以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提供更快的服务,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质量,所以荣耀感很容易建立。第二是你所做事情的包装。比如你是阿里巴巴的员工,出去应该很光荣。如果你只是一家新的创业公司,那么你应该告诉你的团队,你所做的与众不同。比如你饿了,只是一家送快餐的创业公司,其他的都是O2O,很高。如果你让创业团队或员工告诉你的亲戚朋友,他们在一家提供快餐的公司工作。
4.我们都像企业家一样热爱现在的工作吗?
这很难。很多企业家都很冲动。能坚持到最后的创业者很少,能和创业者一起坚持到最后的创业员工更少。丁老师的建议是,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工作,就必须每天达到最终目标,并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每天做好工作是完美的。每天坚持完成目标,就能达到阶段性目标,所有人都会爱上你的作品。逐渐达到目标的感觉让人上瘾。能否实现这个目标,是创业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5.如果你有所成就,你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吗?
取得成绩后,团队容易自满,尤其是创业带头人或重大技术R&D人员,很容易陷入短期利益纠缠,忘记最初的目标。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要经历很多波折。创业团队只需要时刻告诉自己,在金钱和成就面前不要忘记初心,否则很容易看到团队的内在思维渐行渐远,充满了亏损和微薄的收益。
6.如何处理金钱?
该团伙获得的资金包括来自市场和投资者的收入
投资,货款的定金等等,建议团队在金钱的处理方式采取提前商议合同处理方式,公司的财务要依法办事,公开,透明处理整个资金,创始人要远离金钱,也要敬畏金钱。7、你的团队到底是团队还是团伙?
团队在组建的时候大家都是怀着各种心情加入的,创始人一般是有梦乡的,其他的加入的有看中未来收益的,也有看中创始人能力的,背景的,资源的各种情况的都有,还有的纯粹就是没事儿干,想找点儿事做,本人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团队中就有这么一个人,不管是什么人,总之最后都加入你的创业团队,干了一段时间后,采取公平,公开,创始人魅力强,团队管理处理得当的,团队就慢慢成形了。但大部分变成了团伙,干了一段时间,发现创始人开始承诺的没有完成,发现与自己当初加入的目标不一样,慢慢儿的都离开了,这在中国是普遍的情况,这种建议处理方式在一开始创始人就要选择好,最好在性格,技能能够互补,团队之间的感情要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这样就算离开了团队,也不会伤害到友谊,关系太好的创业团队失败后大部分友谊也就没有了。
团队是有共同目标的,是能够同甘共苦的,创业其实是一件非常枯燥苦逼的事情,我很少见过真正很牛的创业团队是天天开心的,他们或者是为了拿到投资拼命做市场,或者是拿到风险投资为了完成董事会的目标而拼命工作,现在学校天天宣传创业,其实更多的应该是宣传创业失败的情况,成功是综合因素,失败是必然因素。
8、你的产品真的像你宣传的那样美好吗?
我见过很多创业团队,我平均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策划书,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在自己创业,很多人告诉我他的价格是最低的,他的产品要做到极致,服务要多么的完美,我还见过一个小伙子说要干掉阿里巴巴的,昨天刚刚见了一个天府广场百杨大厦的公司的一个九零后的董事长告诉我他三年内一定能上市,估值绝对超过一千亿。我听了以后很低调的走了,回来了我告诉他他一定能成功,其实我真不知道如何告诉他,因为他真的已经处于疯狂状态。其实产品好不好,完不完美就看几个点,是不是更简单,是不是更好用,是不是更快捷,也就是小米总结的简单,极致,快。其实要做到这几点是超级难的,很多创业团队都生活在自己的梦中,他们不愿意走出来,也害怕别人点破他的梦,这注定了他只能在这一轮的创业中成为消费者。我们部门每个月有两千万的信用投资权利,但我们其实只能够投出去几百万,为什么,因为理想的创业团队真是很少。
9、你的用户到底是谁?
现在都是细分市场时代,你的产品到底是谁,不要告诉投资人你的项目所有的人都需要,把你的用户清晰的写出来,去问他们到底是喜欢蓝色还是红色,如果十个用户都喜欢红色,你就用红色,而不是被团队中最强势的要用蓝色的声音所淹没。用户是在变化的,我上个月听东北证券张博博士分享,要满足九零后的产品一定要具备四个特征:“呆萌蠢贱”。这当然可以一笑了之,但每年BAT都会发布大量的用户数据报告,你可以去分析,你的产品到底是谁在用,他们真的需要吗,到底是你需要还是他们需要,他们需要如何使用你的产品,使用你的产品会变得更简单还是更复杂。他使用你的产品开心吗?他能否使用了以后离不开你的产品,你的竞争对手能做的比你更牛吗?如果竞争对手开始攻击你的用户,你能否应对。
你自己以及你的亲人,朋友使用你的产品吗。
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常见的创业问题,但很多时候初创的创业团队有了一个想法以后就开始干,最后失败的一塌涂地还不知道为什么。我个人的建议是大学生最好不要轻易创业,尤其是只有一个想法,最好是通过一到两年的方式去一个机构或者一个单位验证自己的想法,获得最基本的资源以后在开始创业,其中核心资源包括资金,人脉,产品,市场。拥有这四项以后,你在创业的成功概率就很大了,父母不支持的创业团队我一般都不支持,如果是拿学费或者父母的钱来创业基本上就是赌博,这种创业团队很大一部分是极不负责任的,大家可以参考美国的创业者是怎么创业的,极少有人拿着自己的学费或者父母的养老钱来创业的。
成功从来就没有谁复制成功过。
失败的轨迹基本一样。
打造一流创业团队,需要创业团队在团队组建,资金管理,产品定位,市场策略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没有轻易的成功,不要轻易被成功学误导。
本文只针对普通创业者,精英天才人员除外。